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淮河一般堤防加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一、安徽淮河一般堤防加固工程简述1.1 项目背景目前,淮河干流一般堤防现状防洪能力与保护区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已不相适应,堤防保护区的抗灾能力水平较低,造成每年防汛都要消耗各级政府的大量人力、财力,洪涝灾害已成为制约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据此情况,2002 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淮河流域 2001~2010 年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指出,淮河流域堤防应提高其防洪能力,确保堤防安全2003 年10 月国务院讨论通过了《关于抓紧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和加快治淮建设有关问题的请示》 ,要求抓紧淮河流域灾后重建和加快治淮建设,并明确了淮河治理的目标和任务根据 2003年 11 月水利部淮河委员会编制的《加快治淮工程建设规划》和《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实施方案》 ,以及《淮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 ,淮河流域堤防达标及河道治理工程作为新增三项重点工程之一,列入加快治淮工程建设内容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工程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安徽省淮河干流一般堤防现状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前期工作进展情况,本次加固范围包括临王段、西淝河左堤、黄苏段、天河封闭堤和塌荆段等 5 段堤防,现状堤防总长度 121.751km。
1.2 工程地理位置本次淮干一般堤防加固工程涉及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亳州市利辛县、淮南市凤台县、蚌埠市禹会区、怀远县共 4 个市 5 个县(区) ,包括临王段、西淝河左堤、黄苏段、天河封闭堤和塌荆段堤防,堤防现状总长度 121.751km工程位置见附图一1.3 工程任务和规模本次加固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以及堤防保护区及城市防洪的要求,确定防洪标准,通过加高加固堤防,确保堤防防洪安全主要加固内容包括:(1) 黄苏段一般堤防退建结合淮河干流河道整治及堤防加固工程,对黄苏段一般堤防实施退建铲老堤(3+350~11+620)长 8.27km,筑新堤长 7.86 km,最大退距 560m,退出面积 3.06km2黄苏段一般堤退建后黄疃窑至苏家岗段堤防长 11.59km黄苏段一般堤防退建位置见图2.3-12)对堤顶超高、顶宽、边坡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堤段进行加高培厚;采取锥探灌浆、填塘、人工盖重等加固措施,使堤身堤基消除安全隐患;新增、维修堤防护坡临王段:加固堤防 32.314km,其中堤身加培 17.814km,填塘固基 6.4km,导渗排水2.2km,盖重 2.6km,护坡 23.268km(新增 13.619km,补齐 8.349km,维修 1.3km) 。
