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际航空心得体会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39KB
约14页
文档ID:56727106
国际航空心得体会_第1页
1/14

国际航空心得体会国际航空心得体会篇一:航空公司服务提升年心得体会XX 年是我们航空公司服务提升年,公司高瞻远瞩,已经将“提升服务品质,拓展高端市场”上升为公司战略重点,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大的附加值,不断追求客户和企业的共同发展,开创星级服务与高端客户市场互动的新局面新的形势,新的起点,新的要求,作为我们客舱部乘务人员,如何提升乘务员的工作责任心,如何有效推进三二一工程,更好地与旅客沟通;如何有效发挥客舱安全监察员的作用;如何做好两舱旅客的服务工作等十点,我想就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工作感受和体会: 一、抓学教,加强团队建设是前提 如何提升乘务员的工作责任心?如何有效推进三二一工程,更好地与旅客沟通?如何有效发挥客舱安全监察员的作用?我认为,抓好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是做好这三项工作的前提为什么这样讲? 因为工作责任心也好、与旅客沟通能力提高也好、安全监察员作用有效发挥也好,通过组织人员学习政治业务和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来加强团队建设,不仅可以增强乘务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与旅客沟通的艺术,同时,组织安全监察员形成学习教育制度,可以有效发挥这部分人的作用,不辱使命,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实施全方位安全监察。

在学习教育活动中,需要创新形式,通过经验交流会,理论研讨会、航线专题会、班组协调会等以会代训式会议提升工作能力,增加队伍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向心力使乘务员和安全监察员队伍个个有压力、人人有动力,能够真正各负其责,尽职尽责同时,搭建内部宣传平台,展现队伍先进风采,充分发挥榜样人员的作用,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比学赶超为载体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竞争局面 二、抓质量,提升服务品质是关键 如何做好两舱旅客的服务工作?如何提升旅客满意度?如何有效杜绝机上投诉?将为民服务十项承诺有效贯穿至航班中?我想,必须以“四心”为服务理念,做到“对客户热心、对岗位诚心、对公司忠心、对业务精心” ,同时,制定多管齐下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到:梳理工作流程,言行举止规范,服务方便快捷,保证旅客满意让两舱旅客对我们人员服务满意,和使机上投诉为零,就是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具体地,就是注重我们的服务语言、服务技巧的养成和提高,应该带给客人一个良好的印象和感受.而要使乘客有好的印象及感觉,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就要求我们乘务员立足自我,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用心、用感情服务,体现票务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诚信.急乘客之所急,解乘客之所需,充分满足乘客一点一滴的需要,将服务承诺兑现在一点一滴之服务行动中,为他们提供人性化和贵宾式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三、抓创新,细化管理是基础 如何创新客舱工作?如何创新管理?所谓创新客舱工作,就是要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作风等细节决定成败,创新管理,就是要进一步细化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如为旅客服务,从客舱各种专业服务到各种生活基本服务,都要求人员精通,既是卫生员、服务员、通讯员和勤务员,同时,又是旅客的保健员、消防员和警卫员,做到旅客有求必应, 排忧解难一句话,通过创新客舱工作和创新管理,使旅客能够确确实实享受到超值服务因此,在创新管理的过程中,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需要知道乘客的期望和需要,这就要我们用心去了解和接近我们的乘客,从我们的服务意识上侧面对其了解,为我们的服务提供有力的依据,使我们在提供整个服务过程中给他们一个意外惊喜,令他们觉得物有所值,最主要是在精神上让他们得到最大满足,值得他们再次消费.通过我们专业形象与细心周到的服务,让乘客感觉到有如归之温馨,这就无形中提升了我们航空公司的良好形象让我们的服务给乘客留下最美好的印象,当他们再次选择旅行时,我们航空公司成为他们的首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可以把十点工作新要求,有效贯穿于航班各个服务管理之中,落实在我们每天实实在在的服务行动上,共同塑造我们航空公司崭新形象。

篇二:航空航天概论学习心得航空航天概论 学习心得 美术学院 王大民 XX119622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心得 在过去半年中,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航天灾难尽管人们备感痛惜,但这些挫折并不能阻挡人类进军宇宙的步伐 既然航天活动风险如此之大,为什么人类依然不放弃进军宇宙的梦想呢?从长期看,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总有一天必须走出自己的摇篮;从中短期看,航天活动可带来巨大回报,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进军宇宙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于是,载人航天成为现代航天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和前景 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人类在漫长的社会进步中不断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现在,人类的活动范围已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空间,再从大气层空间到太空的逐步发展过程人类活动范围的每一次扩展都是一次伟大的飞跃 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很久以前,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和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我国古代的不少神话故事便是突出的反映最典型的是流传很广的嫦娥奔月,它描写一个叫嫦娥的美女,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的仙药后,身体变轻飘到月亮上去了 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是 15 世纪中国官员万户。

