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体育《平衡行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背景与情境本《平衡行走》教学设计适用于幼儿园小班体育课小班的学生年龄普遍在3-4岁,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但由于小班的学生大多还未形成稳定的站立和行走方式,往往在进行某些运动时显得容易失衡,这时就需要针对幼儿身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在小班体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幼儿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特点,采用“学以致用”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和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并有效地促进其身体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提高他们的行走稳定性;2. 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尝试克服难度、突破自我;3. 通过引导幼儿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精神三、教学内容平衡行走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该运动项目能够有效地锻炼幼儿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提高幼儿的行走稳定性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知识要点:运动平衡原理,站立姿势基本要领,平衡行走的方法和步骤;2. 技能提高:通过平衡板等辅助器材练习平衡行走的能力,慢慢增加幼儿的练习难度;3. 互相帮助: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帮助,配对练习,增加集体互助的氛围四、教学步骤1. 热身运动先让幼儿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摆臂、挥手等,以活跃身体气氛,为接下来的学习生动铺垫。
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幼儿展示平衡板,并分别介绍平衡板的两个面的含义,底面表示安全保障,而顶面则是练习区域引导幼儿认识平衡行走的重要性,并从平衡原理、站立姿势、平衡行走方法和步骤这四个方面深化幼儿对平衡行走的理解3. 平衡板练习将平衡板摆放在垫子上,让幼儿先行练习底面“安全保障”区的平衡性,指导幼儿练习站立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并避免下滑此步骤要和幼儿一同练习,引导幼儿逐渐形成稳定的站立和行走方式4. 平衡行走练习安排幼儿参与平衡行走练习,呈现教师和家长互相搀扶、帮助小朋友完成平衡行走的示范,鼓励幼儿要勇敢尝试,克服困难,依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平衡行走同时也要注意协助幼儿,减少跌倒和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在练习中享受体操的乐趣,并在互相帮助的氛围中完成进一步的提高5.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反思教师以往教学中一些不足与本次教学的收获,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帮助该教学设计通过运用平衡板,让幼儿感受到平衡行走的快乐,提高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勇敢尝试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幼儿的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好地帮助幼儿在行走中学习、发展,并为他们的多元创造空间,为今后的整个童年积累更多的运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