文档详情

魏广东解读荣格分析心理学07:情结和原型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34KB
约3页
文档ID:434755096
魏广东解读荣格分析心理学07:情结和原型_第1页
1/3

魏广东解读荣格分析心理学(7):论情结和原型今天看,有人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一篇文章大概是谈论“做情绪的主人”的话题的 具体内容我没有仔细看,大概的类似的话题还是非常见的然而怎么才能做情绪的主人呢? 在我看来,要想做情绪的主人,首先得了解情绪吧早年间,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划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现在这种心理学的观点已经 广为接受了所谓意识,既是我们所能觉察到的,比如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感觉、情感等; 而无意识或潜意识,则是我们自己也不能觉察的部分,这一部分是我们早年间经历后被我们 “遗忘”的部分,比如早年间你曾被狗咬过、鸭子追过,随着年龄的增加,当年的那种恐惧 已经渐渐遗忘,其实并不是这个记忆消失了,而是进去到无意识之中去了在此基础上,荣 格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扩充,提出了个体除了意识、个体无意识之外,还有集体无意识总的来看,意识是理性的,是个体所能够管控的部分;无意识则是非理性的,是个体所 不能过管控的部分情绪的产生与无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事情,一旦在我们意识控制 之下,则情绪起伏就会较小,至少是情绪不会那么大比如,你家孩子把你珍爱的玻璃杯子 摔碎了,你一方面感到非常可惜,另外一方面认为应该批评一下孩子让他长一下记性,所以 你狠狠的批评了他,甚至打了他。

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家长的你是意识所控制的,情绪的 参与是少的,对孩子的伤害也是很小的但是,如果你看到孩子摔了杯子之后,未有任何理 智的思索,怒火腾的一下被点燃了,发自内心地被激怒了,狠狠的骂了或打了孩子,这个时 候,无意识控制了你,你的行为对孩子甚至对自己都是有着很大伤害的上边这些话,我想说的是,没有意识参与的情绪宣泄往往是很具破坏性的大家常说的 “做情绪的主人”,归根结底就是意识要觉察和控制无意识觉察无意识,应该了解无意识 的组成内容在此,按照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观点,结合我自己的理解,我说说意识、个体潜 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魏广东,2013/12/13)意识,如前文所述,是我们所觉察的部分,是人直接经验的东西,是人的心灵中唯一能 够被个体直接感知到的部分意识有四种技能:感觉、思维、情感和知觉,自我是意识的核 心,它监督和检查无意识内容,允许无意识的内容进入意识之中,或不允许某些内容进入意 识之中,由于“自我”的存在,才使得个体的人格保持连续性和同一性而且,正是因为意 识自我的存在,才使得我们不至于吃垃圾、睡猪圈,才使得我们是一个正常的人不仅如此, 意识还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的需要,成为一个某种社会文化之下的正常人。

比如, 在亲戚朋友之中,大多数人都会表现的正常,只有某一两个人或者疯疯癫癫,或者让人感到 厌倦,这样的人往往都是意识水平发展不够高的人那些意识水平高的人——姑且不论其内 心是否幸福——做事总在理上,即便不为人们喜欢,但是也不至于说不正常当然,有些人 只顾意识,而毫无人情,不考虑无意识的部分,也不太正常,那是另一种令人讨厌的人,和 糊涂蛋则不相同意识之下是无意识,是不被我们所觉察的,按照荣格的理论,这一部分又分为个体无意 识和集体无意识两部分个体潜意识(personalunconscious)是位于潜意识的浅层部分,临 近于意识自我的区域其内容包括个人生活中从意识境界被压抑下去的所有记忆、冲动、欲 望以及模糊的直觉等通俗地讲,就是个体经历过的刺激埋藏在意识之下的部分个体无意 识是由情结组成的我曾经在课堂上举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如果把人的心理比喻成一口盛着 开水的大锅,水面之上视为意识,水面之下视为无意识,面粉颗粒视为生活中无数的刺激事 件这些刺激事件的面粉从意识进入无意识的水中之后,相近的部分会凝结在一起形成面疙 瘩,这些面疙瘩就是情结所以说,个体无意识是由情结组成的对于“情结”这个词,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甚至普通百姓也会把情结挂在口头上。

