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秋兴八首》看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4.50KB
约15页
文档ID:467268014
从《秋兴八首》看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_第1页
1/15

从《秋兴八首》看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从《秋兴八首》看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 摘要:《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旅居夔州时一组以望__为主题的七言律诗是杜甫诗中七律的代表作本文以《秋兴八首》为例去分析总结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和艺术特点 关键词:杜甫  秋兴八首  创作特点    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   一、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__(今__西__市西南)人杜甫在__是曾住在城南少__附近所以他在诗中常自称“少__野老”因他最后的官衔是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为“杜工部” 杜甫所处的时代是唐帝国由盛而衰的一个急剧转变的时代七五五年的安史之乱是这一转变关键安史之乱结束了唐帝国的开元盛世宣告了杜甫较为稳定生活的结束从此他开始了颠__流离的日子从此他的诗不仅具有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 二、《秋兴八首》的创作背景     晚年在夔州客居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是杜甫创作的高产期在这一时期他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歌约占到他现存诗作的三分之一其中就包括他著名的七律《秋兴八首》《秋兴八首》创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是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一组以望__为主题的七律诗。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故八首写秋字意少兴字意多①所谓“秋兴”者即是说秋的感兴用钟嵘《诗品》中的话来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是“秋”“摇荡性情形诸舞咏”是“兴”②是秋天草木的零落引起了杜甫内心的一种感动引起了杜甫怎样的感情呢?     此时的杜甫旅居夔州安史之乱虽早已结束而战乱却依然连续不断西北是吐番、回纥的数度入侵西川藩镇的叛乱中兴的唐室并未能带来多少希望而杜甫此时则独处孤城虽丹心恋阙而未能有”毫发裨社稷”的能力且又弟妹离散至交凋零好友李白、苏源明、郑虔、高适;政治上的主要依靠房王官、严武相继辞世老年飘泊疾病缠身忧伤国事感怀身世自不免百感交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不常常对往事进行回忆 此时的杜甫已经历了很多很多的离乱生命已至暮年其诗歌已经达到了另外一个境界他那“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的志向和理想始终没放弃这是他的根本可是他现在的表现方式却不同了他不再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也不再写“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悲陈陶》)因为战乱已经过去了自己也已经衰老他把平生所有的意志和苦难都融为一体所写的不再是一个事件不再是一项苦难而是平生经历和感情的整体融汇。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种复杂的心情下写成的题目是“秋兴”既然是“兴”就是诗人心灵的振荡这振荡从表面上自然看不见但我们可以循着这八首诗看他的感发是怎样有层次有条理的进行的 三、 《秋兴八首》解析 (一)          八首诗首尾呼应层层递进次弟蝉联   为此我对这八首诗的内容先作如下解读 玉露凋伤枫树林__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是组诗的第一首是组诗的序曲作者通过对__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就象一支感情的序曲缓慢地、深沉地展开枫林秋露江峡萧肃波浪兼天风云接地眼前的一片萧森悲壮秋色唤起了他无限的感慨把他滞留夔州的寂寞心绪和思念故园的情怀都一一牵动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见丛菊两开储别泪于他日;看孤舟一系僦归心于故园于是神游于万里之外的京华思念之情正要在回忆里尽情渲泄忽又为白帝城的四处砧声所打断薄暮砧声把思念的情怀催促得更为翻腾激烈于是有第二首: 夔府孤城落日斜 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 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 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 已映洲前芦荻花 第二首又从现实开始进入深沉的思念感情一次反复感情的天地在反复中拓展开去从故园的怀念慢慢地接近往事的回忆也慢慢地接近了君国之思眼前景色是夔州孤城斜阳怅望适足以使人听猿泪下遥望京华一别七年而未得一归更足以使人怅惘无极!缅想当年在朝廷的短暂生活画省香炉已甚为遥远正沉浸于沧凉的感情里忽又被山城悲笳惊醒再次回到现实中来感情就这样在思念、回忆过去感慨现实中反复抒发悲笳动心并未使思念结束而是转入对岁月流逝的感叹“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获花”依北斗而望京华已非一夕夕夕如此“顷方日斜又见月出才临石上又映芦洲岁月如流③思念之情随岁月流驶而益发无穷无尽于是有第三首:    千家山郭静朝晖 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 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__衣马自轻肥 第三首写晨曦中的夔府是第二首的延伸第二首写暮想第三首则写朝思从景物依旧写到自己功业不就事与愿违诗人日日独坐江楼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而这种宁静给作者带来的却是烦扰不安面临种种矛盾深深感叹自己一生的事与愿违匡衡抗疏功名薄 刘向传经心事违”感情是一次反复自己有巨大抱负却功业不就;遥想__之少年卿相本非为国建功之人却窃居要位“__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和这里的“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__衣马自轻肥。

