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旅游景点:衡山县衡山县巾紫峰,观湘洲,康王庙,是县内主要旅游地巾紫峰有毛泽 建烈士墓;观湘洲自然风光奇秀;康王庙是大革命时期"中共衡山地方工作委员会”旧址均已向游人开放衡山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因南岳衡山得名地 处东经112o27'-112o57', 北纬26o58'- 27o28',之间,北界湘潭、 湘乡,西南与衡阳县接壤,西北与双峰县毗邻,东隔湘江与衡东相望, 南与衡南相接,中部的北、东、南三面环绕南岳区南北纵长 54.5 公里,东西横跨48公里,总面积93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 0.46%县境地形内高外低,将祝融峰围在中间,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 降低,形成两个倾斜面以山、丘、岗为主,兼有河溪、平原,其地 貌组合具有带状阶梯式分布特点,全县山地约占11.4%,丘陵约 占42.3%,岗地约占24.8%,平原约占21.5%衡山县境内有湘江干流 64.85公里有湘江支流38条,总长 达444.8公里其中一级支流10条177.5公里;二级支流17条186.2 公里;三级支流8条78.9公里;溪流3条26.1公里衡山县地处湖南省中部、湘江中游,以其秀丽的山川、灿烂的文 化、富饶的物产闻名天下,赢得了 “五岳独秀”、“文明奥区”的美称。
衡山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其地属长沙郡, 到晋惠帝元年,也就是公元 209年,始称衡山县唐属衡州,宋属 潭州,元属潭州路,明清时属衡州府民国废府存县直属湖南省新 中国成立后,五十年代的衡山县包括今衡山、衡东两县和南岳区 1966年将湘江以东地区析出,建衡东县1984年地市合并时,划 出南岳区直属衡阳市管辖现在的衡山总面积 934平方公里,辖18 个乡镇、40万人口县境交通便利,107国道纵横南北、湘江大桥 将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与县内交通相连衡山的自然风光绚丽迷 人,巾紫峰森林公园、观湘州江心岛、九观桥湖、大源渡人工湖等四 大景区让您饱览山河秀美、巾紫杜鹃、观湘夕照更让您心旷神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衡山县虽小, 但她受湘江碧水的滋润,得南岳名山之灵气,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 之区,旅游观光胜地虞舜南巡,曾会诸侯于此,举祭望之礼;大禹 治水,在衡山得金简指点,留有碑、碣,并在南郊登紫金台,望九嶷 祭舜,周穆王游历衡山,亦存西台古迹汉晋以后,道佛共荣,高僧、 仙道在此参禅授法,名著东瀛、南洋历代名流学者会集于此,流连 忘返李白、杜甫、揽胜抒怀,唱绝衡山;韩愈祷岳开云,佑福衡山; 朱熹、张杖讲学论经,点化衡山;王夫之著书立说,举旗抗清,振奋 衡山。
衡山县素有反帝反封建的光荣伟统,是革命老区五四”时期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大革命时期的湖南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的武装暴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救亡、解放战争时期的武装斗争的 支前工作,组成了一幅幅衡山人民的革命历史画卷近百年来,衡山 一批批优秀儿女投身于历史的滚滚洪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 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一代女魂”唐群英、辛亥革命先驱刘揆一、刘道一,农运刘东轩、谢怀德,红军将领 李实行、铁道游击队政委文立正 ……他们是民族精英,中华瑰宝,更 是衡山人民的骄傲毛泽建烈士陵园、康王庙和湖南农民运动纪念馆、 岳北农工会旧址和唐群英故居等革命纪念馆址亦让人感叹历史的变 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