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生物 科学与探究知识点一: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一、探究的基本过程1.科学探究六大环节(1)提出问题:在观察、调查、阅读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解决问题2)作出假设: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等,经过思考做出尝试性的假设3)制定计划:选择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决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和要求,制定相应计划4)实施计划:使用有关设备和材料进行调查、观察实验;安全地操作,观察和记录结果5)得出结论:分析并处理观察、测量等所得的实验结果,与猜想和假设进行比较,作出解释;收集更多的证据和材料,必要时提出改进措施6)表达交流:书写探究报告,并以适当的形式进行交流2.探究实验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做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3.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首先检查实验过程是否准确无误,如果实验过程完好,则说明做出的假设有误,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做出假设,重新实验4对照实验(1)变量:科学探究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实验过程中通常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探究实验应保持实验变量单一的原则,即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完全相同。
2)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全部相同例2(河南宜阳)“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这句话属于 ( )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解析:假设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分析、归纳,对事物提出的各种尝试性解释而题干中的话就是观察水滴中的动物后经过分析得出的解释 答案:A例2(河南宜阳)“这滴水中的动物可能是草履虫”,这句话属于 ( )A.假设 B.问题 C.结论 D.幻想解析:假设是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分析、归纳,对事物提出的各种尝试性解释而题干中的话就是观察水滴中的动物后经过分析得出的解释 答案:A例3 (2015 新疆)下列有关对照实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不相同B.所有的条件都不相同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均相同D.所有的条件都相同解析: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全部相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答案:C知识点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一、 探究的常用方法1.观察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通过器官和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2.实验法:利用特定的材料和器具,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或验证科学结论3.测量法:利用尺子、秒表、温度计等工具,对确定对象的高度、速度、温度等进行测量,用数据对事物做出 描述4.调查法:为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计划,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实地调查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5.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的常用的办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去图书馆查阅报纸、杂志、相关书籍,可以去拜访有关人士,也可以上网搜索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例1(2012 潍坊)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入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科学家珍妮?古多尔在深人坦桑尼亚国家公园长期从事野生黑猩猩行为特征的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答案:A例2(2011 潍坊)为探究温度与蟋蟀鸣叫之间是否存在联系,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该研究过程主要采用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量法 D.调查法解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题中叙述的某同学将蟋蟀放在以温度为变量的环境中饲喂,并在同一时间段内统计蟋蟀的鸣叫次数,是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的,符合实验法的要求,符合题意. 答案:B例3(2011 山东济宁)为探究阳光对花生种子发芽的影响,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乙两个花盆中种植了花生种子,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一二两处应该分别填什么 ( )花盆阳光温度水甲向阳处20℃充足乙暗室—二A.20℃ 不充足 B.20℃ 充足 C.30℃ 不充足 D.30℃ 充足解析:本题探究阳光对花生种子的发芽影响,所以说实验变量是阳光,本着实验变量单一,其他条件相同的原则,所以除了阳光条件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故答案选B答案:B科学探究与实验专题练习1.设计对照试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B。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C.所有变量都不同 D所有变量都相同2.今年春季西南五省发生世纪大旱,为掌握旱灾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 A模拟实验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观察法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某种环境条件,制订了如下表所示的探究计划:分析上表可知,该兴趣小组准备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A.光照 B. 适量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充足的空气 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某实验小组用盆栽天竺葵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黎明前,将同处一环境中的甲株用黑网罩上,乙株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 B.黎明前,将甲株放在南面阳台,一株放在北面阳台,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比较二者蓝色的深浅 C.黎明前,选取同株天竺葵上的两片叶,甲叶用黑网罩上,乙叶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叶片蓝色的深浅 D.黎明前,选取天竺葵上的一片叶,部分区域双面夹上黑纱布条,其余区域暴露,光照数小时后,用碘蒸气处理,比较两类区域蓝色的深浅5.某研究小组在通山县太平山附近发现一棵有着“植物大熊猫”美称的野生红豆杉(部分影像如右图),树龄360余年。
为掌握该县野生红豆杉分布状况,研究小组继续到其他乡镇进行考察、走访这种生物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B.观察法 C.测量法D.收集和分析资料法6.要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常用的科学方法是A.比较法 B.模拟实验法 C.调查法 D.科学推测7.为了探究光照对绿豆发芽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植绿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表所示)下列对他实验设计所提意见中,正确的是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都应故在暗室中C.两个花盆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 D.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零度花盆阳光温度水①向阳处20 ℃充足②暗室28 ℃不充足8.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2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标签将一定量湿润的肥沃土壤均分为2份,在甲瓶中放入1份,将另一份烘干冷却后放入乙瓶然后在2瓶 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将2个装置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蚯蚓蠕动能力明显减弱的是A.甲 B.乙 C.均明显减弱 D.不确定9.同学们在初中生物课中做过许多实验。
以下是某同学对几个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A.在玉米种子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染成蓝色的是子叶B.在探究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时,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暗处理C.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细胞物像模糊,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进行观察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程序为: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染10.某同学为探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取两个相同的、装有同种等量花园土的花盆分别标号为①和②,在两个花盆中播种数量相等、饱满程度和大小相似的大豆种子,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下表所示)另一同学阅读了其设计方案后,提出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花盆阳光温度水①向阳处20 ℃适宜②暗室28 ℃适宜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 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20℃C.①花盆应在28℃,②花盆应在20℃ 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11.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12.下列关于“校园生物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调查生物可不必太注意草丛和落叶里的小生物,只须注意较大的生物就行B.调查时,全组的同学要集体行动,不要攀爬高处C.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按照某种共同的特征进行简单的分类D.对看上去差别明显的生物,要注意它们相同之处;对相似的生物要注意不同之处13.地球上的生物生生不息,必须不断地分解有机物为自己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要验证黄豆种子呼吸作用产生CO2,必要的实验条件是A.将种子淹没在水中 B.在黑暗处进行实验C.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D.严格控制无氧条件14.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问答:(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 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 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 尽量保持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 ,则 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 15.实验探究法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做了如下实验: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烧杯中溶液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