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其他学校专业课考试大纲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6KB
约14页
文档ID:498357826
其他学校专业课考试大纲_第1页
1/14

专业课考试分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两局部实施,分别命题和计分,每局部各150分三、考试内容专业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根底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传播史〔一〕新闻传播的起源1.新闻传播行为和新闻传播起源 2.新闻传播的根源 3.新闻的特征和新闻的定义〔二〕新闻传播过程1.新闻传播过程和新闻传播的双向性 2.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三〕新闻传播的要求1.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 2.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 3.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 4.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 5.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四〕新闻传播者1.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2.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 3.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和角色权利 4.新闻传播者的培养与教育〔五〕新闻传播受众1.新闻传播受众的角色定位 2.新闻传播受众的承受 3.受众的权利与责任〔六〕新闻媒介的演进和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及开展1.新闻媒介的演进 2.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与开展 3.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4.新闻传播的现代化〔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1.新闻传播事业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党性原则 3.舆论引导与舆论监视〔八〕新闻传播效果1.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 2.传播致效的原则与方法传播致效的原则传播致效的方法 3.影响传播致效的因素〔九〕新闻传播调控1.新闻传播有机运行的条件 2.新闻传播自由 3.新闻传播调控 4.新闻传播调控的法治化和制度化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实务与传播实务两个方面的主要知识。

要求考生了解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公关、广告、新媒体等实务环节的涵义与适用*围,熟悉相关的理论与方法〔一〕新闻采访1. 新闻采访的诠释、特点及活动方式2. 新闻报道筹划的缘起、作用、分类及流程3. 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1. 新闻写作2. 新闻主题与新闻材料3. 新闻角度与新闻语言4. 新闻构造、导语、背景及结尾5. 新闻体裁与写作特点〔三〕新闻编辑1. 新闻编辑工作的根本属性与特点2. 新闻确实认3. 新闻的梳理与修改4. 新闻的标题5. 报道的配置与合成6. 编排设计的原则、方式及程序〔四〕新闻评论1. 新闻评论的诠释、特点与分类2. 新闻评论的要素3. 新闻评论的选题、立意与论证4. 新闻评论的谋篇、文采与大忌〔五〕以新媒体〔web2.0〕为核心技术的媒体环境1. web2.0的根本技术特征和平台样式2. web2.0条件下的信息传播规律和受众权力3. 媒体融合条件下的媒介地位和信息控制〔六〕现代广告的运作环境和特征1. 现代消费者的信息承受方式和生活方式2. 现代广告的媒介创意和媒介策略3. 现代广告的筹划原则和效果评估〔七〕公共关系的运作和管理1. 公共关系的根本理念和开展现状2. 公共关系活动的筹划和实施规律3. 危机处理的根本原则和管理方法2011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根本概念、根底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第一节 理解传播媒介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1. 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2. 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1. 传播媒介的界定2. 传播媒介的类型第二节 媒介的社会功能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第三节 媒介的社会影响一、媒介与政治舆论二、媒介与经济开展三、媒介与社会文化四、媒介与国际关系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1. 效果与效果研究 2. 媒介与说服 3. 媒介与议程 4. 媒介与教养第四节 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开展第二章 媒介的形态与开展第一节 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一、口语传播二、书写传播三、印刷传播三、电子传播四、数字多媒体传播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第二节 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二、播送及其传播特点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第三节 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三、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 1.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2.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3.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4. 网络中的群众传播第三章 媒介内容生产第一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一、媒介制度 1. 媒介制度及其功能 2. 媒介制度的类型二、媒介产业 1. 作为产业的媒介业 2. 媒介产业的特点 3. 媒介产业的全球化三、媒介组织 1. 媒介组织的类型 2. 媒介组织的构造 3. 媒介组织的管理第二节 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一、报纸的生产 1. 报纸的选题与筹划 2. 报纸的采访与编辑 3. 报纸的版面设计 4. 报纸的二、播送电视节目的生产1.播送电视节目的筹划2.播送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3. 播送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三、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第三节 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一、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二、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三、媒介组织构造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第四章 媒介伦理与法规第一节 媒介伦理知识一、媒介伦理概述 1. 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 2. 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二、媒介伦理的失* 1. 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 2. 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 3. 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 4. 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第二节 媒介法规与政策 一、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1. 媒介与国家平安:煽动、泄密、危害统一3. 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二、媒介与权利 1. 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 2. 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 3. 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 三、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 1. 报刊业管理规制 2. 播送电视业管理规制 3. 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 四、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四、考试题型与分值建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例分析和论述题为主,少用或不用名词解释、填空等题型。

