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础免疫学课件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46KB
约56页
文档ID:571178728
基础免疫学课件_第1页
1/56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免疫系统第三节￿￿抗￿原第四节￿￿抗￿体第五节￿￿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第六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第三章￿￿免疫学基础1基础免疫学 一、定义一、定义1 1)免疫()免疫(ImmunityImmunity))::指生物机体指生物机体识别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自身和非自身物质质,, 对对自身物自身物质质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对非自身物非自身物质产质产生清除生清除 作用的一种生理学反作用的一种生理学反应应. . 2 2)水)水产动产动物免疫学(物免疫学(ImmunologyImmunology):):指研究水指研究水产产养殖养殖动动物物 免疫系免疫系统统的的组织结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的一构与生理功能的一门门新新兴兴学科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2基础免疫学 二、免疫反应的功能二、免疫反应的功能1 1、、 免疫防御:免疫防御:为为机体清除异己物机体清除异己物质质的一种免疫保的一种免疫保护护功能 正常:正常:抗感染(抗感染(消消灭灭病原生物、中和毒素病原生物、中和毒素)) 异常:异常: ((过过高高))变态变态反反应应( (超敏反超敏反应应) );(;(过过低低)免疫缺陷症)免疫缺陷症免疫缺陷症:免疫缺陷症:指机体免疫系指机体免疫系统统由于先天性由于先天性发发育不良或后天遭受育不良或后天遭受损损伤伤所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乏的系所致的免疫功能降低或缺乏的系统综统综合症。

合症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3基础免疫学 2 2、自身、自身稳稳定:定:机体免疫系机体免疫系统维统维持内持内环环境相境相对稳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正常:消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消除体内衰老的和被破坏的细细胞胞 异常:异常:((过过高高)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细胞攻胞攻击击自身正常自身正常细细胞和胞和组织组织,,使其使其产产生的病理性改生的病理性改变变或功能障碍或功能障碍3 3、免疫、免疫监视监视::机体免疫系机体免疫系统识别统识别、清除体内突、清除体内突变变、畸形的、畸形的细细胞和病胞和病毒感染毒感染细细胞的一种生理保胞的一种生理保护护作用 正常:正常: 识别识别和消除突和消除突变细变细胞胞 异常:异常: ((过过低低))恶恶性性肿肿瘤、持瘤、持续续感染感染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4基础免疫学 三、免疫的主要类型三、免疫的主要类型1. 1. 天然免疫天然免疫定定义义:: 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生理防御功能,指机体先天具有的正常生理防御功能,对对各种不同的病原微各种不同的病原微 生物与异物都有排斥和屏障作用,也称非特异性免疫。

生物与异物都有排斥和屏障作用,也称非特异性免疫2. 2. 获获得性免疫得性免疫定定义义::指机体指机体对对某一种或一某一种或一类类微生物或其微生物或其产产物所物所产产生的特异性抵抗生的特异性抵抗 力,它是后天的,是生物体在生力,它是后天的,是生物体在生长发长发育育过过程中由于自然感染或程中由于自然感染或 预预防接种后防接种后产产生的也称特异性免疫也称特异性免疫 1) 1) 自自动动免疫:免疫:因感染病原或注射抗原(疫苗)而因感染病原或注射抗原(疫苗)而获获得的免疫得的免疫 2) 2) 被被动动免疫:免疫:从母体从母体获获得抗体或因人工注射抗体而得抗体或因人工注射抗体而获获得的免疫得的免疫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5基础免疫学 3) 3) 自自动动免疫和被免疫和被动动免疫的区免疫的区别别:: a. a. 发发生作用生作用时间时间:: 自自动动免疫:免疫:慢(慢(1-41-4周);周); 被被动动免疫:免疫:快(立即)快(立即) b. b. 效果:效果: 自自动动免疫:免疫:可刺激机体持可刺激机体持续产续产生抗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生抗体,再次接受抗原刺激 将表将表现现出再次反出再次反应应或反或反应应增增强强 被被动动免疫:免疫:体内抗体数量不会增多,再次接触抗原也不出体内抗体数量不会增多,再次接触抗原也不出 现现增增强强反反应应 c. c. 维维持持时间时间:: 自自动动免疫:免疫:长长(半年至(半年至终终生);生); 被被动动免疫:免疫:短(短(2-32-3周)周) d. d. 用途:用途: 自自动动免疫:免疫:预预防感染;防感染; 被被动动免疫:免疫:应应急治急治疗疗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6基础免疫学 四、水产动物免疫在病害防治中的意义四、水产动物免疫在病害防治中的意义1. 1. 通通过过人工免疫或人工免疫或对对病后有免疫力个体病后有免疫力个体筛选筛选,培育免疫新品种,培育免疫新品种(SPR)(SPR)2. 2. 通通过过人工免疫,可有效人工免疫,可有效预预防流行病的防流行病的发发生;生;3. 3. 免疫防治可有效避免免疫防治可有效避免药药物残留及化学物残留及化学药药物物对对水体的水体的污污染;染;4. 4. 免疫防治可避免免疫防治可避免长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而期使用抗生素等而产产生的耐生的耐药药性;性;5. 5. 疫苗防治可疫苗防治可维维持持较长较长的的药药效效时间时间。

