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循环水泵的设计空调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设计与配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两管制空调水系统,宜分别设置冷水和热水循环泵2)、如果冷水循环泵要兼做热水循环泵使用时,冬季输送热水时宜改变水泵的转速, 使水泵的台数和单台水泵的流量、扬程与系统的工况相吻合3)、复式泵系统中的一次泵,宜与冷水机组的台数和流量相对应,即“一机对一泵”, 一般不设备用泵4)、复式泵系统中二次泵的台数,应按系统的分区和每个分区的流量调节方式确定, 每个分区的水泵数量不宜少于2 台5)、热水循环水泵的台数不宜少于两台,应考虑设备用泵,宜采用变频调速6)、选择配置水泵时,不仅应分析和考虑在部分负荷条件下水泵的运行和调节对策, 特别是非 24 小时连续使用的空调系统,如办公楼、教学楼等,还应考虑每天下班能提 前减少流量、降低扬程的可能性7)、根据减震要求宜在水泵底座设置具有较大质量的钢筋混凝土板惰性快,再在板下 设置减震器8)、应在高层建筑中的循环水泵,必须考虑泵体所能承受的静水压力,并提出对水泵 的承压要求9)、冷水系统的循环泵,宜选择低比转数的单级离心泵;一般选用端吸泵,流量 G>500m3/h 时,宜选用双吸泵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 2006)中第6.3.1条规定:水泵吸水管及出水管的流速,宜采用下列数值:1 吸水管:直径小于250mm时,为1.0〜1.2m/s ;直径在 2501000mm 时,为 1.2〜1.6 m/s ;直径大于 1000mm 时,为 1.5〜2.0 m/s 。
2 出水管:直径小于 250mm 时,为 1.5〜2.0 m/s ;直径在 250〜1000mm 时,为 2.0〜2.5 m/s ;直径大于 1000mm 时,为 2.0〜3.0 m/s 一般设计中水泵进、出水管管径大于水泵进、出口口径,按规定,水泵进口采用偏心异径管,水泵出口采用同心异径管10) 、在水泵的进出水管接口处,应安装减震接头11) 、在水泵出水管的止回阀与出口阀之间宜连接泄水管12) 、水泵进水和出水管上的阀门,宜采用截止阀或蝶阀,并应安装在止回阀之后13) 、在循环水泵的进出水管之间,应设置带止回阀的旁通管旁通管的管道截面积 应大于等于母管截面积的 1/2;止回阀的流向应与水泵的水流方向一致在循环水泵 的进水管段上,应设置安全阀,并应将超压泄水引至给水箱或排水沟2. 循环水泵的扬程,可按下列方法计算确定:(1 )、单式泵系统1) 、闭式系统:应取管路、管件、自控调节阀、过滤器、冷水机组的蒸发器(或热 交换器)、末端设备换热器等的阻力和2) 、开始系统:除应选取上列闭式系统的阻力和外,还应增加系统的静水压力(从 蓄水池或蓄水池最低水位至末端设备换热器之间的高差)2)、复式泵系统1 )、闭式系统: 一次泵的扬程取一次管路、管件、自控调节阀、过滤器与冷水机组的蒸发器(或 热交换器)等的阻力和。
二次泵的扬程应取二次管路、管件、自控调节阀、过滤器阻力与末端设备热交换 器阻力之和2 )、开始系统: 一次泵的扬程除应取次管路、管件、自控调节阀、过滤器与冷水机组的蒸发器(或 热交换器)等的阻力之和外,还应增加系统的静水压力(从蓄水池或蓄水池最低水位 至末端设备换热器之间的高差)二次泵的扬程除应取冷水机组蒸发器二次管路管件、自控调节阀、过滤器与冷水 机组的蒸发器等的阻力和外,从蓄水池或蓄水池最低水位至末端设备换热器之间的高 差,如设喷水室,末端设备热交换器的阻力应以喷嘴前需要保证的压力代替3)、两管制水系统输送热水时的总阻力Hr(KPa),可近似的根据输送冷水时的阻力按 下式进行估算:Hr=a*( Gr/G1) *H1+HJ式中a——在相同水量与管径条件下,考虑由于冷热水粘滞系数差异等因素的修正系数,可取 a=0.9~0.95;G 空调热水流量,m3/h;G1——空调冷水流量,m3/h;h1——输送空调冷水时的管路阻力(不包括冷水机组蒸发器的阻力),KPa; Hj——空气加热器的阻力,KPa4)、安全系数:选择水泵时,宜对计算流量和计算扬程附加5%~10%的富裕量3. 输送能效比(1)、输送能效比RE的限值选择空调水系统选择循环水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