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俯草书千字文篇一:草书千字文卷 草书千字文卷 元赵孟頫草书千字文卷纸类文物、书画 元代 元赵孟頫书,曾藏清乾隆内府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纸本,手卷103行纵24.1cm,横240.6cm 款署“子昂”钤“赵氏子昂”、“松雪斋”二方卷前后钤“赵”、“大雅”、“松雪斋图书印”三方尾纸柳贯草书长跋鉴藏印记有安岐、载铨、完颜景贤诸印 赵孟頫一生曾以各种书体多次书写《千字文》,草书之作存世不止一件相互对照,此作风貌爽利硬朗,功力纯熟,然点画略显单调,且多硬峭之笔,结字亦少虚和柔润姿致,而多章草体势清人安岐评价:“此书体势圆熟,转折峻峭而兼章草虽宗智永,与往昔所见迥别,乃公之变笔也评者谓文敏天资既高,学力渊深,未有不神而化者,此卷良是 《墨缘汇观》、《石渠宝笈》、《选学斋书画目》等著录 赵孟頫(音fú)(1254—1322年),元代画家、书法家,字子昂,号松雪、水精宫道人,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宗室,14岁时以父荫补真州百户参军,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读学士、荣禄大夫等职,卒赠魏国公,谥文敏他对诗文音律无所不通,书画造诣极为精深,乃元代的画坛领袖其绘画取材广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鸟无不擅长。
他倡导复古,强调“书画同源”,主张师法自然书法钟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赵构以及历代诸家,篆、隶、真、草各臻神妙其绘画、书风和书学主张对当代及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篇二:千古奇文《千字文》 千古奇文《千字文》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内容丰富但由于时代久远,内容已不易 于理解,现依据清人汪啸尹、孙谦益的说法,对《千字文》的内容作一大致介绍 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章 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份; 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份; 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份; 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 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 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的第二部份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及以下四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文中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千字文》的第三部份讲述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首言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部份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旷远绵邈,岩岫杳 《千字文》第四部份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汪啸尹、孙谦益的《千字文释义》认为这部份是讲“君子治家处身之道”,其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显得牵强,所以不加采用《千字文》第三部份讲述上层.,第四部份讲述民间生活,在层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从“治家处身”的角度去理解 《千字文》与“三、百”相比,基本不存在被后人反复修改增补等问题, 因而版本清楚,面貌原始,这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许多方便。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启蒙的识字课本,秦代出现的有《苍颉篇》、《爰历篇》,汉代则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贾鲂的《滂喜篇》、蔡邕的《劝学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国时代有《埤苍》、《广苍》、《始学篇》等等,这些被称为“字书”的作品多数影响不大,只有《急就章》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急就章》虽然是《苍颉篇》之后较突出的小学之书,但由于流传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其权威性到南北朝时已大不如前,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庭诰》、《诂幼》之类,可读性有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千字文》问世了一则《千字文》内容精、文辞美,二则《千字文》是皇室用书,知名度高,所以,《千字文》渐渐地成为《苍颉篇》之后,又一突出的童蒙读物顾炎武说:“读者苦《三苍》之难,便《千文》之易,于是至今为小学家恒用之书《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炼,这些长处是此前读物所缺少的它的长处后来为《三字经》所吸取,为这部优秀童蒙读物的出现提供了借鉴经验,这只要对二者稍加比较就可明白。
