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责任单位任务分解]住建局负责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工作的研究与管理,并牵头做好相关配套终端处理设施 建设,督促相关企业加快热解气化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大件杂物处理及 可回 收垃圾分类处理中心项目建设;负责有害垃圾统一收运工作,负责示范小区易腐垃圾统一 收运工作,负责对各行业主管单位和县垃圾分类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制定生活垃圾分类 考评办法并组织检杳考评2委组织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向全省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带头做好垃圾分类的 号召3委宣传部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垃圾分类宣传方案的制定,组织领导全市垃圾分 类宣传工作负责协调志愿者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在城市公共场所对市民、游客进行垃圾 不落地的劝导、监督;制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工作场所文明行为促进机 制,提升公民垃圾分类文明素养等4编办负责优化机构设置,核准编制使用计划5规划局负责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和大件杂物、可回收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建设的规划、选址;负责 在 建设项目方案审查和批复时,规划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分类收集亭、垃圾桶清洗点、大件 垃圾装修垃圾临时堆放点):负责督促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分类设施。
6发改局配合县住建局、规划局等有关部门编制和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发展规划;按规划做 好项目核准7国资委负责开展国资企业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8教育局负责开展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组织垃圾分类教材的编写,在中小学、幼儿园中 组织垃圾分类进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 用9环保局负责指导有害垃圾处置工作,负责集中处置场所污染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依法 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热解气化焚烧项目等集中处理处置单位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达标排 放情况加强监督10商粮局开展资源再利用工作,合理规划和布局回收网点,完善回收网络体系,借助互联网信息 化 平台,探索先进适用的回收新模式提倡流通环节中包装材料循环使用,探索低附加 值的 可回收物政府补贴制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中型商场超市”有偿使用塑料袋”制 度,鼓 励和推广使用环保“菜篮子、布袋子”,营造良好的资源再生利用氛围11县旅委负责推动A级旅游景区以及星级饭店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指导星级饭店和A级旅游 景区树立绿色经营、绿色消费的新理念:负责组织对全市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相关工 作人员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培训,组织动员星级饭店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逐步取消一次 性用品,加强行业管理,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A级旅游景区评比的内容之一。
12卫计局负责医疗机构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工作;协调开展城乡卫生整洁行动,把生活垃圾分 类 纳入卫生城镇创建考核内容13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督促推进县机关及其所属单位开展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各 相关机关事业单位的日常监管内容,餐厨垃圾实行分类投放利收运14财政局负责垃圾分类的资金保障,保障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保障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奖励 经费、垃圾分类和宣传教育等工作经费、垃圾分类管理办公室的工作经费、垃圾分类 工作 人员和督导员人员经费等序号责任单位任务分解15督考办负责将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列入街道、部门综合考核,并加强日常工作督查16市监局负责督促农贸市场垃圾分类推进工作,负责加强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 所 销售、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加强经营者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做好垃 圾分类投放尤其餐厨垃圾的分类投放工作17水利局做好水面垃圾清理和分类收集管理工作18负责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审核、审批,保障项目建设用地供应19文广新局将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纳入城市文化建设内容,积极开展以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提 倡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文化宣传活动。
20妇联负责发动组织全市妇女及家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1县委负责发动组织引导全市青年及志愿者参与垃圾分类工作22公安局对涉嫌非法偷运有毒有害垃圾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负责城区环卫和垃圾转运车辆、垃 圾 收运车辆沿路停靠收集垃圾、相关车辆挂牌等的协调保障23交通运输局督促公交场站、客运场站等公共场所和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及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教育24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行为的行政执法;25各级党政机关、 各部门按照职能积极配合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协调、宣传和保障工作;负责制定本单位垃圾分类 实施方案,明确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并抓好本单位、主管行业垃圾分类工作落实26各街道办和社区为垃圾分类组织实施主体单位,负责设立垃圾分类管理机构、配备工作人员并明确职责负 责货任范围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宣传发动、人员培训、设施建设等组织实施工作27各社会团体、企 事业单位按照本方案积极配合抓好本单位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 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整理的生活垃圾分 类工作方案,欢迎阅读!