意思是相近的都是无限感慨感情在这里又一次反复在这样反复抒情中感情的天地也就逐渐拓展开来到下一首再次回旋反复时就从个人遭遇的感喟转入到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闻道__似弈棋 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 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__山金鼓振 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 故国平居有所思 第四首是组诗的前后过渡前三首诗的忧郁不安步步紧逼至此才揭示它们的中心内容接触到“每依北斗望京华”的核心:__象“弈棋”一样彼争此夺反复不定人事的更变纲纪的崩坏以及回纥、吐蕃的连年进犯这一切使诗人深感国运大非昔比对杜甫说来__不是个抽象的地理概念他在这唐代的政治中心住过整整十年深深印在心上的有依恋有爱慕有欢笑也有到处 “潜悲辛”的苦闷当此国家残破、秋江清冷、个人孤独之际所熟悉的__景象一一浮现眼前故国平居有所思”一句挑出以下四首 __宫阙对__ 承露金茎霄汉间西望瑶池降王母 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 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 几回青琐点朝班 第五首描绘__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值此沧江病卧岁晚秋深更加触动他的忧国之情 瞿塘峡口__头 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 __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 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 秦中自古帝王州 第六首怀想昔日帝王歌舞游宴之地__的繁华帝王佚乐游宴引来了无穷的“边愁””清歌曼舞断送了“自古帝王州”在无限惋惜之中隐含斥责之意 __池水汉时功 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 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 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 江湖满地一渔翁 第七首忆及__的__池展示唐朝当年国力昌盛、景物壮丽和物产富饶的盛景 昆吾御宿自逶迤 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 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 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 白头吟望苦低垂 第八首表现了诗人当年在昆吾、御宿、渼陂春日__游的诗意豪情彩笔昔曾干气象”更是深刻难忘的印象 后四首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反复着忆往昔感盛衰伤沦落叹身世清人俞瑒云:“统观八首前首结一句必与后首起一句意相通八首直作一首读可也 ④可见八首诗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正如一个大型抒情乐曲有八个乐章一样这个抒情曲以忧念国家兴衰的爱国思想为主题以夔府的秋日萧瑟诗人的暮年多病、身世飘零特别是关切祖国安危的沉重心情作为基调其间穿插有轻快欢乐的抒情如“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有壮丽飞动、充满豪情的描绘如对__宫阙、__池水的追述;有表现慷慨悲愤情绪的如“同学少年多不贱五__衣马自轻肥”;有极为沉郁低回的咏叹如“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白头吟望苦低垂”等。

就以表现诗人孤独和不安的情绪而言其色调也不尽相同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以豪迈、宏阔写哀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以清丽、宁静写“剪不断、理还乱”的不平静的心绪总之八首中的每一首都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基调的思想情绪它们每一首在八首中又是互相支撑构成了整体这样不仅使整个抒情曲错综、丰富而且抑扬顿挫有开有阖突出地表现了主题王__对此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⑤以此可见八首诗章法缜密严整脉络分明不宜拆开亦不可颠倒从整体看从诗人身在的夔州联想到__;由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满目萧条景色而引起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叹;以对__盛世胜事的追忆而归结到诗人现实的孤寂处境、今昔对比的哀愁这种忧思不能看作是杜甫一时一地的偶然触发而是自经丧乱以来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表现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这就是他所以望__写__婉转低回反复慨叹的道理无怪乎王嗣奭在《杜臆》中说: ”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 ⑥ (二)《秋兴八首》蕴含着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欲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厚重低回起伏。

作者晚年身陷夔州、夔州地界的山城秋色触动起故园之思由故园之思又触动起对京华的怀念对短暂的拾遗生活的回忆于是思绪纷至沓来朝政的得失时局的变迁对昔日盛世的追忆对历代兴衰的慨叹都一时涌上心头他在回顾一生又在感悟哲理;既为眼前的萧飒景色伤怀又为回忆往事而缅思感情上之丰富深沉与强烈陈继儒所云:“云霞满空回翔万状天风吹海怒涛飞涌可喻老杜《秋兴》诸篇 ⑦但是杜甫没有把已经如此强烈的感情一泻无余地倾泻出来而是用反复咏叹的方式一阵又一阵一次又一次地抒发把感情表达得如此深沉反复如此尽情又如此韵味无穷八首中的每一首都用一个不同的境界循环反复地抒发着同一个情怀一次比一次更深一层 《秋兴八首》组诗的纲目是由夔州府望__——“每依北斗望京华”组诗的枢纽是“瞿塘峡口__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瞿塘峡口到__头相去遥远诗中以“接”字把客__望京抚今追昔忧邦国安危……种种复杂感情交织成一个深厚壮阔的艺术境界第一首从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四处砧声所打断这中间有从夔府到__又从__回到夔府的往复第二首由夔府孤城按着北斗星的方位遥望__听峡中猿啼想到“画省香炉”这是两次往复联翩的回忆又被夔府古城的悲笳所唤醒。

这是第三次往复第三首虽然主要在抒发悒郁不平但诗中有“五__衣马自轻肥”仍然有夔府到__的往复第四、五首一写__十数年来的动乱一写__宫阙之盛况都是先从对__的回忆开始在最后两句回到夔府第六首从瞿塘峡口到__头从目前的万里风烟想到过去的歌舞繁华第七首怀想__池水盛唐武功回到目前“关塞极天惟鸟道”的冷落第八首从__的“昆吾……”回到“白头吟望”的现实都是往复循环往复是《秋兴》的基本表现方式也是它的特色不论从夔府写到__还是从追忆__而归结到夔府从不同的角度层层加深不仅毫无重复之感还起了加深感情增强艺术感染力的作用真可以说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赠郑谏议十韵》)了 《秋兴八首》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感触怀念回忆慨叹感情的抒发是一个循环接着又一个循环每次循环都抒发着同一种情绪但又不是呆板的重复而是变动、深化通过反复咏叹把同一种情绪抒发得淋漓尽致顿挫起伏《秋兴八首》这种百转千回反复咏叹的感情表达方式使杜甫诗歌的感情显得深沉而且波浪起伏这正是形成他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情景的和谐统一情景的和谐统一《秋兴八首》可说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如”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波浪。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