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洋流课件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13MB
约46页
文档ID:588439169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六 洋流课件_第1页
1/46

专题专题六六 洋洋 流流 本专题对应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本专题对应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 表层方向盛行风陆地形状限制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暖流寒流 顺时针逆时针寒暖逆时针暖寒西风漂逆时针顺时针 增温增湿降温减湿寒暖流上升流顺逆加快扩大 1.运用地球上的气压带与风带图、世界洋流模式图及世界运用地球上的气压带与风带图、世界洋流模式图及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分布图归纳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2.掌握理解全球洋流分布规律的方法掌握理解全球洋流分布规律的方法(1)首先掌握“世界洋流模式图”: 在记忆世界各洋流的分布时,可把洋流模式想象成分数式“    ”: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2)依据箭头方向,识别寒、暖流,中低纬大洋环流东寒西暖,中高纬大洋环流则反之3.结合海陆分布情况,联系洋流所流经地区的地名学会记忆洋流的名称 例例1 (2015·浙江卷)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上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完成(1)~(2)题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缩短路程②增加运量③减少货物破损④增强贸易灵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CB 【解析】(1)C  (2)B  第(1)题,图中显示了西南海洋运输线路,与陆路相比,路程明显增加,①错;一般来说,公路较海路灵活,④错;海洋运输运量大,且在海上较陆路少硬性碰撞,能减少货物破损,故②③对第(2)题,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甲处临近赤道,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太小,不易被看到,不能利用北极星定向,A错;乙处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可借助船右后方风作动力,B对;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很难见到河水的暴涨,C错;丁处半岛受离岸风影响,沿岸多沙漠分布,看不到大片的草地,D错 例例2 (2014·安徽卷)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读图,完成(1)~(2)题1)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B (2)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B 【解析】(1)B  (2)B  第(1)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是墨西哥湾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性质为暖流第(2)题,主要考查北大西洋暖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对陆地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洋流两个方面分析该地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该地气候全年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河流流量稳定、水量丰富,无结冰期该地河流含沙量小与当地植被覆盖有关,河流流速缓慢和地形地势有关 例例3 (2013·江苏卷)下面左图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右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2)题1)左图甲处的洋流与右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D  (2)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C【解析】(1)D  (2)C  重点考查洋流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其中洋流对航运的影响只有顺流时才是加大航速的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A.甲B.乙C.丙D.丁C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B.在③④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增加C.在⑤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变大D.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C 【解析】(1)C  (2)C  第(1)题,根据经纬网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丙为秘鲁渔场,其成因为上升补偿流造成的,其它三个为寒暖流交汇形成的,C正确。

第(2)题,⑤为秘鲁寒流,其对沿岸环境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变大,C正确 1.判断南、北半球判断南、北半球(1)根据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60°)确定海区(副热带或副极地海区)第二步:根据洋流方向(顺、逆)第三步:套用海洋表层洋流循环示意图2)根据洋流的性质判定 2.确定季节确定季节(1)根据北印度洋的洋流定风向,风向定季节(2)根据印度洋的赤道逆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 3.寒、暖流的判读方法寒、暖流的判读方法(1)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确定南、北半球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增大,则该海域在北半球,如图甲;如果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逐渐减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乙 (2)根据海水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确定洋流的性质如果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则洋流为暖流;如果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则该洋流为寒流如下图: 例例1 (2015·江苏卷)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下列(1)~(2)题1)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双选)(     )       A.加拿大B.马来西亚C.墨西哥D.阿根廷(2)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双选)(       )ACCD 【解析】(1)AC  (2)CD  第(1)题,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核泄漏物质随北太平洋暖流向东扩散,来到北美洲沿岸主要影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故答案选AC第(2)题,加拿大西海岸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等温线向北凸出,对应选项C墨西哥西海岸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等温线向南凸出,对应选项D故答案选CD 例例2  (2014·四川卷)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请在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    ”,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答案】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线划上添绘“   ”,箭头指向东北;在北纬45°以南的线划上添绘“→”,箭头指向西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由图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N附近洋流位于欧洲西海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其流向应由低纬向高纬流即自南向北流;M附近洋流位于北部非洲西海岸,为加那利寒流,应由高纬向低纬流即自北向南流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读某大洋环流局部模式图,完成(1)~(2)题1)如果该海域完全位于东半球,则下列洋流属于此环流的是(    )A.千岛寒流B.加那利寒流C.拉布拉多寒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D (2)如果a、d两地全年昼夜接近等长,则(    )A.③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C.①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B 【解析】(1)D  (2)B  第(1)题,该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果位于北半球应属于中高纬度地区,盛行风向与北半球不一致,也不可能完全位于东半球,故该洋流系统不可能位于北半球,排除A、B、C;如果位于南半球应属于中低纬度地区,如果完全位于东半球则在南印度洋,故选D。

