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Fenton 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doc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KB
约5页
文档ID:557641003
电Fenton 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doc_第1页
1/5

sunshine电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张道斌 张 晖 周家勇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系)摘 要 本文研究了电Fenton法处理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时反应时间、H2O2/Fe2+比值、H2O2投加量、极板间距、电流强度、H2O2投加方式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渗滤液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电Fenton法 高级氧化垃圾渗滤液是在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份十分复杂的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理方法传统的生化处理法虽然常常用来处理渗滤液,但由于渗滤液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难降解有机物且水质水量变化很大,生化法的处理效果远不及其对城市污水的处理Fenton反应作为一种高级氧化过程,对难降解物质的有很好的去除效果[1]由于它费用低廉、操作简便而受到人们的重视Fenton试剂之所以具有非常强的氧化能力是因为H2O2在Fe2+的催化作用下可以产生更强的氧化电极电位,从而能够氧化有机物机理可简单如下表所示:Fe2++ H2O2 → Fe3++OH· +OH- (1)·OH+RH(有机物) → P(降解产物) (2)电Fenton反应,即在Fenton反应的基础上附加了电解槽内的电化学反应。

当使用惰性阳极时,在电解槽内阴极:Fe3++e-→ Fe2+使Fe2+和Fe3+保持一个动态平衡,可以限制析氢和析铁的过程以提高H2O2利用率高同时除羟自由基·OH的氧化作用外,电极上还伴有阳极氧化,电吸附等反应,从而提高了对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率[2]- [4]本文研究了电Fenton法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处理效果显著,COD去除率可在80%以上一、实验部分(一)试验材料试验水样:取自二妃山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中,废水外观呈黑褐色,有明显的恶臭味,CODCr 为5000 mg/L,pH为6.4,CaCO3碱度为10400mg/L,氨氮为1300mg/L仪器:D100B数显式定时蠕动泵,NN-S568WFS型微波炉,78-1型 磁力搅拌器 ,WYK-305型双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解槽(外带冷水夹套),钌钛铱惰性电极(50mm×119mm)二)试验方法取200ml原水至电解槽中,用H2SO4调节pH,边搅拌边加入定量的FeSO4·7H2O(AR)和H2O2(30%,AR),同时接通电源,开始电解在一定时间后取出5ml试样用NaOH将pH调至8.0终止反应,静置沉淀后取上清液测用微波消解法快速测定COD。

本研究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电解时间、H2O2的投加量、Fe2+/ H2O2的比例、极板极距、电流强度、H2O2的投加方式二、试验结果与讨论(一)反应时间的影响根据资料取H2O27ml,H2O2/FeSO4·7H2O=3:1,得FeSO4·7H2O量为4.05g,根据实际取量为4.5g,pH控制为3,电流强度I=2A,板间极距d=2.1cm,研究电解时间对渗滤液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2 Fe2+/H2O2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电fenton法能有效降解渗滤液,并有较高的去除率降解反应主要集中在反应初期,在75 min内降解速率很快再延长电解时间,渗滤液COD的去除率变化不再显著,被认为是动力学上反应速度的降低或产生了难以被·OH氧化的中间体[6]欲使COD得到进一步降解,必须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或引入新的催化剂来实现因此在以后实验过程中,电解反应时间均确75min二)Fe2+/ H2O2的投加比例的影响控制电流强度I=2A,板间极距d=2.1cm,H2O2的投加量为7ml,pH=3.0,研究的投加比例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初期COD的去除率随着溶液中Fe2+/ H2O2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溶液中FeSO4量的增加,H2O2分解第一步的反应速率增加,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适量增加FeSO4·7H2O的浓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在FeSO4·7H2O量过量时,它会还原H2O2且自身氧化为Fe3+,导致·OH的产率大量减少,因此当Fe2+的量过大时,随着Fe2+的浓度的增加COD去除率不再增加反而有降低的趋势由结果可知,当H2O2/Fe2+的比值为9:1-12:1时COD有最高的去除率三)极板间距的影响固定I=2A,H2O2/Fe2+=12:1,H2O2为7ml,pH=3.0,改变极板间距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极板间距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4 电流强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由图3可知,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大,COD的去除率先增大,当电极间距为1.3-2.1cm时,COD的去除率出现最大值,然后又逐渐减小其原因可能是电极间距开始增加时,位于电场内的反应物增加从而提高了COD的去除率而当电极间距继续增加时,电解槽电阻迅速增大导致较多的电能消耗在电阻上,因此使COD去除率降低。

