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行业农民工现状调查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4.90KB
约17页
文档ID:485163880
建筑行业农民工现状调查_第1页
1/17

1 绪论1.1 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成 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 献一般地说,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 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是指跨地区外出进城的务工人员,而进城农民 工则是离开原籍、工作地点在城的农民工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的人 员,也包括在县域内的第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产业工人农民工主要由从事生产制造、建筑装潢以及搬运、清洁等体力、半体力劳动 的农民工组成,这一部分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其文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工 作地点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强,除了体力劳动外,他们普遍缺乏技能,工资水平低1.2 建筑行业农民工众所周知,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GDP的7%;又是劳动密 集行业,汹涌的“民工潮”主要涌向建筑行业在3800万建筑从业人员中,有农民工3000 万人,约占70%,成为建筑施工队伍的主力军毫无疑问,建筑业对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 力,富裕农民,发展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

建筑施工项目具有时间紧、任务重、工作环境差、不需要核心技术、所操作的工作脏 累等特点,必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特定的任务,短期内需要聚集成百上千、各个工种的施 工人员,劳动力缺口在当前环境下只有靠雇佣农民工完成1.3 农民工的特点1.3.1 高流动性农民工就业多不稳定,流动性比较大,他们不仅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流动,而且还在 行业之间、单位之间流动,多数人不能稳定地长期地在一个地方干一个工作1.3.2 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工在受教育程度上较为欠缺多数农民工仅具有初中文化,小学和高中也占有一 定比例,并且大多数农民工没有进行过培训,做起活来动手能力差自我保护能力差由于 受文化程度的影响其维权意识单薄,社保意识不强1.3.3 经济收入低且波动性大目前,50%的农民工集中在个体经济单位和小型私营企业等非正规部门,这些部门就业人员工资低,职业不稳定,失业风险大,而且常常出现雇主借故拖欠、拒付工资等现象1.3.4 劳动就业缺乏平等性与城市同龄劳动力相比,农民工素质普遍较低,加上一些体制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苦、脏、累、重、有毒有害、高温等城市人很少问津的岗位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 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虽然这个特殊群体为我国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 报,与城市职工相比,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有时甚至是同工不同酬他们长期穿梭于城 市之中,但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个人素质比较低,他们无法融入到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中 来,很难与城市的新环境相适应,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甚至遭到城市居民的 歧视,他们没有任何的保障可言,由于缺乏法律意识,一但他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也只能 忍气吞声或是采取不合法的手段进行报复因此,农民工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很突出本文就是针对上述农民工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农民工进行了调查,对这些存在的 突出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能改善农民工现状,能提高 他们的待遇与地位,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工程事故,缩短工期, 降低成本2 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调查2.1 农民工的生产条件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一个工程从动工开始到工程竣工,需要大量 的劳动力投入,而其中90%以上的劳动力都是由农民工来承担,它包含了多个工种这些 工作都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但又十分辛苦的工作。

施工现场的工作环境是十分恶劣的,不论严寒酷暑,不论风吹日晒,只要有施工的可 能,农民工都得进行劳动作业,并且他们所干的活都是十分辛苦、脏、乱、累并具有一定 风险性的,大多数施工作业都是连续性的,没有白天和黑夜之分当需要赶工期时,大部 分农民工得连夜加班,严重地超负荷工作他们所干的都是些体力活,已超过了他们身体 所能承受的负荷,但为了自己能赚更多钱,他们都在默默地承受着建筑施工作业环境的 恶劣性是大部分企业所不能比拟的,这些农民工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并且在一个环 节做错后等待他们的将是管理者无情的破口大骂,在管理者面前他们没有任何的尊严可 言,他们只是一种会思考不用他人操作就可以干活的工具并且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很多具 有高危险性,稍不注意也许就会造成很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在施工 现场也有一些为了保证他们安全的防护措施,如安全帽、高空作业时他们所要佩带的安全 带,可这些工具又会对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由于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很多情况下 他们并没有使用这些安全措施图2-1施工现场图片2.2 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在实习期间笔者对农民工的是生活情况作了一个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年龄分布:在被调查的 18人中有 2 人年龄在60 岁以上,占总人数的11.1%,4人在 50-60 之间,占总人数的22.2%,8 人在 40-50 之间,占总人数的44.4%,3人在 30-40 之间 占总人数的 16.7%,仅 1 人在 20-30之间,占总人数的 5.6%,年龄明显趋于老年化。