【篇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的通知》、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 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建立完善本市垃圾分类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 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垃圾分类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党建引领, 坚持以社区为着力点,按照国家和省、市推进垃圾分类的总 体部署,把垃圾治理全面融入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文明创 建领域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 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努力提高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20**年底前,编制完成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全面启 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 202x 年,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强 制分类全覆盖,每个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 类示范片区到 2022年,琅珊区(规划建成区)实现生活 垃圾分类全覆盖到 2025 年,市区(规划建成区)基本建 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二、主要任务(一)全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1. 明确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根据省城市范围内生活垃圾 分类标准,统一实行生活垃圾四分类:即可回收物、有害垃 圾、厨余垃圾(湿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居住区以 及党政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菜场、 集贸市场、商业综合体、车站等实行四分法,广场、公园、 城市干道、体育场馆等公共区域可根据垃圾产生实际情况实 行除厨余垃圾(湿垃圾)之外的三分法。
2. 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本市居住小区、单 位、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分类收集和存储容器分 类收集容器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按照规定设置居住小区:根据居住小区实际,科学合理设置生活垃圾 分类收集容器,收集容器设置应当符合四类垃圾投放需要 多层、高层住宅小区可根据小区实际,合理设置其他垃圾、 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容器,住宅小区垃圾箱房或垃圾压缩站应 当成组设置四类垃圾收集容器,有条件的可细化设置可回收 物收集容器或配置可回收物打包设备办公和经营场所:应当设置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 器及可回收物收集容器或投放点有食堂或无食堂但集中供 餐的单位,在食品加工及就餐区域应当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容 器单位配置垃圾箱房的,应当成组设置有害垃圾、可回收 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产生餐厨垃圾的,还应当设置餐厨 垃圾收集容器公共场所:道路、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客运站以及 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商业等公共场所应当设置可回收 物及其他类别垃圾“两桶式”收集容器餐厨垃圾产生量较 多的公共场所,应当增加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容落临时大型 活动场所,应当根据活动安排及服务内容,在活动期间设置 分类收集容器3, 稳步拓展强制分类实施范围。
按照“先党政关及公共 机构,后全面覆盖企事业单位”的安排,分步推进生活垃圾 分类市直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琅珊新区、南谯新区、中 新苏滁高新区率先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202x年,居 住区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以区、街镇为单位推行生 活垃圾分类制度各区、管委会至少建立 1个街道垃圾分类 片区坚持整区域推进,2022 年,琅珊区(规划建成区)全 面建成垃圾分类系统2025 年,市区(规划建成区)建成垃 圾分类系统4. 强化分类执法保障逐步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纳入依 法实施轨道相关管理部门要做好分类义务、分类标准、分 类投放管理责任等告知工作,并加强日常督促监管和指导, 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督促整改;开展垃 圾分类执法检查,强化部门联动二)着力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1. 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鼓励居住小区 因地制宜设置定时定点投放点,设定投放时间,制定分类投 放规范等沿街商铺应当按照市容环境责任区制度的要求, 结合环卫作业单位“上门收集”工作,实行定时定点分类交 投各类垃圾2. 深化绿色账户正向激励机制以“自主申领、自助积 分、自由兑换”为方向,开通完善“亭城绿色账户”激励机 制。
拓展绿色账户开通渠道,不断拓展绿色账户覆盖面,力 争到 2025 年,实现绿色账户与垃圾分类同步覆盖完善绿 色账户积分规则,发挥绿色账户在促进分类、可回收物回收 方面的激励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引进第三方参与垃圾 分类的宣传、指导、监督工作完善绿色账户监管模式,提 升绿色账户第三方服务质量探索绿色账户市场化运作方式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渠道募集资源,增强绿色账户 影响力吸引力,提升绿色账户实效3. 加快推进“两网融合:市城市管理执法、商务部门按 照“有分有合,分类分段”的原则,进一步厘清再生资源回 收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居住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与生活垃圾 分类收运体系的“两网融合”推进源头垃圾分类投放点和 再生资源交投点的融合推进标准化菜场、连锁企业、商业 楼宇等企事业单位结合垃圾分类开展“两网融合”工作加 快培育各区可回收物收运服务企业鼓励通过建立二手用品 调剂平台、旧货商店、跳蚤市场等,促进闲置物品的直接再 利用4. 不断完善“大分流”体系坚持“大分流、小分类” 的基本路径,不断完善“大分流”体系加强装修垃圾管理 规范居住小区装修垃圾堆放点设置,引导居民对装修垃圾开 展源头分类及袋装堆放。
搞好大件垃圾收运服务鼓励通过 交换、翻新等措施,实现木质家具等大件垃圾再利用;鼓励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回收利用大件垃圾结合建筑垃圾中转分 拣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大件垃圾破碎拆解体系促进枯枝落 叶的资源化利用,完善枯枝落叶单独收集体系,鼓励绿化养 护企业通过就地粉碎、堆肥等方式做好枯枝落叶的就地资源 化利用完善集贸市场垃圾分流体系,强化集贸市场垃圾的 源头分类,结合垃圾收运及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促进集贸 市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三) 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1. 全面实行分类收运1) 明确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要求分类后的各类生 活垃圾,实行分类收运有害垃圾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管理要求,委托有资质的 单位进行运输处置可采取预约收运或定期收运方式采取 定期收运的,每月至少清运一次可回收物可采取预约或定期协议方式,由经本市商务 部门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收运后,进行再生循环利用 采取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