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古罗斯国家一、东斯拉夫人二、古罗斯国家的建立三、巡行索贡与征战贸易四、罗斯受洗五、基辅罗斯的繁荣(1015~1054年)六、罗斯封建土地关系的出现七、基辅罗斯的衰亡n本章参考资料:n (1)王钺:《往年纪事译注》,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n (2)王钺:《罗斯法典译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n (3)[俄]克柳切夫斯基:《俄国史教程》,第1-2卷,商务印书馆1992,1997年版n (4)孙成木、刘祖熙、李建:《俄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n(5)姚海:《俄罗斯文化之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n (6)曹维安《俄国史新论—影响俄国历史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n古罗斯也称基辅罗斯,是9—13世纪初位于东欧平原的、以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早期封建国家,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大民族(国家)的共同渊源n一、东斯拉夫人n1、斯拉夫人的起源n许多研究者认为,早期斯拉夫人被称作“维涅德人”(венеды)最早见于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2、斯拉夫人的迁徙n传说基伊、谢克和霍利夫三兄弟 创建基辅城n二、古罗斯国家的建立n1、“罗斯”名称的起源n 此问题在11-12世纪即引起了古罗斯编年史家的注意,俄国最早的编年史《往年纪事》(《Повесть временных лет》)开篇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罗斯人源自何处,是谁成为基辅第一任王公,而罗斯国家又是如何产生的。
由涅斯托尔提出的这些问题一直到今天还使研究者们困惑不安历史学家对问题争论的焦点是,瓦良格人、罗斯人是谁?他们来自何方?这一争论从25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直到现在还在继续n《往年纪事》中的记载 :n “6367年(859年)来自海外的瓦兰人向楚德人、斯拉夫人、麦里亚人和所有的克里维奇人征收贡物,而可萨人则向波利安人、谢维利安人和维亚提奇人收取贡物:每户一块银币和一张灰鼠皮n“6370年(862年)瓦兰人被逐出海外,不再向他们纳贡,开始管理自己的政务然而当时他们没有一部法典,这个氏族开始反对那个氏族,他们内讧不已,相互攻伐于是他们彼此商议:“咱们还是给自己物色一位能秉公办事、管理我们的王公吧他们就去找海外的瓦兰人,找罗斯人那些瓦兰人被称为罗斯人,就像一些人被称为斯维伊人(瑞典人),而另一些人被称为诺曼人、盎格鲁人,还有一些人被称为哥特人一样,这些人就是这么称呼的楚德人、斯拉夫人、克里维奇人和维西人对罗斯人说:‘我们那里土地辽阔富庶,可就是没有秩序,你们来治理和统管我们吧’于是选出了三位兄弟带领其氏族以及所有罗斯人,来到斯拉夫人的地方长兄留里克坐镇诺夫哥罗德,二哥西涅乌斯坐镇别洛奥泽罗区,三弟特鲁沃坐镇伊兹鲍尔斯克。
由于那些瓦兰人而称为罗斯国家……” ★《别尔京编年史》 此编年史记述了罗斯使节觐见法兰克帝国皇帝虔诚者路易(814-840年在位)的历史事件839年,按照拜占庭皇帝狄奥菲雷斯(829年-842年在位)之命,这些罗斯人来到法兰克编年史记载道,“这些人(使节)证实他们那里的人都称作罗斯人,他们的王公称为可汗,他们被派往觐见狄奥菲雷斯,目的是为了他们之间牢固的友谊狄奥菲雷斯希望虔诚者路易出于仁慈之心,帮助这些使节穿过法兰克国土安全回到自己的故乡因为他们前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必须要穿越野蛮人的土地为了不再遇到任何意外,所以他们不希望原路返回经过仔细调查后,国王(虔诚者路易)了解到他们都是瑞典人由于担心他们是派往我国的间谍,所以将其进行关押到现在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表明他们究竟是心怀善意还是恶意对于这件事,很快通知狄奥菲雷斯说,目前由于仁爱的国王已将他们接收,如果他们真的值得信赖,就放其离开并帮助他们安全回到故乡如果不是,就派使节将他们送回君士坦丁堡 