西淝河左堤:加固堤防 56.02km,其中堤身加培 2.0km,堤内外填塘 41.8km黄苏段:退建后堤防长 20.74km,铲老堤 8.27km,筑新堤 7.86 km,加培非退建堤防12.13km,新增护坡长 12.0km天河封闭堤:加固堤防 8.5km,其中堤身加培 8.18km,拆除重建防洪墙段 0.32km,堤外填塘 2.64km,新增护坡 3.96km塌荆段:加固堤防 3.767km,其中粘土锥探灌浆 3.767km,新增护坡 3.59km,堤内盖2重 1.0km3)对圬工涵及存在严重问题的穿堤涵洞拆除重建,对存在一般问题的涵闸进行加固处理共需处理建筑物 23 座,其中拆除重建 16 座,加固 7 座西淝河左堤拆除重建 11 座,加固 7 座;黄苏段拆除重建 2 座;塌荆段拆除重建 2 座黄苏段跨独山河的苏家岗村桥和贾郢桥为建于六七十年代的石拱桥,由于桥面较低,黄苏段延伸堤在桥址处留有两处缺口,在汛期只有临时封堵规划重建苏家岗桥和贾郢桥4)重建泵站 5 座其中黄苏段孔津湖排涝站受退堤影响退至堤外滩地、天河封闭堤马城站、禹会站和后湖站泵房均建在堤坡上、塌荆段新尚站年久失修,规划拆除重建。
5)对存在严重岸坡冲刷和崩塌河段,进行护岸,以利河床稳定新增护岸长 4.16km,其中临王段 3.7km(1+000 ~ 3+000、5+800~6+200、25+300 ~26+600) ;塌荆段0.46km(2+134 ~2+594) 6)新建、维修堤顶防汛道路,管理单位增配必要的管理设施,以提高管理水平7)更新改造王截流水位站水文测报设施,提高水文测报水平新建水位自记井一座,配备水位遥测设备及无线报汛设施;新建站房等1.4 工程总布置和工程设计1.4.1 工程总体布置⑴ 工程总体布置本次加固范围包括临王段、西淝河左堤、黄苏段、天河封闭堤和塌荆段等 5 段堤防,现状堤防总长度 121.751km,加固堤段长 113.481km,主要包括临王段(含上格堤)32.314km、黄苏段 12.88km、天河封闭堤 8.5km、塌荆段 3.767km、西淝河左堤 56.02km,共 5 段,其中黄苏段退建段铲堤 8.27km,新筑堤 7.86km建筑物加固工程涉及各堤段涵闸 29 座,其中拆除重建 22 座、加固 7 座护坡工程 42.82km,其中新增 33.17 km、维修 1.30 km、干砌石补齐 9.35 km、新增护岸段 4.16km。
1.4.2 工程等别和设计标准临王段堤防保护区防洪标准 50 年一遇,堤防工程为 2 级设计水位王截流采用淮河干流设计水位 28.0m(85 黄海高程,下同) ,临水集设计水位采用 28.90m,上格堤设计水位采用 27.50m西淝河左堤是淮北大堤涡西堤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淮河左堤饶荆段、颍左堤、涡河右堤共同构成涡西堤圈淮北大堤防护对象等级为 1 等,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据此确定西淝河左堤工程为 1 级设计水位仍维持 1955 年设计水位不变,阚疃集至西淝闸上设计水位为 25.80~25.60m黄苏段、天河封闭堤、塌荆段保护区防洪标准 20 年一遇,堤防等级为 3 级,其中黄苏段堤圈独山河侧延伸段堤防等级为 4 级设计水位根据河道设计水位推求,其中黄苏段24.20~24.0m,天河封闭堤 24.0~23.82m ,塌荆段 23.75m穿堤建筑物级别与相应堤段堤防级别相同1.4.3 主要工程设计1.4.3.1 堤身加高培厚根据各段淮河干流一般堤防不同情况,分别采用采用内培或外帮,使大堤达到标准断面对外坡较陡的堤段,若坡脚外有一定宽度的滩地,则加培堤脚,使外坡坡度达到 1:3;若外坡脚没有滩地,则采取削坡处理,使之达到 1:3;培土时必须对新老土结合面进行清基,3铲除表面浮土、草皮、树根、石块等一些杂物,平均厚度按 0.2m 计。
清基面应修成缓坡,再填筑新土,碾压夯实1) 临王段临王段淮干堤防堤顶宽度 8.0m,外坡 1:3,在堤顶以下 3.0m 处设置内平台,平台宽2.0m,平台以上边坡 1:3 ,平台以下边坡 1:5根据规划要求,临王段与城西湖之间的上格堤堤顶高程维持现有 29.90m 不变,设计堤顶宽度为 6.0m,现有子堤的堤顶宽度普遍不足 6.0m,大部分为 4.5m 左右,子堤的边坡较陡,坡比接近 1:1,很难满足堤坡抗滑稳定要求由于上格堤段的临王侧和西湖侧坡面均住满群众,本次加固工程设计,考虑将临王侧堤坡、堤脚居民住房全部拆迁,城西湖侧堤坡、堤脚居民住房暂时不考虑拆迁城西湖侧堤坡维持现状,设计堤顶高程 29.5m,堤顶宽度不足 6.0m 的堤段,在临王侧加培至 6.0m 宽,设计边坡 1:32)西淝河左堤 西淝河左堤堤身设计标准断面为:堤顶宽 6m,外坡 1:3,堤身高度小于 6.0m 堤段,内坡为 1:3;堤身高度大于 6.0m 堤段,内坡堤顶以下 3m 处设置 2m 宽平台,平台以上边坡 1:3,以下边坡 1:53)黄苏段 退建段淮干堤防(3+500~9+650)堤顶宽度 6m,迎河侧边坡 1:3,背河侧 3m 以下设平台,平台宽 2m,平台以下边坡 1:5,平台以上 1:3。
