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一、导 言1、课程定位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语文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2、课程理念(1)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在有计划,有目的的课程活动中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将语文课程活动和其他课程活动,将课堂学习和课堂以外的语言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开放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课程体系;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主动,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的环境;要引导学生在多渠道的学习活动中,加强人际交流,提高语言感受,运用能力和思想认识水平2)开发语言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要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开发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发展可能,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况,探索适应于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不断地通过已知认识,探求未知;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位学生在有选择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为终身发展打扎实的基础。
3)增加文化积淀,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运用规范的掌握,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操的陶冶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并提高比较辨别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4)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体验,感受与发现,主动地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地形成问题意识,并在对问题的思考,认识,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1)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评价意见,以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为核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2)课程内容部分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学习"等方面提出要求课程内容对十二年的课程学习分阶段提出具体的要求,使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习阶段坡度明显,增强可操作性课程内容适度强化文言诗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学习文言诗文的过程中,吸收语言精华,提高书面语表达能力。
汉语知识的学习不求系统,而是让学生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重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以基础型课程为主,在基础型课程的学习中,渗透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综合学习"部分以探究型课程内容为主高中阶段分为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两类课程有明显的区别:基础型课程为全体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拓展型课程为自主选修内容,每一位学生在三年学习中必须选学二至三项内容研究型课程的内容,主要融于"综合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之中,也渗透于基础型,拓展型课程的学习中4)实施意见部分,从教材编写意见,教学建议,评价意见,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同时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教材编写,教学建议和保障措施等"实施意见"中要求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程二、课程目标(1)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尊重世界优秀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养分3)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认识并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5)具有独立阅读现代文的能力: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与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能运用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解决阅读过程中的问题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诗文6)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写作7)能正确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语交际,能在不同场合,得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演讲能力和辩论能力8)有综合学习的能力能运用网络平台查找资料,研究问题,进行人际交流;在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独立研究的能力2,阶段目标一至二年级目标到二年级结束时:(1)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查阅字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写1000个汉字,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能认读并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义;能理解课文所原喊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发现并提出问题。
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3)能认真听他人说话,主动与他人交流有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有口语表达的自信心4)能写几句连贯的句子,表达内心的想法;有写话的愿望5)能参加班级,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三至五年级目标到五年级结束时:(1)能熟练地拼读汉语拼音,并借助汉语拼音扩大识字量认识并会写2500个汉字2)能认读并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义;能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3)能认真听他人说话,理解他人所说的主要意思,并能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需要,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4)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5)能主动参与班级,学校,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三,课程设置1,阶段设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以基础型课程为主;高中阶段(十至十二年级)增加拓展型课程部分,拓展型课程内容为自主选修2,课时安排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二年级,每学年总课时为306课时;三至五年级,每学年总课时为204课时四,内容与要求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内容与要求:识字写字内 容要 求一至二年级汉语拼音(1)正确认读声母和韵母,会拼读音节(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识字(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2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2)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3)会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4)能在生活环境中巩固认识的字,能自觉扩大识字量,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写字(1)写字姿势正确,字迹端正,书写规范(2)会写1000个常用汉字(3)有写字的兴趣三至五年级汉语拼音(1)能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2)能熟练地运用汉语拼音识字识字(1)巩固2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并将识字量扩大到2500个;能运用字典增加识字量(2)能理解,运用2500个常用汉字(3)能辨别形近字和音近字写字(1)正确书写2500个常用汉字(2)会用钢笔写楷书(3)学会用毛笔描红和书写(4)写字态度认真,文面整洁,字的结构匀称阅读内容与要求年级内容要求一至二年级儿歌,童谣,寓言,童话,神话,故事及其他体裁的课文阅读(1)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加深对学过的常用汉字的认识(2)能自主朗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不唱读,不顿读,能按标点停顿;能读出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的语气。
朗读时音量适中(3)能认真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边读边圈画(4)能了解课文内容,大体知道课文中词句的意思;能说出阅读中的想法或提出问题古诗词能熟读,背诵60首简单的古诗课外阅读(1)能选读自己喜爱的书(2)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告诉别人(3)养成每天看书或读报刊的习惯阅读时间一年级每天不少于15分钟,二年级每天不少于20分钟;阅读总量达到10万字左右三至五年级寓言,童话,神话,故事,小剧本及叙事类作品,科普作品等课文阅读(1)在阅渎过程中正确理解2500个常用汉字的意思(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注意力集中地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默读速度,每分钟达到250字左右(4)能联系生活经验,运用注释,工具书和资料,理解词义,句义和课文的主要意思;能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了解语句的前后联系;能圈画文章重点和自己感兴趣的词句;能初步归纳课文内容的要点感受课文所蕴含的道理;能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5)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问题(6)感受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能用摘抄,仿写等方式自觉积累生动而含义丰富的词句,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常见修辞方法的作用古诗词能再背诵60首古诗词三至五年级课外阅读(1)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能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和儿童读物(2)能理解所读内容的要点,有自己的体会(3)能做阅读摘要,能根据阅读内容写出一点自己的体会(4)阅读时间每天不少于30分钟,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写作年 级 内 容内 容要 求一至二年级写 话(1)能用已会写的字和学过的词语写几句连贯的句子,表达简单的想法;有写话的兴趣(2)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三至五年级片断和短文(1)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写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内容;能根据一定的情景展开想象,用文字表述想象内容(2)有写日记的兴趣(3)能写便条,通知,书信等常见的应用文(4)学习使用顿号,分号,冒号,引号,省略号,破折点,书名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5)一课时能写300字左右的片断或短文,做到有中心,有一定的内容,意思基本清楚,语句基本通顺(6)学习修改作文口语交际年级内容要求聆听(1)能注意力集中地听他人发言,不随意打断他人讲话(2)能记住并能转述他人发言的大体内容一至二年级口语表达(1)能结合学习内容或他人的发言,大胆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做到意思清楚,有一定的针对性,语句连贯(2)能在班会,校会及其他活动中独立做2分钟左右的发言,做到有一定中心和内容,语句基本通顺(3)能在课堂活动中发言,做到态度自然大方,口齿清楚聆听(1)养成认真听他人说话或收听广播,音像资料的习惯(2)能理解并记住所听内容的主要意思,能边听边思考(3)能转述听到的主要内容三至五年级口语表达(1)能在各种场合发言,做到条理清楚,语句连贯(2)能主动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依据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并表达自己的思考(3)能在校,班举行的活动中,独立地作3至5分钟的发言,做到有中心,有内容,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4)能自然地运用已经学到的词句表达自己的见解聆听(1)养成尊重他人发言,倾听别人意见以及认真收听广播,音像资料的习惯(2)能准确概括聆听的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能对所听内容作出思考和判断,发现与自己的认识不一致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综合学习年 级内 容要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