第(2)题,该洋流为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排除D,a、b两地全年昼夜接近等长,说明接近赤道,③是南赤道暖流,排除A,①洋流是西风漂流,沿途没有陆地,排除C,②洋流按成因属于上升流,有利于营养盐类上泛,促进渔场形成;该洋流按性质属于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促进沙漠的形成,故选B 环境类型影  响气候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了全球热量平衡;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著名渔场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航运造成较大威胁海洋环境 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水污染范 例例1  (2014·江苏卷)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题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     )A.印度西海岸B.澳大利亚西海岸C.非洲东海岸D.越南东海岸A【解析】  7月份,北印度洋洋流在西南风的作用下,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其影响下,油污会漂向印度附近海域。

例例2 (2014·全国新课标Ⅱ卷)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2)题1)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地处赤道附近B.远离大陆C.构造运动强烈D.地形复杂B (2)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显著C 【解析】(1)B  (2)C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受大陆影响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存一些特殊的物种第(2)题,从图中可知,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多阴雨天气,因而气温日较差较小,A项错误;科隆群岛远离大陆,并不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B项错误;科隆群岛受到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降温作用明显,适合耐寒的企鹅生长,C项正确;由图中注记或图例可知,科隆群岛的山峰高1 097米、1 689米,山顶到山麓的气温相差10℃左右,气候垂直差异不显著,D项错误 变式训练变式训练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3)题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D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D(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C 【解析】(1)D  (2)C(3)D  第(1)题,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为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及其附近地区,此处有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起到降温作用,容易形成海雾第(2)题,降水少、气温高和光照强都不利于雾的形成和持续第(3)题,图示地区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例例1 读某大洋局部图,回答(1)~(4)题1)若AB线是30度纬线,且分别位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则丙洋流的名称分别是(      ) A.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B.日本暖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C.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加那利寒流D.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D (2)若AB线是30度纬线,则可能形成著名渔场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若AB线是60度纬线,则此海域位于(     )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4)若AB线是60度纬线,则该海域属于寒流的是(      )A.甲B.乙C.丙D.丁AAC 【错因分析】该题出错主要是因为对大洋环流分布的规律不理解,不能结合具体的大洋进行分析判断。

若AB线的纬度为30°,则图中的大洋环流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说明位于南半球,在太平洋中丙洋流为秘鲁寒流,在大西洋中丙洋流为本格拉寒流,在印度洋中丙洋流为西澳大利亚寒流,丙处因冷海水上泛,饵料丰富,容易形成大渔场,如太平洋中的秘鲁渔场;若AB线的纬度为60°,则图示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该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位于北半球,该环流圈的西侧为寒流,即图中甲为寒流故(1)选D,(2)选C,(3)选A,(4)选A 【纠错心得】根据洋流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洋流的名称及其影响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世界的洋流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圈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圈,南半球因海陆分布缺失了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圈,同时北印度洋形成了季风环流圈,即所谓的“三圈一季环流”如下表所示: 规律成因三圈以中低纬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环流,北顺南逆信风,盛行西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环流,逆时针盛行西风,极地东风40°S附近西风漂流盛行西风一季北印度海洋区季风洋流,冬逆夏顺南亚季风 【纠错体验纠错体验】 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完成(1)~(2)题1)Ⅰ图海域中(    )A.①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B.②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C.③洋流为暖流D.④洋流对沿岸温带荒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B  (2)下列关于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Ⅰ图中A、B两地气候的形成均受到沿岸洋流的影响B.Ⅰ图中A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C.影响Ⅱ图中两岸等水温线位置不同的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Ⅱ图中大气环流左侧近地面气压较高,右侧近地面气压较低A 【解析】(1)B (2)A 第(1)题,①洋流的形成主要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②洋流所经过海区的等温线向南弯曲,③洋流为寒流,④洋流对沿岸热带荒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第(2)题,Ⅰ图中A、B两地气候的形成均受到沿岸洋流的影响,A地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导致Ⅱ图中两岸等水温线位置不同的原因为洋流性质不同;Ⅱ图中大气环流左侧近地面气压较低,右侧近地面气压较高。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