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7基础免疫学 一、一、 免疫器官免疫器官(一)(一)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1 1、、 骨髓骨髓样组织样组织:: B B细细胞分化成熟的胞分化成熟的场场所所l l软软骨骨鱼鱼的眶区和的眶区和颅颅下区下区l l真骨真骨鱼鱼的的肾脏肾脏((头肾头肾))2 2、、 胸腺胸腺(Thymus)(Thymus):: T T细细胞分化成熟的胞分化成熟的场场所所(二)外周免疫器官(二)外周免疫器官捕捉抗原、呈捕捉抗原、呈递递抗原和加工抗原和加工处处理抗原理抗原1 1、脾、脾脏脏(Spleen)(Spleen)::成熟成熟T T、、B B细细胞移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胞移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产产生免疫生免疫应应答的主要答的主要场场所2 2、黏膜淋巴、黏膜淋巴组织组织::l l鱼类鱼类皮肤、皮肤、鳃鳃等器官的上皮等器官的上皮组织组织l l肠肠道淋巴道淋巴组织组织第二节￿￿免疫系统8基础免疫学 第二节￿￿免疫系统9基础免疫学 二、二、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泛指所有参与免疫泛指所有参与免疫应应答或与免疫答或与免疫应应答有关的各种答有关的各种细细胞,胞,包括:淋巴包括:淋巴细细胞、胞、单单核吞噬核吞噬细细胞及其它抗原提呈胞及其它抗原提呈细细胞、粒胞、粒细细胞和胞和肥大肥大细细胞等。

胞等主要存在于免疫器官、主要存在于免疫器官、组织组织以及血液和淋巴液中以及血液和淋巴液中1 1、、T T 淋巴淋巴细细胞: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称在胸腺内分化成熟,称为为胸腺依胸腺依赖赖性淋巴性淋巴细细胞主要功能主要功能为产为产生生细细胞因子,胞因子,执执行行细细胞免疫2 2、、B B 淋巴淋巴细细胞:胞:在骨髓(骨髓在骨髓(骨髓样组织样组织)中分化成熟,称骨髓依)中分化成熟,称骨髓依赖赖性淋巴性淋巴细细胞主要功能胞主要功能为产为产生抗体,生抗体,执执行体液免疫行体液免疫第二节￿￿免疫系统10基础免疫学 牙鲆T淋巴样细胞:细细胞胞突突起起排排列列杂杂乱乱,,表表面面凹凹凸凸不不平平11基础免疫学 牙鲆B淋巴样细胞:表表面面有有微微绒绒毛毛,,多多而而且且细细长长,,其其基基部部与与顶顶部部直直径径一一致致12基础免疫学 3 3、、NKNK细细胞胞 最主要功能最主要功能为为非特异性非特异性杀伤杀伤靶靶细细胞4 4、、单单核吞噬核吞噬细细胞胞l l包括血液中的包括血液中的单单核核细细胞和胞和组织组织中的巨噬中的巨噬细细胞5 5、其他免疫、其他免疫细细胞胞 中性粒中性粒细细胞、嗜酸性粒胞、嗜酸性粒细细胞、肥大胞、肥大细细胞和血小板等。

