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牡丹江师范学院-院系专业与招生就业概述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44KB
约6页
文档ID:202621738
牡丹江师范学院-院系专业与招生就业概述_第1页
1/6

牡丹江师范学院-概述 院校简介  牡丹江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1958年—1964年)、北安师范专科学校(1964年—1965年)、宁安师范专科学校(1965年—1970年)和牡丹江师范学院(1970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是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9月,学校迁入牡丹江市,结束了近40年农村办学的历史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省属本科院校,是黑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之一2001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6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学校现具有学士、硕士两级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牡丹江市,占地面积83.1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2.10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总值9.18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建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和国际联机文献查新检索系统,馆藏图书220余万册(含电子图书51.5万册),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学校建有黑龙江省级科普基地、黑龙江省语言文字馆、黑龙江省有声语言资源研究中心、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动植物标本馆、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等多个教育教学场馆,其中基础教育教材陈列馆是全国首家教材研究场馆。

学校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1115人,其中专任教师80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副教授35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691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5人,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称号10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方向)22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涵盖19个领域),学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农学、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学生16300余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大学生文学创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建有北方药食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食用菌研究中心,设有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各1个学校近五年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及教育部科研课题880余项,共有50项教学研究成果和641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各类奖励,有167篇论文被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

  学校是黑龙江省教育厅与牡丹江市政府共建单位学校围绕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实施服务牡丹江行动计划,积极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积极发挥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功能,重点在对外商贸人才培养、生物和化工制药、食用菌开发等方面,推进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创新学校牵头在牡丹江地区建立了“高校联盟”,实现了学生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学分互认、实验室资源共享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举办了创新创业实验班,成为“牡丹江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基地”,建成“中国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研究优势,成为地方发展“智库”全面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开展的国培计划、顶岗支教、爱心课堂、心理等项目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建设渤海文化研究中心、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廉政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基地,“渤海文化艺术团”“三下乡”“四进社区”以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极大地活跃了牡丹江地区的文化艺术氛围学校中国抗联研究中心,把抗联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优质教学资源,用生动的乡土教材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师生创编的歌舞史诗《永不磨灭的信念》彰显了文化辐射与服务社会功能。

  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拥有教育部备案的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HSK考试中心等国家级国际交流平台国际友好合作院校达到75所,与韩国清州大学、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国立师范学院联合举办本科教育项目,学校与俄罗斯多所高校实现了学分互认,是省级对俄经贸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多次被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黑龙江省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文明校园标兵”“黑龙江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集体”“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是黑龙江省花园式单位  学校校训是:崇德尚学、厚积薄发,意为立德于学、修德积学,求博达深、蓄势而发学校在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和转型发展路线图,以培养服务基础教育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第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坚持一根主线,探索两条路径,推进三大战略,实施十项工程”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师范大学。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省市各级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基础教育师资和行业应用型人才10万余人,大部分服务在黑龙江省的基础教育和社会各类岗位上,为黑龙江省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职工1170人,其中专任教师770人,专任教师中正、副教授28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400余人有6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拥有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师7名,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师2名院系设置河海大学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常州)、机电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商学院(常州)、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和大禹学院(本科拔尖人才培养学院)学校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水利工程),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级以及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9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涉及18个工程领域;52个本科专业。

水利工程、土木工程两学科综合实力处于全国领先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学科总体实力最强,支撑及相关学科门类较多,水利及支撑学科人才梯队的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地位2011年底,在校研究生13072名,本科生19078名专业设置本科类经济学经济学 | 金融数学法学法学 |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体育学类文学俄语 | 日语历史学历史学理学数学类 | 物理学类 | 化学类 | 地理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心理学工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农学园林管理学工商管理 | 市场营销 | 文化产业管理 | 旅游管理 | 旅游管理类(中外合作办学)艺术学音乐表演 | 音乐学 | 舞蹈表演 | 动画 | 美术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本科类文学朝鲜语 | 翻译工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制药工程就业状况建校以来,共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24,379名毕业生,在毕业生质量反馈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率在90%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几年位于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中考取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人学校主办的《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内外公开发行。

高校投票想报考0不想报考0还没想好0同地区高校排行榜 539941哈尔滨工业大学 391270哈尔滨理工大学 321237哈尔滨师范大学 319781哈尔滨工程大学 310569黑龙江大学 303279哈尔滨医科大学 207146佳木斯大学 178950东北林业大学同类型高校排行榜 1054591北京师范大学 764962西南大学 651137四川师范大学 488751山东师范大学 482260陕西师范大学 446440曲阜师范大学 442511华东师范大学 423601首都师范大学高校资讯-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