四)电流强度的影响固定pH=3.0,H2O2/FeSO4·7H2O=12:1,H2O2为7ml,极板间距d=2.1cm,改变电流强度I 的大小,研究电流强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如图4由图4可知,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COD的去除率逐渐增加,而当电流强度超过2.5A时,COD的去除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电流强度高时,相应的Fe2+/ Fe3+转化速率也越快,提高了Fe2+的浓度从而使COD去除提高当电流强度过大时,阳极区Fe2+的直接氧化和阴极区析氢作用加强导致阴极pH升高都会改变Fenton的条件,使COD去除率降低五)H2O2的投加量的影响固定I=2A,极板间距d=2.1cm,pH=3.0,H2O2/FeSO4·7H2O=12:1不变,改变H2O2的投加量,研究H2O2的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图5 H2O2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图6 H2O2投加方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由图5可知,随着H2O2的投加量的逐渐增加,COD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去除COD的关键物质是反应过程中H2O2产生的·OH,浓度较低时增加H2O2的投加量的也就使·OH增加,从而提高了COD的去除率。

在后期增加H2O2的投加量对COD去除率几乎无影响,这可能因为H2O2浓度的提高使体系中副反应·OH+H2O2→ HO2·+H2O加剧[7],加入的 H2O2被·OH消耗,因此在此浓度范围内H2O2浓度的增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很小六)H2O2的投加方式的影响固定I=2A,极板间距d=1.3cm,pH=3.0,H2O2/FeSO4·7H2O=12:1,H2O2的总投加量为3.5ml,改变H2O2的投加次数,分为1次、2次、3次、4次和30min内用蠕动泵连续投加,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由图6可得,COD的去除率随着H2O2的投加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这主要是因为H2O2的逐渐加入使得[H2O2]/[Fe2+]相对较低,即催化剂浓度相对较高,促使H2O2转化为·OH而不是转变为O2释放, H2O2的有效利用率得到提高而提高了COD的去除率在实际实验过程中也发现,随着投加次数的增加,在取出的样品中,用NaOH溶液调pH时,产生的气泡明显的减少,也说明残余的H2O2浓度降低,H2O2利用率提高图7 Fenton法、电解氧化法与电Fenton法COD去除率的比较(七)普通Fenton法、电解氧化法与电Fenton法COD去除率的比较为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垃圾渗滤液COD去除率的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做了电解氧化法与普通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的降解实验,测得普通Fenton法COD的去除率为34.8%,直接电解法COD的去除率为仅为10%,具体比较结果如下图6所示:由上图可知,电Fenton对垃圾渗滤液COD的降解效率远大于电解氧化法与普通Fenton法的简单加和(44.8%),说明电Fenton反应中电化学作用和Fenton法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促使污染物降解效率提高。

三、实验结论由以上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电Fenton法能有效的降解垃圾渗滤液COD,Fenton作用和电解作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采用多次或连续方式投加H2O2可以提高垃圾渗滤液COD的去除率当H2O2/Fe2+为12:1-9:1,H2O2投加量为7ml,电流强度为2A,极板间距为1.3cm-2.1cm,pH=3.0时,75min处理垃圾渗滤液CODCr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主要参考文献[1] Sheng H.Lin and Chin C.Chang,Treatment of landfill leachate by combined eletro-Fenton oxidation and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method,Wat.Res.,2000,34(17)欢迎阅读本文档!sunshine。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