《千字文》之后,尤其是宋以后,童蒙读物层出不穷,数目众多,这些作品在通俗性和知识性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各有长处,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文采稍逊,即使像《三字经》这样的作品也存在这一问题,它们都无法与《千字文》的文采相比章太炎曾说《三字经》与《千字文》比较,有两个不足,即“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千字文》在文采上独领蒙学读物风骚,堪称训蒙长诗 在《千字文》的流传过程中,隋唐之际的智永和尚功不可没智永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用30 年的时间,摹写了800 本真草《千字文》分赠浙东各寺庙智永的这一举动,既保存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又使《千字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智永之后,历代书法大师写《千字文》者比比皆是,著名的有怀素、宋徽宗、赵孟頫、文征明等他们的作品流传很广,书体与风格各异,可谓千字千姿,影响也很大,无疑大大促进了《千字文》在民间的传播,大大提高了《千字文》的知名度,而且也为世人留下了这些伟大的艺术瑰宝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现被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许多人不但把它当作一部启蒙教材来读,而且作为学习书法的绝好范本,直到今天,此风依然长盛不衰 唐朝以后,《千字文》这种形式被人们广泛地加以采用和学习,出现了一大批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如唐朝僧人义净编纂了《梵语千字文》,宋人胡寅著有《叙古千字文》,元人夏太和有《性理千字文》;明人卓人月有《千字大人颂》,吕裁之有《吕氏千字文》,清人吴省兰有《恭庆皇上七旬万寿千字文》,太平天国有《御制千字诏》等等。
这些所谓的《千字文》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足见《千字文》影响之大 《千字文》在古代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宋代真宗时,编成了一部4359卷的《道藏》,分装在400 多函中,每一函都按《千字文》的顺序编号,起于“天地玄黄”的“天”字,终于“宫”字,所以人称这部《道藏》为《大宋天宫道藏》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每一间用于考试的号房都用《千字文》来编号《儒林外史》第二回描写了一个屡试不中的周进到省城参观贡院时的情景:“到了龙门下,行主人指道:‘周客人,’进去两边号房门,行主人指道:‘’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里一阵酸酸的 古代一些需要用较大数字编号的项目,多采用《千字文》, 《千字文》作为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在很早就涉洋渡海,传播于世界各地日本不仅有多种版本的《千字文》,而且出现了很多内容各异但都以《千字文》为名的作品1583 年朝鲜出版了以朝语释义注音的《石峰千字文》 1831 年《千字文》被译成英文此后数十年中,相继出现了《千字文》的法文本、拉丁文本、意大利文本《千字文》的影响达到了海外《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
《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 《千字文》实录九百九十四个汉字,重字凡六,以汉语拼音为序列于下: “发”:周发殷汤;盖此身发 “巨”:剑号巨阙;巨野洞庭 “昆”:玉出昆冈;昆池碣石 “戚”:戚谢欢招;亲戚故旧 “云”:云腾致雨;禅主云亭 “资”:资父事君;务资稼穑 因古汉语是繁体字,所以这六个字的繁体写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应该说是有1000种字形 附原文注解: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唐尧、虞舜英明无私,主动把君位禅让给功臣贤人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安抚百姓,讨伐暴君,有周武王姬发和商君成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贤君身坐朝廷,探讨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和大臣共商国事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他们爱抚、体恤老百姓,四方各族人都归附向往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 远远近近都统一在一起,全都心甘情屈服贤君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凤凰在竹林中欢鸣,白马在草场上觅食,国泰民安,处处吉祥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贤君的教化覆盖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恩泽遍及天下百姓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人的身体发肤分属于“四大”,一言一动都要符合“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恭蒙父母亲生养爱护,不可有一丝一毫的毁坏损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女子要思慕那些为人称道的贞妇洁女,男子要效法有德有才的贤人 知过必改 得能莫忘: 知道自己有过错,一定要改正;适合自己干的事,不要放弃。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不要去谈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依仗自己有长处就不思进取 信使可复 器欲难量: 诚实的话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器度要大,让人难以篇三:历代名家作品欣赏 历代名家作品欣赏 近三百年书法名家楹联作品展 上海博物馆藏明清扇面精品展 歷代名人書冊展 扇面书法120幅 书谱集联 碑帖集联 谢鸿轩先生书回文联 谢鸿轩藏名人楹联墨迹选 先秦 甲骨文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 宰丰骨匕记事刻辞 甲骨拓片 钟鼎器皿 散氏盘 戍嗣子鼎 大盂鼎 大克鼎 毛公鼎 攻吴王夫差鉴 战国越王剑铭 栾书缶 宰甫卣 兮甲盘 四祀邲其卣 秦公簋 牆盘 曶鼎 天亡簋 王孙遗者钟 虢季子白盘 陈曼簠 鄂君启铜节 中山王鼎 墨迹 侯马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