胞和血小板等第二节￿￿免疫系统13基础免疫学 三、免疫因子三、免疫因子由机体由机体细细胞胞产产生,与免疫生,与免疫应应答有关的、分泌到体液中或存在于答有关的、分泌到体液中或存在于细细胞膜表面的分子胞膜表面的分子统统称称为为免疫因子免疫因子 组组成:成:它主要包括抗体、它主要包括抗体、补补体、体、细细胞因子及免疫胞因子及免疫细细胞膜分子等胞膜分子等补补体:体:补补充抗体,充抗体,为为非特异性血清蛋白非特异性血清蛋白细细胞因子:胞因子:由免疫由免疫细细胞和某些非免疫胞和某些非免疫细细胞(如胞(如纤维纤维母母细细胞、内胞、内皮皮细细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胞等)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调节调节多种多种细细胞生理功能的可胞生理功能的可溶性小分子蛋白溶性小分子蛋白质质 第二节￿￿免疫系统14基础免疫学 免免疫疫系系统统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分子中枢免疫器官: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样组织、胸腺骨髓样组织、胸腺外周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脾脏、黏膜淋巴组织脾脏、黏膜淋巴组织淋巴细胞:淋巴细胞:T T细胞、细胞、B B细胞、细胞、NKNK细胞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其他免疫细胞其他免疫细胞抗体抗体补体补体 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第二节￿￿免疫系统(小结)15基础免疫学 一、抗原(Antigen, Ag) 1 1、、 抗原:抗原:能能够够刺激机体免疫系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统产生特异性免疫生特异性免疫应应答,并答,并能与相能与相应应的免疫的免疫应应答答产产物如抗体和致敏淋巴物如抗体和致敏淋巴细细胞在体外体内胞在体外体内结结合的物合的物质质。

2 2、抗原的两种性能:、抗原的两种性能: a. a. 免疫原性(抗原性):免疫原性(抗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指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细细胞,胞,并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最并使之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终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细胞的胞的性能性能 b. b. 反反应应原性(免疫反原性(免疫反应应性):性):指抗原能与相指抗原能与相应应的免疫的免疫应应答答产产物在体外或体内物在体外或体内发发生特异性生特异性结结合合产产生免疫反生免疫反应应的性能第三节￿￿抗￿原16基础免疫学 3 3、抗原的主要种、抗原的主要种类类:: a. a. 完全抗原(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complete antigen):):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应原性的抗原称原性的抗原称为为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b. b. 不完全抗原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incomplete antigen):: 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而只有反本身没有免疫原性而只有反应应原性的物原性的物质质, ,又称又称半抗原半抗原。

4 4、、 特殊抗原:特殊抗原: a. a. 变应变应原:原:能刺激机体能刺激机体产产生病理性免疫生病理性免疫应应答答( (超敏反超敏反应应) )的抗原 b. b. 耐受原:耐受原:能能诱导诱导机体机体对对其表其表现现无免疫无免疫应应答答 ( (免疫耐受免疫耐受) )的抗原 第三节￿￿抗￿原17基础免疫学 二、 构成抗原的条件 1 1、异物性:、异物性: 异种物异种物质质、同种异体物、同种异体物质质、自身物、自身物质质 2 2、大分子性:、大分子性: (1(1万万DaDa以上的有机物以上的有机物) ) 3 3、具复、具复杂杂的化学的化学组组成和成和结结构:构: 芳香芳香类类Pr>Pr>非芳香非芳香类类Pr >Pr >多糖多糖> >核酸核酸> >类类脂脂 4 4、具一定的物理特性:、具一定的物理特性:颗颗粒状粒状> >条状、片状条状、片状 聚合状聚合状态态> >单单体体￿第三节￿￿抗￿原18基础免疫学 三、三、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表表现现在免疫原性:在免疫原性: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诱导诱导相相应应淋巴淋巴细细胞胞发发生生专专一一 应应答;答;表表现现在反在反应应原性:原性: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与相指某一抗原分子只能与相应应抗体或淋巴抗体或淋巴细细胞胞发发生生 专专一一结结合合1 1、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 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定化学基团团,,它是决定抗原抗体反它是决定抗原抗体反应应呈呈现现高度特异性的物高度特异性的物质质基基础础。

