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2.50KB
约5页
文档ID:204844835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_第1页
1/5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系列实验的研究报告1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程序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浜验1]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将水滴入盛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用帘 火星的木条检验反应很激烈,有大量气体放岀, 能使该木条复燃[实验刀把实 验1所得的濬 液分成两份在一份濬液中滴加酚敢试液,加水稀释 或備加少量稀盐酸濬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至无 色》均无红色再现在另一份濬液中离加紫色石蕊试液濬液变蓝色且长时间不褪[实验3]若把 实验1所得的 濬液分成两 份放置5h后在一份濬液中鬲加酚歆试液濬液先变红后褪色(与实验2 那份相同)在另一份中加少许MnO2,静置到无 气体产生时,再簡加酚隸试液又有大星气体产生(该气体能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濬液 显红色且持久不褪[实验切若把 实验1所得的 濬液加热沸腾1 至 2min再滴加酚歆试液濬液显红色,但仍较快褪至无色陕验习在紫色石蕊试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固 体濬液变蓝且持久不褪若加热至沸胯蓝色很快褪去若将过氧化钠固体加入红鍛浸泡液 中红色不褪加热至沸腾红色很快褪去 浜验6]把实验1 所得的濬液放置3 天后,再分成两份在一份濬液中備加酚駄试液仍然是先变红后褪色在另一份濬液中加少许MnQ有犬量气体放出当无气体产生时滴加酚敢试液濬液变红色且加热至沸腾也不再 褪色浜验7]若在实验1所得的濬液中滴加品红濬液,或在品红濬液中加过氧化钠固体品红濬液均褪色浜验刃在一定浓 度的NaOH濬液中 滴加酚歐试液>濬 液显红色 >把此濬 液分成两份在一份濬液中加NaOH固体随 着NaOH的濬解形成浓碱液将 此濬液又分为两份,分别离加 稀盐酸和热谙水这份濬液的红色逐渐褪至无色滴 加稀盐酸的那份红色再现较快 >滴 加水的那份短时间内范以复现红 色在另一份红色濬液中簡加H2O2濬液红色很快消失若把HqQ濬液和酚酿试液先滾 合,再備加同浓度的NaOH则不岀现红色浜验9]称取约3.9g 过氧化钠固体,测 定其跟水反应产生 气体的体积当逐滴加入约50mL水时测得氧气体积为170mL左玄已考 虑了 50mL水和导管中水两者所占 容积的体积因素)待不再产生气体约lOmin以 后,启开反应器的双孔塞,加 入用小纟氏片包好的陆Q几小 包,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 动反应器(一般用广口瓶) 纸包自动散开,MnO?与濬液 一经接触又产生大量範气,至反应完全后, 测得又产生了 395mL氧气。

两次测 定都是在9乜、1.01 x 10~"Pa 因 无必要,未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 积2实验的解释及结论由实验1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确是有反应(I )①:2WQ+2HQ二4R0H+0」,此反应能解释部分实验事实由实验2、3、4、5、6、9还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除生成NeOH 和Q外,更主要的是发生(II)②:Na2O2+2H2O=2NaOH+H2O2,生成的HQ,不是像有些大学教材所述的那 样立即分解③,而是只有近1/3立即分解生成02,还有2/3的恥能稳 定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因此,高一化学(必修)P103关于过氧化钠与水 反应的叙述,应该用“一部分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 加以限定,以跟实验事实吻合而不失科学性同时,有关由过氧化钠和水 反应求生成氧气这类计算题不应再编入资料和教科书④中(因为在未另加 MnO?作催化剂的情况下,它们的反应实际上是1、11两个反应并存且以11 为主)从系列实验(包括对比实验8)可知道,HQ能将酚駄的分子结构氧 化破坏,使得酚駄的无色(内酣式)与红色(醍式)及无色(竣酸盐式一 —三价离子)乞间的平衡从反应体系中消失,且这种结构破坏的反应是不 可逆的。

因此,不能用酚酿试液像检验钠跟水反应有NaOH生成那样,来 检验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有NaOH生成(一般可用pH试纸检验)⑤若要进 行这样的验证,必须先加血(X直到无气体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滴加 酚瞅,才能获得稳定红色溶液——表示有N&OH生成由实验4可知:(1)有些资料随意编造描述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 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先变蓝后褪色的题⑥是不符合事实的;(2) 石蕊的分子结构比酚駄分子结构稳定;(3) HQ的氧化性在加热吋比常温 下强(即HQ在100C以上活性大大加强)由实验5、6可知,实验室用冷冻水和过氧化钠反应可制取HQ,尽 管这样制得的是含有NaOH的混合溶液,但只要采取适当的分离方法就能 制得较纯的H2O2②HQ在无Fe"、Mn2\ Cu2\ C代等或MnO?的催化作用下,于常温时性质 是比较稳定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是造成约1 / 3量的IIQ立即 分解的主要原因⑦所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真实机理是反应II,而反 应I只能是反应II与2H2O2=2H2O+O21综合的结果,大、中学校的教材必须 用限制性词句加以界定,避免以偏概全参考文献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0: 862 [美]内博盖尔WH等普通化学(第二分册朱仲涛等译)北京: 人民教育岀版社,1978: 25〜263北京师范大学等无机化学(第二版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86: 652无机化学编写组无机化学(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岀 版社,1978: 9〜104孔春明等高中化学精编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9: 216 94年全国高考化学(第29题)5中山大学等无机化学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 906湖南省教科所高三化学课程基础训练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 : 627无机化学演示实验编写组无机化学演示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98。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