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专题线索: 1.中国的近代化: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近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 经济政治人本身传统社会自然经济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人治臣民近代社会商品经济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 法治公民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出现的历史条件(1)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政见分歧,洋务派出现2)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族官僚集团形成,成为洋务派的中坚力量3)总理衙门的建立,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4)慈禧太后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点 矛盾的焦点:在维护统治的方式上西学态度上)在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上,二者完全一致,并且联合在一起反对维新变法运动3.洋务运动的阶段性及主要内容前后共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大规模地实践。
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手段;以“自强求富”为直接目的;以维护清朝统治为根本目的总的来看:目的上是以镇压农民起义为主还是抵御外患为住?) 洋务运动的内容及评价内 容主 要 代 表创办人性质、特点评价军事工业安庆军械所曾国藩封建官办企业官府出资、机器生产、不以赢利为目的、用于武装军队①培养了一批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②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③部分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 ④是我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 厚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天津开平煤矿李鸿章带有资本主义性质资金来源广、有赢利的目的、机器生产湖北织布局湖北汉阳铁厂张之洞创建海军初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力量办新学堂派留学生 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如何认识洋务派军事企业、民用企业的性质?军事企业性质可以从二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封建官营企业①企业产品,概由政府直接调拨军队使用,不计价格,更不作为商品参与市场交换;②经费全由国库按规定支付,企业本身没有从利润转化来的资金内部积累;③兴衰决定于政府拨款的多少,不取决于市场需求或企业的内部管理;④沿用军队的管理制度。
工厂像衙门,官吏成群,分别掌握经营管理权,有的工人由士兵充任二是这类企业还有浓厚的买办性①在技术和机器设备等方面处处仰仗外国,设备大多陈旧落后,产品多半质量低劣②企业主要聘用洋员主持,洋务派时时依托洋员,处处求助外国◆有人认为:这类企业已带有了资本主义性质,已不纯粹是昔日封建工业的简单翻版依据:①它已不是手工业生产,已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和技艺,已是现代化的机器大生产②企业还雇佣一些以出卖劳动力谋生的劳动者,即中国早期的工业无产阶级,企业均较为普遍地采用雇佣劳动③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小部分产品由各省以协饷等名目调换或计价购买,因此,价值规律对各局、厂的生产也起了一定作用,由此可以说,洋务军事企业是带有一定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买办企业洋务派民用企业的性质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但仍有浓厚的封建性说它们的性质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主要是因为:①从企业生产目的来说是为了“求富”,即以赚取利润为主要目的②从其产品来说,它的产品是商品,进入市场流通③在企业内部,都有大量工人存在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④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官僚、买办、商人以入股形式筹集⑤从生产力来说,这些企业引进了西方某些先进技艺,进行近代化的机器生产,绝大多数在中国是首创。
但这些企业仍带着封建性:①从经营管理来说,它们都由洋务官僚倡办和操纵,经营管理权都被洋务派所委派的代表,以总办、会办、帮办的名义把持洋务派官僚代表官府掌握了企业的支配权②在企业中,“官总其大纲”,一般商股并无发言权,每有亏损总要商股承担③产品又往往服从于清政府的调配,首先满足官方或军事工业的需要,从而使企业很难积累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综上所述,洋务派民用企业的性质可概括为带有一定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4. 总评洋务运动:① 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是近代一次重要的探索活动② 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 ③未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如何理解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第一从经济上看:洋务运动为中国经济逐渐近代化创造了条件a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封建大地上栽植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幼苗这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揭开了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序幕,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在客观上顺应了中国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趋势b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洋务运动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第二从政治上看,近代企业的建立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也有影响。
a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就是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和成长;b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意味着清开始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这是顺应世界变化大势、适应国际交往需要的开明之举这项改革是我国外交领域划时代的变革,对于开展近代化事业产生了重要作用,体现了近代外交意识和近代化精神奕忻倡导并派遣第一批驻外使节,打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使中国近代外交出现了新的局面c再次,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创造了条件d最后,洋务派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大力引进西方科学知识,并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创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先河 5.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及原因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原因共有四个方面:①西方列强的阻挠,垄断技术;②顽固派的破坏;③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④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1)从目的来看①二者都通过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洋务派侧重于对国内人民的镇压②二者在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有本质的区别制夷 、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妥协退让2)从内容和实践效果来看:①都主张学习西方,本内容也极为相似。
未能实现;主张付诸实践②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出发点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抵抗派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改变社会的有效方案,洋务派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有人认为洋务运动为维新变法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又有人根据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机器织布局时不准华商另行设局和洋务派反对维新变法运动等做法为依据,认为洋务运动不利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有利说 ①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准备了物质条件 ②洋务运动中设立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等措施,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在此基础上,19世纪70、80年代,从洋务派官僚中分化出一批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如冯桂芬、郑观应等早期维新思想家们的维新宣传、呼吁和变革中国愿望,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舆论上的准备 ③洋务运动的结果,在客观上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同时,战后中国面临着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而促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运动 不利说 ①经济上,洋务派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常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经济上的优势排斥打击民族企业。
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机器织布局时不准华商另行设局 ②政治上,他们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是“自强”,用于镇压人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反对维新变法 ③思想上,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反对维新思想,参与顽固派阵营,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激烈的论战◆关于洋务运动,史学界的争论颇大,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第一,站在社会历史进步的角度上看提倡“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却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站在人民革命的立场上看洋务运动对外国武装侵略的抵抗在中日战争、中法战争中彻底失败了,而残酷地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却取得了胜利这只能说明:洋务派斩断了当时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适应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他们是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千古罪人第三,站在封建宫廷政治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满清王朝的封建顽固派,洋务运动是封建宫廷政治中的一次积极运动第四,站在中国近代化发端的立场上看它是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的前身它吸引的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企业,只是客观刺激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不是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但历史却反洋务派之主张目的而顺着它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了因此洋务派不是中国近代化的真正发端,但对中华民族步入近代化的进程却起到客观的推进作用。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概况:条件外来经济侵略的客观作用;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成份官僚、地主、商人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结局发昌机器厂后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继昌隆缫丝厂因受封建势力的阻挠,于1881年停业、重新开张后,受排挤,最终闭歇影响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表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的阶级关系产生资产阶级特点两面性:革命性和妥协性并存近代中国三大类近代企业的比较:类别出现时间地点外商企业洋务派军事、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19世纪四五十年代19世纪60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通商口岸沿海、沿江地区沿海地区2.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征① 从产生的过程看:民族工业的产生不是明末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和发展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使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横遭摧残,首当其冲的是传统的手工业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绝大多数是从无到有,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而创办起来的② 从部门的结构看: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
因此早期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业③ 从地域的分布看:地区分布不平衡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最早侵入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再者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这也体现出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的依赖④ 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由于民族工业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存在的但“先天不足”又决定了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有依赖性,所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是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中国近代工业与民族工业的不尽相同中国近代工业包括洋务派企业和民族资产阶级企业中国近代工业的特点:① 领导不正常(地主阶级一直充当领导); ② 结构不合理(开始于重工业);③ 分布不平衡(多在沿海、沿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