又称又称表位表位第三节￿￿抗￿原19基础免疫学 2、抗原决定簇的种类与组成 a. a. 种种类类:: 功能性功能性( (抗原抗原) )决定簇决定簇 隐隐蔽性蔽性( (抗原抗原) )决定簇决定簇b. b. 抗原抗原结结合价:合价: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应抗体分子抗体分子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总数单单价抗原:价抗原:有些半抗原只能和抗体分子中一个抗原有些半抗原只能和抗体分子中一个抗原结结合部位合部位结结合合多价抗原:多价抗原:多数抗原有多个相同和不同抗原决定簇,能和多个抗多数抗原有多个相同和不同抗原决定簇,能和多个抗 体分子体分子结结合c. c. 组组成:成:一般由一般由5-75-7个个单单体体组组成成第三节￿￿抗￿原20基础免疫学 3 3、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抗体反、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抗体反应应的特异性的特异性 4 4、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应共同抗原:共同抗原:指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的抗原指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的抗原。

交叉反交叉反应应::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由共同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产产生的抗体可和两种生的抗体可和两种 抗原抗原发发生生结结合反合反应应 第三节￿￿抗￿原21基础免疫学 22基础免疫学 四、四、 抗原的分类抗原的分类 A. A. 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亲缘关系分关系分类类(1) (1) 异种抗原:异种抗原: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物质质 (2) (2) 同种异体抗原:同种异体抗原:指来自同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指来自同种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质3) (3) 自身抗原: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自身免疫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应答的自身答的自身组织组织成分B. B. 根据抗原激活根据抗原激活B B细细胞是否依胞是否依赖赖T T细细胞胞辅辅助来分助来分类类(1) (1) 胸腺依胸腺依赖赖性抗原性抗原((thymus dependant antigen, TD-Agthymus dependant antigen, TD-Ag):): TDTD抗原:抗原:含含T T细细胞抗原决定簇、需胞抗原决定簇、需T T细细胞胞协协助才能激活助才能激活B B细细胞胞产产生生Ab Ab 的抗原。

的抗原2) (2) 胸腺非依胸腺非依赖赖性抗原性抗原((thymus independant antigen, TI-Agthymus independant antigen, TI-Ag):): TITI抗原:抗原:只含只含B B细细胞抗原决定簇、不需胞抗原决定簇、不需T T细细胞胞协协助可直接激活助可直接激活B B细细胞胞 产产生生Ab Ab 的抗原第三节￿￿抗￿原23基础免疫学 C. C. 抗原的其它分抗原的其它分类类方法:方法:依性能:完全抗原和半抗原依性能:完全抗原和半抗原依依组组分:蛋白分:蛋白质质抗原、多糖抗原和核酸抗原等抗原、多糖抗原和核酸抗原等依依获获得方式:天然、人工和合成抗原等得方式:天然、人工和合成抗原等超抗原(超抗原(super antigen, SAgsuper antigen, SAg))::是一是一类类由由细细菌外毒素和逆菌外毒素和逆转录转录病病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毒蛋白构成的不同于促有丝丝分裂原的抗原性物分裂原的抗原性物质质具有强强大的激大的激活能力,只需极低活能力,只需极低浓浓度即可刺激机体度即可刺激机体产产生很生很强强的免疫的免疫应应答。

答第三节￿￿抗￿原24基础免疫学 五、五、 细菌抗原细菌抗原 a. a. 表面抗原:表面抗原:包括包括荚荚膜抗原和微膜抗原和微荚荚膜抗原;膜抗原; b. b. 菌体抗原:菌体抗原:指位于指位于细细菌菌细细胞壁、胞壁、细细胞膜和胞膜和细细胞胞质质上的抗原;上的抗原; c. c. 鞭毛抗原:鞭毛抗原:存在于鞭毛上的抗原;存在于鞭毛上的抗原; d. d. 菌毛抗原:菌毛抗原:存在于菌毛上的抗原;存在于菌毛上的抗原; e. e. 外毒素和外毒素和类类毒素:毒素: 外毒素:外毒素:为为G G+ +细细菌菌产产生的一生的一类类蛋白蛋白质质,具,具强强抗原性抗原性 类类毒素:毒素:为为外毒素外毒素经经0.3-0.4%0.3-0.4%甲甲醛醛脱毒而成,具脱毒而成,具强强抗原性抗原性 第三节￿￿抗￿原25基础免疫学 六、六、 佐剂(佐剂(adjuvantadjuvant)) 1 1、定、定义义::指与抗原同指与抗原同时时或或预预先注入机体后,能增先注入机体后,能增强强机体机体对该对该抗原的免疫抗原的免疫 应应答能力或改答能力或改变变免疫免疫应应答答类类型的物型的物质质。

