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古文学习文章的开头艺术 古人说,好的文章要有“凤头豹尾〞,就是说结尾应斩截有力,开头那么要写得多姿多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漂亮还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开头的重要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呢?其实,文无定法,文章的开头并没有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效劳,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选人中学课本的古文,都是素有定评的名家名篇,它们开头的艺术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一、开门见山,一锤定音梁启超认为,“文章要令人一望而知其宗旨之所在〞因此,他主张“作文最好将要点一起首便提出〞比方李斯的?谏逐客书?,开头便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单刀直入,入手擒题他旗帜鲜明地告诉他的读者——秦王,他的这封信,就是要反对“逐客〞之议而言“逐客〞之“过〞下文或举例或类比或辩驳,都是要证明这一观点又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文章的论证 二、起句发问,激起兴趣起句发问,用“设疑〞的方式引出所言之事以抓住读者,激发其“解疑〞的兴趣,也不失为一种开头艺术。
如选自?吕氏春秋?的?察今?:“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文章以设问开头,以自答的形式指出并不是先王的“法〞不好,而是先王的“法〞缺乏以让后代人取法既“贤〞却又“不可得而为法〞,不能不使人生“疑〞,这样就形成了悬念,能引发人们“解疑〞的兴趣而读完全篇,疑云也便自然消散 三、倾吐心声,袒露胸臆情感,既是写作的原动力,也是文学艺术的源泉文章有情,情生至文〞运用“倾吐感情法〞,开篇就袒露胸臆,倾吐至情,能收到以情感人的效果如林觉民?与妻书?的开头:“意映卿卿如晤:今吾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余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作者“生人作死别〞,忍悲作书,故一开篇便倾吐心声,袒露胸臆至情言语,缠绵凄恻,真是字字血,声声泪,令人感怀,不忍卒读 四、突兀壁立,先声夺人这是指文章的开头文势突兀,雄健有力,高屋建瓴,令人瞩目这种先声夺人的开篇,能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如杜牧的?阿旁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句十二字的开头,短促有力,概括了六国灭亡、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也点明了秦统一天下后的骄奢。
不仅内容丰富、意义深邃,而且简洁有力,气势磅礴,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又如韩愈的?送董邵南序?的开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起得突然、奇特,一开篇就点明了董邵南的去向,而着一“古〞字那么隐示了乐毅、荆轲、高渐离等人,用他们的仁义忠信来反衬当时藩镇图谋不轨的狼子野心 五、引用开篇,精辟警策引用先贤名言开篇,具有权威性,更令人信服如贾谊的?论积贮疏?:“管子曰:‘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廉耻’民缺乏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文章开篇处引用管子的名言立论,正面强调积贮的重要性,精辟警策在此根底上,下文再从反面说明积贮缺乏就不能进展有效统治的道理,正反比照,使观点更鲜明 六、比喻入题,喻巧理至运用比喻开头,文章生动形象,别开生面如?(孟子)二章?的开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文章开篇就用鱼与熊掌的比喻,来说明“生〞与“义〞的关系,从而引出应“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七、开篇记事,款款展开叙事、记叙类文章,多由记事开篇,然后徐徐展开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又如苏东坡?前赤壁赋?的开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