2、斯拉夫人的迁徙n《别尔京编年史》对“罗斯”一词的记载使用的是“Rhos”相对应的俄文词汇译为“Рось”,这一词与《往年纪事》中罗斯的名称“Русь”是不同的。
由此一些学者通过语言学和地名学方法来追溯“罗斯”的词源,结果产生不同的意见简言之,对“Рось与Русь”的争论分为“南方”和“北方”两种说法 n“南方”起源说,古罗斯国家起源于南俄第聂伯河中游一带,早在瓦良格人到达基辅之前,南方就存在“Рось”的名称例如Б.А.雷巴科夫就认为,其可能是由某一居住在第聂伯河支流洛斯河(росьская река)附近的斯拉夫部落而来,即“Рось”的出现时间要早于“Русь” n“北方”起源说,“Русь”之名源于北方,可能是由芬语“Ruotsi”一词而来,其最初形式是古斯堪的纳维亚语“Roods”,特指桨手或乘船远征的人,这是按照职业特征来称呼来到芬兰地域上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到8-9世纪这些人成为南拉多加湖地区的“军事-商人阶层”,随着古罗斯国家形成过程中民族的同化,“Русь”一词获得了广泛的地域和政治含义(罗斯国家),而其最初的族属含义和社会含义逐渐消失了 n在俄国中世纪的文献中Рось和Русь两种形式都在使用:《往年纪事》中使用“Русьская земля”(罗斯国家),《罗斯法典》则使用 “Правда Росьская ”n“Рось”一词仅仅是拜占庭人对于“Русь”一词的转译,“罗斯”一词最早源于北方的说法更为可信。
拜占庭人的这种转译是在其皇帝君士坦丁七世(君士坦丁·巴格里亚诺德内905-959年)笔下最早出现的,Россия即Рось + ия,他以此词来表示古罗斯国家君士坦丁七世在其著作《帝国行政论》中使用的“罗斯”一词为“ρώς”,它对应的是“Рось”,但这是对“Русь”一词转译的结果n三、巡行索贡与征战贸易n 奥列格在基辅巩固自己的政权后,立即规定向东斯拉夫各部落征收贡税,一般是实物税:兽皮、蜂蜜和蜂蜡如何征收?巡行索贡 n2、古罗斯国家的形成n在《帝国行政论》的第九章——《从罗斯乘船到君士坦丁堡的罗斯人》中记载到:很多船从外罗斯(внешняя рось)前往君士坦丁堡其中有一些来自涅莫哥罗德(翻译到俄文为Немогард即诺夫哥罗德)该城住着伊戈尔王公的儿子斯维亚托斯拉夫;还有一些来自米利尼斯科(Милиниск即斯摩棱斯克)、季里乌查(Телиуца即柳别奇)、切尔尼克依(Чернигой即切尔尼戈夫)、乌谢戈罗德(Вусеград即维罗戈什切)所有船只一同沿第聂伯河顺流而下,汇集到一个基辅的城堡“萨姆瓦塔斯”(Cамватас)有一些斯拉夫纳贡者,他们是克里维基尼人(кривитеины即克里维奇人)、列德扎尼人(лендзанины可能为卢昌人)和其他一些斯拉夫人。
冬季之时,他们在自己的山上砍伐树木,建造船只春天来临,冰雪融化之后,将船推入湖水,湖水流入第聂伯河,他们就顺着水流驶往基辅到基辅的目的是将船只卖给罗斯人(Рос)罗斯人选取最大最粗的木件,拆卸自己的旧船后,将桨橹和其他索具安装到新船n6月份,他们沿第聂伯河航行,到达维基切夫(Витечев),那里是罗斯的要塞和补给站在那里集结所有船只,待两三天后,一同沿第聂伯河顺流而下他们首先到达第一个称为艾苏比(Эссупи)的险滩,这个险滩的罗斯语和斯拉夫语的意思是“不眠”这里河道非常狭窄,宽不及宫廷赛马的跑道,其间突兀险峻的巨岩河水冲向岩石,激起巨大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使人不寒而栗因此,罗斯人不敢驶船从中穿过,他们在其附近靠岸下船,将物品留在船上,然后一些人脱光衣裳为避免船只触角在前面下水探路一些人同时用竿子拴住船头,另一些人推船身,再有些人推船尾他们就是这样小心翼翼沿着弯曲河岸通过了第一处险滩渡过险滩之后,登船继续前行,直到另一处险滩此险滩罗斯名称为“乌尔沃洛茨”(Улворси),斯拉夫名称为“奥斯特洛夫尼普拉赫”(Островунипрах),意思为“滩岛”(Островок порога)。