2 2、、 种种类类:: a. a. 无机佐无机佐剂剂::主要主要为为含含铝铝化合物,化合物,如:如:铵铵明明矾矾、、氢氢氧化氧化铝铝、磷酸、磷酸铝铝等等 b. b. 有机佐有机佐剂剂::主要主要为为微生物及其代微生物及其代谢产谢产物,物,如分枝杆菌如分枝杆菌( (结结核杆菌核杆菌) )、、LPSLPS等等 c. c. 合成佐合成佐剂剂::一些合成物一些合成物质质,,如如PolyI:CPolyI:C、、PolyA:U PolyA:U 等等 d. d. 油油剂剂::如如矿矿物油(石蜡油)、植物油、弗氏佐物油(石蜡油)、植物油、弗氏佐剂剂等等l l弗氏不完全佐弗氏不完全佐剂剂((FIAFIA):):矿矿物油物油( (石蜡油石蜡油)+)+乳化乳化剂剂( (羊毛脂或吐温羊毛脂或吐温80) 80) l l弗氏完全佐弗氏完全佐剂剂((FCAFCA):):FIA+FIA+分枝杆菌(分枝杆菌(结结核杆菌或卡介苗)核杆菌或卡介苗)第三节￿￿抗￿原26基础免疫学 3 3、、 作用:作用: a. a. 增加抗原的免疫原性;增加抗原的免疫原性; b. b. 提高抗体的滴度;提高抗体的滴度; c. c. 改改变变抗体抗体产产生的生的类类型;型; d. d. 引起或增引起或增强迟发强迟发型超敏反型超敏反应应4 4、、 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a. a. 改改变变抗原的物理形状抗原的物理形状 b. b. 增加抗原的表面增加抗原的表面积积 c. c. 使抗原在体内使抗原在体内维维持持较长时间较长时间 d. d. 刺激淋巴刺激淋巴细细胞的活力胞的活力5 5、、 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预预先使用或与抗原同先使用或与抗原同时时使用使用 第三节￿￿抗￿原27基础免疫学 一、一、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 1、、抗体抗体(Ab)(Ab)::机体免疫机体免疫细细胞被抗原激活后,由分化成熟的胞被抗原激活后,由分化成熟的终终末末B B 细细胞(胞(浆细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胞)合成分泌的一类类能与相能与相应应抗原特异抗原特异 性性结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 2、、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Ig)::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结构与抗体相似的构与抗体相似的 球蛋白 3 3、、膜表面免疫球蛋白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SmIg)::B B细细胞膜上可作胞膜上可作为为抗原抗原识别识别受体受体 的免疫球蛋白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抗体 = =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Why?Why? 第四节￿￿抗￿体28基础免疫学 二、二、 作为抗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作为抗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1 1、、 只有脊椎只有脊椎动动物的物的浆细浆细胞才能胞才能产产生;生; 2 2、、 必必须须有抗原刺激;有抗原刺激; 3 3、、 能与相能与相应应抗原抗原产产生特异性生特异性结结合;合; 4 4、、 其化学本其化学本质质是一种具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是一种具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第四节￿￿抗￿体29基础免疫学 三、 Ig的化学结构第四节￿￿抗￿体H H链链V V区区L L链链V V区区H H链链C C区区L L链链C C区区30基础免疫学 31基础免疫学 酶解片段:解片段:32基础免疫学 四、 不同动物中Ig的类型IgIg分分为为5 5种:种: IgGIgG、、 IgAIgA、、IgMIgM、、IgDIgD和和IgE.IgE.1) 1) 哺乳哺乳类类::a. a. 人、鼠:人、鼠:IgG, IgA, IgM, IgD, IgE;IgG, IgA, IgM, IgD, IgE; b. b. 兔:兔: IgG, IgA, IgMIgG, IgA, IgM; ; 2) 2) 鸟类鸟类:: IgG, IgA, IgM;IgG, IgA, IgM; 3) 3) 两栖两栖类类:: IgG, IgM;IgG, IgM; 4) 4) 鱼类鱼类:: IgM; IgM; 5) 5) 无脊椎无脊椎动动物:物:无无IgIg第四节￿￿抗￿体33基础免疫学 Ig的类型:34基础免疫学 35基础免疫学 五、抗体的生物学活性五、抗体的生物学活性1 1、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与抗原特异性结合2 2、激活补体、激活补体3 3、调理作用、调理作用4 4、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参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5 5、具有免疫原性、具有免疫原性 第四节￿￿抗￿体36基础免疫学 37基础免疫学 2、激活补体38基础免疫学 3、调理作用39基础免疫学 六、抗体的制备六、抗体的制备l l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PcAbPcAb)):由不同的:由不同的B B细细胞克隆胞克隆产产生的、生的、针针对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不同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兔子、羊、牛等兔子、羊、牛等动动物的抗血清物的抗血清l l单单克隆抗体(克隆抗体(McAbMcAb)):由一株:由一株B B细细胞胞杂杂交瘤增生而成的交瘤增生而成的单单一克隆一克隆细细胞所胞所产产生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特异性的抗生的一种高度均一、高度特异性的抗体 老鼠老鼠第四节￿￿抗￿体40基础免疫学 41基础免疫学 一、鱼虾贝类的非特异性免疫一、鱼虾贝类的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先天形成但无非特异性、先天形成但无遗传遗传性和性和记忆记忆性1. 1.外部屏障外部屏障 1) 1) 作用:作用: a. a. 机械阻机械阻挡挡和排除作用和排除作用 b. b. 具非特异性抗菌物具非特异性抗菌物质质:溶菌:溶菌酶酶、皮脂腺、皮脂腺产产乳酸等乳酸等 c. c. 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 2) 种种类类 A. A. 粘液粘液: : a. a. 屏障保屏障保护护作用作用 b. b. 含有溶菌和含有溶菌和杀杀菌的多糖菌的多糖类类和蛋白和蛋白类类 B. B. 甲壳、皮肤和甲壳、皮肤和鳞鳞片等:片等: 机械屏障作用机械屏障作用2. 2. 体内屏障体内屏障 血血脑脑屏障:屏障:由由脑脑膜、脉膜、脉络丛络丛和和脑脑血管等血管等组组成。