1945 年,美国学者基姆在他的《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他在椅子下面捆绑了 47 支当时能买到的最大火箭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然后命其仆人点燃火箭但是,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中,人类首次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20 世纪 80 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航天技术的春天198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 ,把航天技术列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之一863“高技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对我国航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描绘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前景的蓝图,一致认为载人航天是我国继人造卫星工程之后合乎逻辑的下一步发展目标1992 年 1 月,党中央批准研制载人飞船工程自此,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1999 年 11 月 20 日,我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艘飞船神舟 1 号,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射宇宙飞船的国家此后,又分别把神舟 2、3 和 4 号送上九重天在1992 年开始研制载人飞船之前,我国“863“高技 术航天领域的专家们曾为研制哪种运输器这个问题进行了几年的研究,即对从研制飞船起步和越过载人飞船直接发展航天飞机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比较和分析,甚至还激烈地争论过。

XX 年 10 月 15 日圆了万户的梦,因为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 5 号顺利升空并安全返回,实现了中华千年飞天的理想它也打破了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多年垄断格局,成为世界第 3 个独立自主研制并发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这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振兴中华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载人航天的重大意义历史上,远洋航海技术的兴起,导致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开始了一个“全球文明“的时代当代载人航天技术的问世,则使人类走出地球这一摇篮而到达太空,开始了一个“空间文明“的新时代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不过,由于载人航天技术与无人航天技术有很大差别,主要反映在安全性、复杂性和成本高三个方面,所以从 1961 年第一名航天员上天到现在,它还没有表现出特别明显的用途但从可以预见的未来来看,人类现在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急增等急待解决的几大问题,只有通过开放地球、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来解决即使在当代,发展载人航天也可以起到以下作用:首先,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与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

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载人航天的突破--用本国的载人航天器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水平、发达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迄今为止,只有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其他拥有一定航天技术基础或较强经济实力的国家,虽欲染指载人航天,但因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助于与他们合作,出钱出资,用俄、美的载人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以图逐步加入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的大国地位所以,我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也能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拥有“两弹一星“那样,引起全世界注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全民的凝聚力 其次,它能体现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大大促进整个科技的发展,并将为培养和造就航天科技人才作贡献例如,就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而言,它对通信、遥感、推进、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等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大大推动了这些技术的进步 再有,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

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理想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等许多方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在一些前沿学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和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并准备建造太空工厂,其效率和效益不可限量另外,地球能容纳的人口是有限的,大约 80 亿~110亿,因此有些人已经开始研究向外空移民的方案;地球上的能源也日益紧张,那么是否可以到别的星球开发矿藏呢?这是科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且不是天方夜潭,因为类似载人登月等许多过去可望不可及的神话和幻想,如今有不少都变成了现实 最后,载人航天具有巨大的军事潜力使用载人航天器可以很好地完成侦察和监视任务;灵活部署、修理和组装大型军用卫星;安全而连续地指挥和控制地面军事力量;还能作为特殊武器的试验场例如,早在 1965 年 12 月,美国双子星座 7 号飞船上的航天员就曾用红外遥感器监视和跟踪了 1 枚潜射导弹的发射,所获信息比潜艇上的观察人员报告的还要快第 1 次、2 次海湾战期间,和平号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对战区进行了大量观测活动,取得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中国载人航天的未来前景 中国载人航天将实施“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国在成功发射 4 艘无人试验飞船的基础上,已将首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然而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除继续用载人飞船进行对地观测和空间试验外,重点包括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以尽早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是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航空航天技术 为航空航天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创立的一系列高级复杂的施工作业程序它涉及人力资源配置,设备仪器搭配与安装使用等艰深的学术作业是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追求 篇三:航空法学习心得航空法的概念 领空主权原则是一个根本性的法律制度,是航空法的基础 民用航空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是航空法的主要调整对象 在和平时期和正常情况下,民用航空和非民用航空在同一空域活动时,应遵守统一的空中交通规则,实行统一的空中交通管制,必须统一管理空中航行,以保证空中航行的安全和畅通 航空法的发展 1784 年巴黎市政局发布治安令:未经批准,不得放飞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航空法令 1919 年 10 月 3 日签定的《空中航行管理公约》 。

1928 年 2 月 20 日签定的《泛美商业航空国际公约》 1929 年签定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1944 年 12 月 7 日签定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1952 年 9 月 11 日签定的《统一航空器对地面上第三者造成损害的某些规则的公约》 航空法的形成 根据 1944 年《芝加哥公约》成立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后来又签署了。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