因为 建筑工人属于农民工中最低下的工作,一般年轻的农民工渐渐地不愿意参与这项工作,由 此可知,如果还是以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建筑行业农民工将会出现更严重的农民工荒工资待遇:由于路面工程多是机械化,并不需要这些农民工有多少技术含量,因为他 们的工资一般在 50-60 元每工时之间,当他们的工作却十分辛苦,并且每天工作在十小时 以上工作十分辛苦生活情况:在中午和他们一起吃了一顿饭,18 个人一起吃饭却只有四个菜,没有荤 菜,并且素菜都是过时的蔬菜,价格比较便宜,菜里面的油也比较少,生活很艰苦并且 他们基本上是 10 个人住一个房间,床位紧挨着,里面有很浓的气味,让人感觉恶心,住 宿条件很差,容易滋生病菌在施工现场的农民工没有卫生设施,厕所非常恶心,长期没有人管理,没有澡堂,夏 天他们洗澡用冷水,并且就是施工现场,冬天他们很少洗澡,这并是因为他们懒,而是没 有一个干净卫生的场所供他们使用谈到娱乐方面,施工单位为了节俭开支,为了节省施工现场的场地,他们没有按照有 关规定设置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比如乒乓球室,台球室,篮球场之类的东西,因此他们 在闲暇时就会以赌博,看电视,抽烟聊天等不良习惯来打发时间。

2.3 改善施工现场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措施要想改善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应从“大处着想,细处做起”2.3.1 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企业应成立由一把手为组长的“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领导小组,以实践“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理解、尊重、保护农民工的意识,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 “安全发展”的理念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统一农民工生产、生活设施标准,逐步 实现农民工生产环境的标准化、生活环境的秩序化、安全警示的人性化,全面提高农民工 的职业素质和安全意识,逐步建立保障建筑业农民工职业健康的长效机制,真正体现“以 人为本”的思想2.3.2 落实责任,确保投入 随着原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 》的出台, 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系统、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加强过程中费用使 用的管理控制力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足额提取,确保费用的及时投入并有效落实,真 正改善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一线作业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2.3.3 实现建筑劳务标准化管理 企业应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对农民工生产中的劳动保护和生活中 的“五小设施”制订统一规范为农民工统一发放服装、胸卡和符合标准的劳保用品,配 备医药保健箱、急救器材和事故报警。

在工地明确划分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区,合理、 规范设置宿舍、食堂、饮水、淋浴、卫生等基本生活设施,同时,还要建立图书室或文体 活动室,安装基本通讯设施结合季节特点,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好农民工的饮食卫生 和防暑降温、防疫、冬季取暖等工作,形成为农民工夏天送清凉、冬季送温暖、节假日送 慰问的工作惯例企业应定期组织农民工进行体检,在麦、秋收和春节返乡期间,为农民 工团购车票,将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措施落到实处2.3.4 丰富农民工的文体活动 企业应为农民工设置文体活动场所,切实为农民工创造业余文化学习和娱乐条件,为 工地配置电视机、具备刷卡查询的多功能机及各类图书、报刊、杂志、棋牌等文化用 品和文体活动设施,举办各类文娱活动,不断满足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对农 民工的人文关怀定期开展送文化下工地、组织“农民工故乡行”慰问及“百场电影进工 地”放映等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2.3.5 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改善外部劳务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应有内容企业应严格加班加 点制度,特殊工序确需加班作业的,要切实实行倒休或轮休,不能非法超时作业改善居 住条件,规定用人单位实行一人一铺,一宿舍不超过10人的制度,夏天防蚊蝇、防潮通风, 冬天防煤气、防冻保温;健全炊事员持健康证上岗;逐步改善劳动保护条件和及时发放更 换劳保用品。

使外部劳务工余有书看,晚上有娱乐,健身有场地,努力改善文化生活条件3 建筑行业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3.1 安全问题3.1.1 现状 当今在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农民工,既产生了可观的效益,同时也引出了许多的安全 问题农民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 多种原因,造成当前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防范 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给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据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 报告,2006 年全国建筑业共发生事故 2224 起,死亡 538 人其中,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 共发生建筑事故 888 起,死亡 1048 人,占全国建筑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 40%和 41% 在发生的工伤事故中,农民工占到伤亡总数的 80%以上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大部分工序主要靠人工操作去完成,其施工工程生产活动较之 其他行业有明显不同的特点:手工作业多,作业时间长,体力消耗大,露天高空作业多, 夏天热冬天冷,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各工种同时上下交叉作业,多道工序纵横交插,许多 工序都是在临时搭架的工作台上进行,这些特点是造成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原 因。

3.1.2 原因(1) 个别企业对安全教育责任不够重视部分企业对农民工的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 积极性不高,仍然存在重生产,轻安全,重眼前利益,忽视安全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农民 工合同时间短、流动性大,不愿花费成本进行培训,而大部分农民工安全意识差,维权意 识薄弱,对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工未经培训就上岗的现象突出!(2) 安全教育培训投入不足,经费落实不到位目前企业没有建立农民工安全教育 培训投入机制和渠道,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教育投入问题一些企业没有按国家规定的 比例提取培训经费或是多侧重于技能培训没重视安全教育3) 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教育质量达不到要求,个别企业安全教育走过场,普遍 存在基础薄弱、条件简陋、标准较低等问题;没有开发针对农民工特点的安全教育内容、 教材,针对性不强,教育多限于课堂,教育时间不足!另外,农民工安全教育具有教育对 象分散且流动性大、教育层次不齐、教育时间不定、约束力不强等特点,致使农民工安全 教育质量难以保证4) 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一是对培训机构的约束不够,考核欠规范,二是对高 危作业安全教育监督检查仍然缺乏力度5) 安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