本科目总分值150分五、考试方式由我校自行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根底知识、根本概念、根底理论、根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三、考试内容第一局部 中外新闻事业史〔一〕中国新闻事业史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2、?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3、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4、?字林西报?5、?万国公报?6、?申报?7、对外国人早期在华办报的分析与评价8、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和办报活动9、王韬和?循环日报?10、康有为与强学会报刊11、梁启超和?时务报?12、维新派办报活动、办报思想及对近代新闻事业的奉献13、戊戌政变后的改进派报刊14、?苏报?和“苏报案〞15、?民报?16、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论战17、章太炎的报刊活动18、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活动及其办报思想19、辛亥革命时期报刊业务的开展20、民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短期繁荣21、民国初期政党报刊的堕落22、癸丑报灾23、民初著名记者24、?新青年?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奉献25、?每周评论?26、?共产党?月刊27、五四时期报刊业务的改革28、?向导?周报30、国共合作后的统一战线报刊31、五卅运动中新闻界的斗争32、工农运动高潮中的工农报刊33、北洋政府统治地区私营大报的开展34、中国境内第一批播送电台及国人自办播送电台的出现35、国统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的形成36、民营播送事业的开展37、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控制38、红色中华通讯社和?红色中华?39、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界40、?申报?的改革41、邹韬奋的报刊活动42、斯诺与?西行漫记?43、*长江的新闻活动44、**?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45、**新华播送电台46、?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47、**“孤岛〞时期新闻界的抗争48、“拒检运动〞49、国民党新闻统制的强化50、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51、**新华播送电台在解放战争中的转移和宣传工作52、、*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53、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建立54、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闻报道及新闻工作的改进55、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56、?人民日报?的改版57、六十年代初新闻工作的调整和改进58、“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59、改革开放初期的新闻工作〔二〕外国新闻事业史1、手抄新闻2、古罗马?每日纪闻?3、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4、皇家特许制度与“星法院〞5、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6、资产阶级政党报刊时期7、便士报与廉价报刊8、本杰明·戴与?太阳报?9、近代西方群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10、?泰晤士?报11、?费加罗报?12、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13、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14、“三社四边〞协定15、?新莱茵报?创办经过和内容特色16、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17、斯克里普斯报团18、?纽约时报?19、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20、“扒粪〞运动21、?真理报?22、日本播送协会〔NHK〕23、“白虹贯日〞事件24、播送的诞生与早期开展25、美国三大播送公司26、爱德华.莫罗27、世界播送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28、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第二局部 新闻理论〔一〕绪论1、新闻学的形成与开展〔1〕世界新闻学的形成与开展〔2〕中国新闻学的形成与开展〔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与开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成果2、新闻学的概念、内容及地位〔1〕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二〕新闻1、新闻的起源与根源2、新闻的定义及其根本特征3、新闻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异同〔1〕新闻与信息〔2〕新闻与舆论〔3〕新闻与宣传〔4〕新闻与历史〔三〕新闻传播1、新闻传播的根本要素2、新闻传播的根本流程3、新闻传播的根本规律〔四〕新闻价值与新闻选择1、新闻价值〔1〕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及其社会背景〔2〕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3〕新闻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4〕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2、新闻选择的标准〔1〕新闻价值标准〔2〕新闻宣传政策选择〔3〕新闻伦理及法规选择〔五〕新闻真实性原则1、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2、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3、新闻失实的产生原因4、防治新闻失实,提高媒体公信力〔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客观与公正原则1、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及其要求2、客观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3、公正报道原则的内涵及要求4、坚持客观公正与立场倾向的统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