内外河侧护堤地宽度均为 20m,高程为 20m,护堤地平台以 1:5 接地加固段淮干堤防堤顶宽度 6m,迎河侧边坡 1:3,背河侧 3m 以下设平台,平台宽 2m,平台以下边坡 1:5,平台以上 1:3延伸堤堤顶宽度 4m,若现有堤顶宽度大于 4m,原则上不削弱现有断面,宽度不足4m 的,帮宽至 4m内外边坡均为 1:34)天河封闭堤 根据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计设计[2003]1199 号文件—— 《关于淮干天河封闭堤、许曹段应急除险加固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和水利部淮委——《关于淮干天河封闭堤应急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等批文精神,拟定天河封闭堤淮干黄苏段堤防加固标准断面如下:淮干堤防土堤段堤顶宽 6m,内外坡均为 1:3,背水侧堤顶以下 1.5~2.0m 处为十多米宽的 206 省道针对马城 320m 长浆砌石防洪墙施工标准不高、伸缩缝处止水设施缺损、缺口多、两侧房屋密集、汛期墙体多处漏渗水、平时维护管理和汛期抢堵困难、影响防洪安全等问题,拟拆除重建成钢筋砼防洪墙,同时只保留 2#旱闸,其他缺口通过建防洪墙予以封堵,加上与土堤的衔接长度,新建钢筋砼防洪墙长 340m5)塌荆段 堤顶宽 6m,迎水坡按 1:3,在背水坡 22.25m 高程作一个宽 2m 的戗台,戗台以上堤坡为 1:3,以下为 1:5。
对桩号 0+000~1+088.9 堤顶宽度一般都在 20m 以上的堤段仅整修外边坡1.4.3.2 堤身隐患处理对临王段 0+000~3+767 实施锥探灌对临王段 15+000~16+400 、22+950 ~23+250、24+800~25+300 三段渗水性强、堤后渗透出逸点较高(出逸点高度超过 2.0m)的险段堤防,在堤后增设导渗排水1.4.3.3 黄苏段退堤设计根据规划要求,本次设计拟将黄苏段 3+500~12+000 堤防向后退建,新筑堤防断面:4堤顶高程超设计洪水位 1.5m,即为 25.70m,堤顶宽度 6m,迎河侧边坡 1:3,背水侧 3m 以下设平台,平台宽 2m,平台以下边坡 1:5,平台以上 1:3内外河侧护堤地宽度均为20m,高程为 20.00m,护堤地平台以 1:5 接地为提高新筑堤的抗渗稳定性和两侧堤坡的抗滑稳定性,拟将两侧护堤地填至 20.0m 高程,宽度均为 20m1.4.3.4 天河封闭堤马城防洪墙设计针对马城 320m 长浆砌石防洪墙施工标准不高、伸缩缝处止水设施缺损、缺口多、两侧房屋密集、汛期墙体多处漏渗水、平时维护管理和汛期抢堵困难、影响防洪安全等问题,拟拆除重建成钢筋砼防洪墙,同时只保留 2#旱闸,其他缺口通过建防洪墙予以封堵,加上与土堤的衔接长度,新建钢筋砼防洪墙长 340m。
因防洪墙较短,设计时不考虑洪水比降,根据天河封闭堤北段堤防起讫点设计洪水位,相应防洪墙段设计洪水位采用 23.95m,防洪墙顶设计高程为 25.45m(超高 1.5m) ,防洪墙段地面高程为 23.00m,地面以上墙高 2.45m,防洪墙挡水高度 0.95m考虑到墙内侧保护的是马城镇城区,房屋密集,根据比选,钢筋砼防洪墙采用悬臂式,墙底高程为 21.30m,防洪墙总高 4.15m,立墙厚 0.3~0.5m ,底板厚 0.5m,底板宽 4.6m;为满足防渗要求,在防洪墙底板前后各设 0.5m 深的齿墙防洪墙分缝长度为 20m,分缝处止水采用防100(WB-280× 10) ,沥青麻丝塞缝对防洪墙与土堤衔接段堤坡做浆砌石护砌1.4.3.5 护坡设计外坡护砌类型主要采用干砌块石和混凝土预制护坡、草皮护坡等对能就地取材的堤段(如蚌埠市怀远县的三段堤防)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对临王段迎流顶冲或有回旋流作用的堤段采用混凝土护坡;其它堤段的内坡采用草皮护坡若外坡为硬护坡,原则上每隔2km 左右设置一道踏步各段堤防的干砌石护坡厚度均小于 0.3m,根据常规设计经验,各段干砌块石护坡厚度取 0.3m干砌块石护坡范围从堤脚护至相应堤段设计洪水位以上 1.0m 处,块石下铺碎石垫层 0.1m。
顶部设宽 0.5m,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