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代老人自称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68KB
约3页
文档ID:270361087
古代老人自称_第1页
1/3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古代老人自称 古代的老人有以下自称: 老臣、老生、老翁、老夫、老汉、老朽、老腐、老叟、老臞、老儒、老僧、老衲、老身、老妇、老妪、老妾、老媪、老奴、老仆、老婢   古代老年人称谓 60岁:称谓耳顺之年、花甲之年或耆[q]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年老的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从甲子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天干地支合作用来纪年,天干有十,地支十二计有功《唐诗纪事》: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60岁还称甲子年或周甲假设人活到120岁,那就是花甲重开,因此,60岁的人可以在心理上作出人到中年的定位孔子说:六十而耳顺耳顺,即明白事理,好话孬话都能听得进去现代科学证明,这一年龄段是人生智商兴隆的其次黄金时期,可以做到老有所为另外,古人还以六十为下寿 61岁:还历寿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论语为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盐铁论孝养》:七十曰耄一个人有了健康的心理素质,到了70岁,便进入了从心之年,可以活得随心所欲旧时囿于医疗条件低下,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能享年70岁的人自然要称为古稀了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另外还有中寿、耄[mo]岁之说 77岁:喜寿 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称谓朝杖之年、耄耋之年;80至90岁自古还泛称为耄耋之年,出自《礼记曲礼》的八十九十曰耄《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 《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又称为伞寿耋[di]:指八九十岁的年纪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假设一个人健康状况还过得去,到了90岁也称鲐背或台背、骀背之年,意思是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尔雅释诂》:鲐背,寿也也有把80岁以上的老人称谓中寿,把90岁以上的老人称谓上寿 88岁:称谓米寿因米字拆开类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99岁:为白寿,实为百之上缺一,指99岁 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人活到一百岁,便进入期颐之年,称人瑞《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集解云: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四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108岁:称谓茶寿: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故得名 — 3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