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 新店镇韩庙小学:杜宜丽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71至72页的相遇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以“相遇问题”为主题,研究两个人物或物体在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生活原型,引导学生主动去察觉、探索,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以便更加领会地理解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才能 教学目标: 1、能分析简朴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和提高用方程解决简朴实际问题的才能 2、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才能 3、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相遇问题的布局特点,能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2、理解相向动中求相遇时间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一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 应用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200千米要行几小时? 3、引导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题中的什么?,再根据找出的什么列出方程由此引出新知 二、 探索新知 1、 透露课题 数学与交通紧密相联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相遇问题 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2、创设“结伴出游”的情境 利用课件出示顽皮和笑笑相约出去游玩课本71页的情境图) 从图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生1:顽皮的步行速度为70米/分,笑笑的步行速度为50米/分 生2:顽皮家到笑笑家的路程是840米 生3:两人同时从家里启程,相向而行 3、引导学生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一个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举行估计,两人在何处相遇?由于顽皮的速度快,笑笑的速度慢,所以估计相遇地点在邮局邻近 4、画线段图扶助学生理解其次、第三个问题 其次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其次个问题:画线段图扶助学生理解其次、第三个问题 通过画线段图扶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
顽皮走的路程+笑笑走的路程=840米 第三个问题: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解:设启程后x分相遇,那么顽皮走的路程表示为:70x米,笑笑走的路程表示50x米那么方程为: 70x+50x=840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交流算法,老师巡查指导 3、在这个相遇问题中,除了用方程来解答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试一试 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列出算式 840÷(70+50) 老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做题思路是怎样的 三、 稳定训练强化新知 1、完成课本72页“练一练”第1题 (1)学生读题,审清题意 (2)分析对比此题中的两个问题与教材中例题的一致之处和不同之处 (3)完成第(1)小题,并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完成第(2)小题,在小组里彼此说说解题思路 (5)反应汇报 2、 完成课本72页“练一练”第2题 (1)学生读题,分析此题与求相遇时间问题的关系 (2)独立列方程,解决问题 (3)反应汇报,集体订正 四、学识回想,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决求相遇时间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两个人或两辆车的速度乘相遇时间,等于两个人或两辆车各自所行的路程,路程之和就是两地之间的距离。
五、布置作业 1、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解方程 2、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4、5题:用方程解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相遇问题 1、解:设启程后x分相遇,顽皮走了70x米,笑笑走了50x米 70x + 50x = 840 120x = 840 x = 7 答:启程后7分相遇 2、假设甲速度为a,乙速度为b,路程为c,相遇时间为x, 那么 ax + bx = c 授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是以教师的引导式教学为主,通过学生独立斟酌、探索,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斟酌和相互合作的才能,学生真正投入到对数学学识的探索中来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积极思维,思路开阔,彼此启发,共同完善,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