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方言一:qing (庆) 注释:自做多情,无事生非 经典句型:你小心qing死了着 羊油滴到石板上,qing住了~~` 二:sao qing(骚轻) 注释:意为某人举止轻浮含有轻佻,挑逗意味 经典句型:你再少sao qing , 听哈列嘛? 三: nie ( 捏) 注 释:与“家”连用,为“人家”的意思 经典句型:我给nie 家说了半天, nie家就是没niao我. 十:乌苏 注释:烦、无聊、郁闷、痛苦的意思,表示某人因某事垂胸顿足或不知所措 经典句型:今天上课迟到了,叫老师骂了一顿,乌苏地很 十二:麻搭 注释:可解释为麻烦、问题 经典句型:A.甲:“你今天晚上到我家耍来能成吗?”乙:“么麻搭 B.小心点,拨给咱们懂麻搭列! 十六:日念 注释:烦人、讨厌、憎恶 经典句型:你吃列三碗列还吃呢吗,真日念 十八:胡 注释:很、非常的意思 经典句型:A.song胡日念么 B.天安门胡壮观呢! 十九:增、绍 注释:表示厉害,有过人之处 经典句型:你胡增(绍)呢。
二十二:超怒怒 注释:称霸固原城丐帮的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外号,后用来指精神有问题的人 经典句型:你带共是个超怒怒么,这么冷的天气咋不穿裹肚子的撒 二十三:爬扑子 注释:向前跌倒 经 典句型:刚才打篮球,一个爬扑子把眼镜拌跌列 二十四:酿拌子 注释:向后跌倒 经典句型:看我一脚把你踏个酿拌子列着 二十五:列切子 注释:侧倒 经典句型:今天路太滑列,哈把人散列个列切子 二十六:虎郎子 注释:因货郎而来,原指游街穿巷以卖杂货为生的人,固原的虎郎子多为四川、甘肃秦安人,他们生意精明,往往以次充好以少充多,很多固原人曾被欺诈后固原人把不实在的人统称为虎郎子 经典句型:你个虎狼子可把我哄了一哈 二十八窝业 注释:表示合适、没问题、没麻搭 经典句型:甲:“你今天晚上请我吃饭奥乙:“窝业着呢 三十一:日鬼 注释:形容一个人道德较差,不讲规则,不按套路出牌也可用来形容天气比较糟糕或说话不正常 经典句型:A.乃个人太日鬼了,把我书拿起带共不还了 B.哎!?你捏说话哈日鬼~~ 三十二:N窝子 注释:指第N个孩子。
经典句型:甲女:“艾吆,看你们这个娃娃长地乖吗撒,几窝子撒乙女:“二窝子,他这个岁大匪地带共不听话 三十三:跌搬(ban 二声) 注 释;折腾的意思 经典句型:你定定着撒,你就能跌搬的很噢! 三十四:瓷弹 注释:坐不住,乱动有时可与“跌搬”通用,但程度相对较轻 经典句型:你坐好撒,再不瓷弹列! 三十五:板实,结板 注释:身体强壮,结实 经典句型:你这么板实呢哈niao他呢噢!? 四十一:半脑子 注释:形容一个人做事不考虑,可与“冷儿”通用 经典句型:我把你个半脑子,你左自己想呢么! 中原官话 中原官话是官话的一个分支,它分布于河南、陕西关中、山东南部为中心,覆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共390个县市,分为郑曹、蔡鲁、洛徐、信蚌、汾河、关中、秦陇、陇中、南疆等九片 中原官话的古入声清音声母和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字今读阳平是中原官话区的主要特点中原官话和冀鲁官话、胶辽官话的主要区别是古入声次浊声母字今读阴平 中原官话的使用人口仅次于西南官话苏州市吴江县菀坪镇、宣城市以东部分乡村、皖南广德县、浙江长兴县属于中原官话孤岛。
关中片与其它的中原官话差别颇大,有学者认为应从中原官话中划出 河南方言包括河南省九十八个市县、河北省南部二个市县、山东省西南部三十一个市县、山西省西南部汾河谷地二十八个市县、安徽省淮河以北二十二个县市和淮河以南的凤阳县—蚌埠市—霍邱县—金寨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连云港市东海县赣榆县、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陇右 “陇右”最早约出现于汉末魏初,但溯其渊源,“陇右”一词则由陕甘界山的陇山而来古人以西为右,故称陇山以西为陇右唐太宗贞观元年(687年),分全国为10道、以东起陇山,西达沙洲的地域始设陇右道其地域包括今甘肃、新疆大部分地区和青海湖以东地区唐睿宗景云二年,以黄河为界东设陇右道,黄河以西地域设河西道至此,“陇右”作为地域范围,就有了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陇右等同于“十道”时期的陇右道辖域,狭义的陇右指今甘肃省黄河以东、青海省青海湖以东至陇山的地区陇山以东的平凉、庆阳二市,习称陇东,就其隶属关系和历史文化传统而言,与陇右地区颇多相似,故也属“陇右” 陇右地区位处黄土高原西部,界于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结合部,自然条件独特;历史上无论是政区划分、民族分布、人口构成还是经济形态、民风民俗,均有较多联系和相似之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人文地域单元。
这一区域既是历史上中西文化与商贸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又是历代中原王朝经营西域、统域西北边防的前沿地带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并由当地各族人民创造、传承的陇右文化,就其渊源之久远,成份之复杂,内涵之丰富,特色之鲜明和作用之独特,地位之重要而言,是同其他地域文化齐名的又一典型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