生活中所说的某个人在某个事上形成了“疙瘩”或“过不去的坎儿”,这就是情结但是很 多人并不是很清楚情结到底是什么东西情结,早期有人将其反以为“情综”,即为情绪综 合体举个例子来说明情结的形成,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对“坟墓”有一种不可解释的复杂 情绪,可以说为是“坟墓情结”因为不可解释,所以算作无意识现在我来觉察一下这个 “坟墓情结”,那就是使其由无意识转为意识在我小的时候,父母长辈经常会谈及鬼怪妖 魔,这些东西多于死人有关,由是我们对鬼魂有一种敬畏的复杂情绪;然后父母又在路经乡 间的坟地时表现出某种敬而远之之情,并将这种情绪传染给我,使我对坟墓也会有一种好奇、 恐惧的复杂情感不仅如此,坟墓往往和葬仪有关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六七岁吧,甚至更早,我本族的 大娘、大爷去世后,由于我们家族人比较少,且我辈分较大,是家族其中一支的长子长孙, 所以在他们的葬仪中,我常常担任重要的带头角色在这些活动中,我的行为沉着而符合礼 节,甚至超过了很多大人的表现,因此常常有人为此而在父母面前表扬我记得我上一年级 的时候,我本族的另一位大爷去世,我就非常渴望他早日出殡,以便表现自己的有礼有节, 其情其景,历历在目几乎可以肯定滴说,丧礼对于孩子来讲并非是坏事,在此期间,父母放松了约束,孩子 们可以自由玩耍,吃好吃的,再加上像我这种爱表现的人有了礼仪表现机会,大人们的悲伤 几乎对我们没什么影响。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明白了葬礼不是好事,意味着死亡, 而我们当然是不愿意面对死亡的这个时候,早年间对葬仪的喜欢以及对坟墓的好奇和恐惧 情感被压抑,使之进入无意识之中,这便形成了葬仪和坟墓的情结有些人受这样的情结的 困然变得不喜欢面对这样的事物,因为那容易引发恐惧;有些人相反地喜欢研究这些事物, 似乎江西自杀的一个教授就是专门研究死亡坟墓之类的东西的,这其实是满足童年或幼年时 期所存留的好奇而已情结是个体早年间特殊情感依附在某个事物之上而形成的的情绪综合体,它是影响个体 情绪的关键因素要做情绪的主人,首先就必须要知道自己的情结,待等控制了情结之后, 才真正地做了情绪的主人而集体无意识则是人类早先经验进人人类意识之下的部分,其组成为原型可以说,原 型是人类共有的情结,比如智慧老人原型,就是人类早先把聪明、智慧、解决问题这样的特 点凝结在老人这类人物身上所形成的的这些人类早期的经验逐渐固化成为人类共有的经验 和本能,成为本一个个体与生俱来的智慧,这就是集体无意识和原型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有的,部分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或者欧洲人,大家都有的部分 才叫集体无意识这部分心理是人类还没有国家、民族划分之前形成的。

集体无意识原型虽 然人类共有,但是人们表达它的象征物却不相同,还以智慧老人为例,中国人就是姜子牙、 诸葛立,外国人则肯定不是此外,很多人还有这样一中误解,认为某个民族会有自己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比如中国 汉族人就有很多集体的特点,比如崇拜权威,崇拜领导这个算不算中国汉族人的集体无意 识呢?按照荣格的观点,应该不算集体无意识,因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所共有的,而不是某 个国家、某个民族所独有的不过,我们可以将这个部分称为名族情结,它介于个体无意识 与集体无意识之间吧对于我们汉民族而言(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每个民族又有各自不同的经历), 我们有一种可称之为“日本人情结”的民族情结唐朝时期,日本不过是个小国,它崇拜中 国,学习中国,我们不太把它当棵葱;明朝时期,它屡屡骚扰中国沿海,我们很讨厌它,又 觉得很无奈;清朝及民国,我们屡屡被它欺侮,却无力应对;现今,我们便形成了日本人情 结:恨之、怕之、敬之各种情绪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的“日本人情结” 其表现就是, 网络、电视剧一方面轮番播放“抗日神剧”以解心头之恨,另外一方面又讲日本人的高效、 自律等个体被某种情结控制就会表现出一般人所不能理解的情绪反应,民族被某种情结控制则 会表现出其他民族不可理解的情绪反应。

情结无好坏之分,有的情结正是我们努力奋斗的动力所在,比如我身在外地还要写这么 一篇文章,就是被我的“文字情结”所影响的原因只是,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情结,唯有 如此,才不会被情结所控制,做情结的主人,才能做情绪的主人个体如此,民族亦如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