成为为大大脑脑与躯干屏障与躯干屏障 作作 用:用:防止病原和其他异物防止病原和其他异物进进入大入大脑脑 第五节 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42基础免疫学 3. 3.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细细胞胞 1) 1) 吞噬吞噬细细胞:胞:包括包括单单核核细细胞和巨噬胞和巨噬细细胞胞 作用:作用: 接近并吞噬或接近并吞噬或杀伤杀伤病原病原 2) 2) 粒粒细细胞:胞:中性、嗜酸性粒中性、嗜酸性粒细细胞胞 3) 3) 非特异性非特异性细细胞毒胞毒细细胞:胞:与哺乳与哺乳动动物物NKNK细细胞胞类类似似 第五节 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43基础免疫学 4. 4. 非特异性体液因子非特异性体液因子 1) 1) 补补体:体:能被抗原能被抗原- -抗体复合物激活抗体复合物激活 A. A. 来源与成分:来源与成分:存在于血清中,由多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存在于血清中,由多种非特异性血清蛋白组组成成 B. B. 作用:作用:a. a. 补补充抗体充抗体 b. b. 能溶解能溶解细细胞膜,胞膜,杀灭杀灭病毒病毒 c. c. 可促可促进进吞噬吞噬细细胞的吞噬和胞的吞噬和释释放放组组胺等胺等 第五节 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44基础免疫学 2) 2) 干干扰扰素:素:是一是一类类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能抑制病毒复制的蛋白质质或糖蛋白或糖蛋白. . A. A. 来源与成分:来源与成分:主要主要为为由巨噬由巨噬细细胞和淋巴胞和淋巴细细胞分泌的蛋白胞分泌的蛋白质质 B. B. 作用:作用: a. a. 抗病毒增殖;抗病毒增殖; b. b. 免疫免疫调节调节;; c. c.抑制抑制细细胞分裂;胞分裂; d. d. 抑制抑制肿肿瘤生瘤生长长;; e. e. 改改变细变细胞生物学特性等。

