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完整word版)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01KB
约6页
文档ID:529534195
(完整word版)六年级课外文言文--训练整理.doc_第1页
1/6

[课外文言文] (五) 猿母中箭僧悟空在江外,见一猿坐树梢,弋人①伺其便,射之,正中母腹母呼其雄至,付子已,哀鸣数声,乃拔箭堕地而死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墨客挥犀·三》) [注释]①弋人:射鸟的人即下文的“射者”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付子已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射者折矢弃弓,誓不复射 3. 用自己的话回答,射者为什么“誓不复射”?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十四) 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②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①盍:何不。

②若:你③垣墉:泛称墙④病于:病,有害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猫善捕鼠及鸡 ( )(2)弗食鸡则已耳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 3.“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 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十八) 东坡逸事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②随意作行、草③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商店②判字笔:判案所用的毛笔③行、草:行书、草书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东坡为钱塘守时 ( )(2)遂悉偿所负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2.“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 中的“随意”一词有什么作用? 4.读了这则故事,你有什么启发? (二十) 赵母训子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续世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如是吾无望矣 ( )(2)竟不食其膳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尝获肥鲜以遗母 3. 赵母的希望是什么? 4.这则故事,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二十九) 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陶侃尝出游 ( )(2)人云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本文表现了陶侃怎样的思想品格?        (三十)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主人怪问衡 ( ) (2)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何以战 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凿壁借光,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八) 马价十倍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注释] ①比:副词,接连地②还:通“环”环绕③朝:早晨④一旦:一天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人莫知之 ( )(2)去而顾之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3、伯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这一动作神态,有什么隐含义? 4、这则故事指出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 (十)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②之也,而越人跣③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予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 ①屦:麻鞋。

②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③跣:赤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而欲徙于越 ( )(2)游与不用之国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3、文中“游与不用之国”,“不用”的原因是什么?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十一) 徐文贞宽厚徐文贞归里,遍召亲故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席将罢,主者①检器,亡其一,亟索之公曰:“杯在,勿觅也此人酒酣潦倒,杯帽俱堕,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只此一端,想见前辈之厚[注释]①主者:管家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徐文贞归里 ( )(2)遍召亲故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一人取席间金杯藏之帽,公适见之 3、“公亟转背,命人仍置其帽中”的用意是 4、从文中可知,徐文贞是个 和 的人。

【参考答案】1、结束,完 2、射箭的人折断箭,丢弃弓,发誓不再射箭 3、射者为猿母中箭后把子女给托雄猿的情景所震撼 4、我们不要滥杀生灵,应与大自然和睦相处,要尊重、热爱生命参考答案】1、(1)善于(2)吃 2、他的儿子觉得猫成了祸患,告诉父亲说:“何不把这只偷吃鸡的猫赶走呢?” 3、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4、有所失,才有所得,不可因小失大或:当事物必须加以取舍时,应该“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将损失降到最低,获益力求最大)【参考答案】1、(1)担任 (2)欠 2、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寒冷,扇子卖不出,不是不肯偿还债务 3、表现了苏东坡书法水平高超,为人潇洒倜傥 4、尽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参考答案】1、(1)指望、希望(2)吃 2、他曾经捕获肥美的动物来给母亲 3、勤学苦读,获取功名 4、例:家庭(母亲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参考答案】1.(1)巡游(2)说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 4.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参考答案】1.(1)对……感到奇怪(2)得到 2. (1)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2)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3.D 4.凿开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 勤学苦读【参考答案】1、(1)代“骏马”(2)看,回头看 2、伯乐于是去市场上环绕着马看了一圈,离开的时候又回头来看了看它3、伯乐看了又看,离开时还依依不舍,表示这是匹骏马4、本不懂得货色,而“名家”说好就认为好,人云亦云,不加分析地盲目崇拜 【参考答案】1、(1)迁移,搬家(2)前往,行走2、有人对他说:“你(去越国)必然会贫穷的3、越人的生活习性是跣行披发4、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参考答案】1、(1)回,回家(2)老友 2、一个人拿了酒席上的金杯藏在帽子里,徐文贞正好看到3、不让别人发现是他拿了金杯(私下里把金杯送给他) 4、重情谊 待人宽厚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