如同第一处险滩一样,危险而又难行他们又让所有人上岸,像第一次那样将船渡过去依此方式又渡过名为“戈拉德利”(Геландри)第三道险滩,斯拉夫语意思为“轰鸣的险滩”n继续前行到第四处险滩,罗斯语叫“艾福尔”(Аифор),斯拉夫语称“涅阿希特”(Неасит),其原由是此险滩周围有很多猫头鹰的巢穴在这里所有船只均要靠岸,派一些人下船警戒佩切涅格人的侵袭,其他人卸下船上货物,并押解带着镣铐的奴隶行走6米里亚的陆路通过险滩然后一些人拽穿拖行,过了此处险滩后,将船重新下水,并装载货物,继续航行第五道险滩罗斯语为“瓦鲁弗洛斯(Варуфорос)”,斯拉夫语称“乌尔尼普拉赫”(Вулнипрах),因为此地有一个巨大的河湾如同过第一和第二险滩一样,来到第六处险滩罗斯语称“列阿尼基”(Леанди),斯拉夫语为“维鲁奇”(Веручи),意为“汹涌的险滩”也是同样办法渡过险滩,一直航行到第七道险滩,罗斯语是“斯特鲁库恩”(Струкун),斯拉夫语为“纳普列奇”(Напрези),意思是“小滩”之后,n到达克拉里亚(Крария)渡口,这是科尔松人从罗斯回来和佩切涅格人去科尔松必经的渡口这渡口宽度与跑马场一样,其宽是跑马场下部到同盟者所坐的地方,所以弓箭手可以从这边射到那边。
因此,佩切涅格人经常在此地侵袭罗斯人在通过这个地方后,到达称为“圣格里戈利”(СВ.Григорий)的岛屿由于岛上长有一棵高大的老橡树,他们就在这里举行祭祀他们作为祭物的是几只活公鸡,在四周插满箭另一些人献祭上面包、肉及按其习俗所需准备的祭品公鸡的处置由抽签决定,宰杀,还是吃掉,抑或放生n从这个岛开始,罗斯人就不需要害怕佩切涅格人……n 基辅罗斯的贡税,养育着对外贸易但外贸需要海外市场,还需要保卫通往市场的商道,由此产生征战贸易n 征战贸易的第一个内容是向君士但丁堡进攻n n 征战贸易的第二个内容是对付南俄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佩切涅格人 (险滩)n 四、罗斯受洗n 988年,基辅王公弗拉基米尔(978~1015年)通过与拜占廷皇帝的妹妹安娜公主结婚,加入希腊正教派的基督教 n 9世纪时希腊传教士西里尔和美多德已经把圣经和祈祷文译成斯拉夫语,斯拉夫语的文字字母就由这兄弟俩根据希腊文字创造而成n 基督教和多神教的“双重信仰”在东斯拉夫农村中一直存在了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基督教神甫经过许多代的努力才逐渐克服了这种状况 n接受基督教是罗斯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n一、它为古罗斯国家建立了统一的思想和宗教基础 n二、基督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n三、基督教对古罗斯人的精神生活发挥了长期而深刻的影响,改变了罗斯社会生活的形式 n五、基辅罗斯的繁荣(1015~1054年)n雅罗斯拉夫(1019~1054年在位)统治时期是基辅罗斯的繁荣时期,上层居民的物质享受、文明程度和文化教养都比较高n六、罗斯封建土地关系的出现n从“第聂伯河的、城市的、商业的罗斯”向封建土地关系转变n主要有两个特点:n一是王公和有资格的侍卫把由他们管理的土地分配给自己的奴隶n二是出现了对自由农民的奴役n七、基辅罗斯的衰亡n内讧不断,外患严重n第聂伯河罗斯的衰落开始于12世纪,至13世纪二、三十年代蒙古人入侵而彻底衰败1246年罗马教皇使节路过基辅到伏尔加河,基辅城已不足二百幢房屋n人口哪里去了?n一支向西,深入加利奇和波兰方向,12世纪后半期在这里形成较强盛的加利奇-沃伦公国.另一支向东北,向伏尔加河上游、奥卡河中游地区.1147年,开始知道有个莫斯科小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