胞生物学特性等 第五节 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45基础免疫学 3) 3) 溶菌溶菌酶酶 A. A. 来源与成分:来源与成分:存在于粘液、血清和巨噬存在于粘液、血清和巨噬细细胞中,是一种水解胞中,是一种水解酶酶 B. B. 作用:作用:可直接溶解可直接溶解杀杀死死G G+ +菌等病原微生物菌等病原微生物4) C4) C反反应应蛋白蛋白 A. A. 来源与成分:来源与成分:炎症反炎症反应过应过程中血清中出程中血清中出现现的第一个反的第一个反应应蛋白蛋白 B. B. 作用:作用:a. a. 作作为调为调理素可增加吞噬理素可增加吞噬细细胞的吞噬量胞的吞噬量 b. b. 能使病原体中的糖能使病原体中的糖类类和磷酸和磷酸酯产酯产生沉淀,从而生沉淀,从而杀灭杀灭病病 原体第五节 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46基础免疫学 肽聚糖网格状结构肽聚糖网格状结构溶菌溶菌酶47基础免疫学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屏障作用屏障作用细胞和体液防御细胞和体液防御外部屏障:外部屏障:皮肤、粘膜等皮肤、粘膜等内部屏障: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细胞:细胞:吞噬细胞等吞噬细胞等体液:体液:补体、溶菌酶等补体、溶菌酶等第五节 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48基础免疫学 二、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二、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1. 1. 环环境因素境因素 DODO、水、水质质、水温、水温2. 2. 营营养因素养因素3. 3. 个体差异和年个体差异和年龄龄影响影响第五节 水产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49基础免疫学 l 后天的,不后天的,不遗传遗传,具特异性和,具特异性和记忆记忆性性一、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1 1、感、感应阶应阶段:段:抗原抗原识别识别或致敏或致敏阶阶段段2 2、反、反应阶应阶段:段:T T、、B B细细胞分化、增殖,胞分化、增殖,产产生生细细胞因子和抗体胞因子和抗体3 3、效、效应阶应阶段:段: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效应应第六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50基础免疫学 二、特异性免疫的类型(一)(一)(一)(一) T T细细胞介胞介胞介胞介导导的的的的细细胞免疫胞免疫胞免疫胞免疫(二)(二)(二)(二) B B细细胞介胞介胞介胞介导导的的的的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第六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51基础免疫学 细细胞免疫:胞免疫: 机体机体T T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活化、增生、分化胞在抗原的刺激下,活化、增生、分化为为致敏淋巴致敏淋巴细细胞,胞,产产生生细细胞因子。

胞因子1 1、、处处理抗原理抗原2 2、呈、呈递递抗原抗原3 3、、T T细细胞活化胞活化 细细胞因子:白胞因子:白细细胞介素、干胞介素、干扰扰素、素、肿肿瘤坏死因子等瘤坏死因子等第六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52基础免疫学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机体机体B B细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活化、增生、分化胞在抗原的刺激下,活化、增生、分化为为浆细浆细胞,胞,产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接触后生抗体,抗体与抗原接触后产产生一系列生一系列的抗原抗体反的抗原抗体反应应第六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53基础免疫学 Ab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初次初次初次初次应应答:答: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机体初次接受适量Ag Ag 免疫后,需免疫后,需免疫后,需免疫后,需经经一定的潜伏期,一定的潜伏期,一定的潜伏期,一定的潜伏期,才能在血清中出才能在血清中出才能在血清中出才能在血清中出现现AbAb,,,,该该种种种种AbAb含量低,持含量低,持含量低,持含量低,持续时间续时间短,短,短,短,这这种种种种现现象称象称象称象称为为初次初次初次初次应应答。

答再次再次再次再次应应答:答:答:答:初次初次初次初次应应答后,当答后,当答后,当答后,当AbAb下降恢复正常下降恢复正常下降恢复正常下降恢复正常时时,再用相同,再用相同,再用相同,再用相同AgAg进进行免疫,行免疫,行免疫,行免疫,则则AbAb产产生的潜伏期明生的潜伏期明生的潜伏期明生的潜伏期明显缩显缩短,短,短,短,AbAb含量大幅度上含量大幅度上含量大幅度上含量大幅度上升,且升,且升,且升,且维维持持持持时间长时间长久,久,久,久,这这种种种种现现象称象称象称象称为为再次再次再次再次应应答第六节 特异性免疫应答54基础免疫学 55基础免疫学 第三章￿￿免疫学基础(思考题)1 1、名、名词词解解释释:抗原决定簇、佐:抗原决定簇、佐剂剂、、单单克隆抗体克隆抗体2 2、免疫反、免疫反应应的功能有哪些的功能有哪些? ?3 3、抗原的定、抗原的定义义及构成抗原的条件及构成抗原的条件4 4、抗体的定、抗体的定义义及生物学活性及生物学活性5 5、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应应答包括哪些基本答包括哪些基本过过程?程?56基础免疫学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