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一、试卷结构与特点今年济南市的中考试卷分值匹配秉承传统的 “” 一块三模” 的模式, 及 “ 基础知识与运用”、“” 阅读” “ 写作”三大模块依旧坚持“突出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的原则,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运用、欣赏感悟等五个层次的能力进行了难易不同的考察共 23 道题目,分值较以往没有变化二、分模块进行解析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 15 分共 5 道选择,每题 3 分分别考察 字音、字形、成语运用、语病以及名著文学常识要求学生掌握多音字和易混字形、如“殷红”的“殷”的正确读音;拥有一定的成语积累量并学会运用到何种语境当中;要求学生准确找出病句并改正;要求学生不仅要阅读中国古今名著如《草房子》 ,还要阅读国外名著例如《老人与海》等,增强中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备参考答案:1、D2、A3、C4、D5、B第二模块 阅读+ 古诗默写1、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题目《爱莲说》共三道选择题每题 2 分,考察实词虚词翻译以及对于文段的理解,对于以往来说难易程度相当 (主要考察之、者、焉而等常用词,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其、于、以等 ) 参考答案:6、C7、B8、D2、课外文言文给予注释后阅读更加方便准确,两道选择题各 2 分,考察断句和文段翻译,题型传统,比较容易作答。
最后一道是填空题, 考察对于文言文中的人物语言所表述的道理的总结和理解,把握文言文中心,难度适中 参考答案:9、拙则罢之/不肖则弃置之10、曹操举起三尺长剑,整个军队也不能抵挡1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必因他人在某一方面的缺点而完全否定这个人) 3、诗歌鉴赏两道题 6 分,虽然分值较大,但是问题多是根据古诗中的景物进行填写,赏析题要求 考生对“透”字的分析,主要结合文中内容和具体语境,把握作者情感方向 参考答案:12、石榴开遍、梦觉流莺,于炎炎夏日悠闲旷达(恬然自在)13、透:穿透榴花盛开红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给人一种润润、娇娇的感觉,意 境十足,令人赏心悦目 4、古诗默写首先,论语十则一定要作为重点作为背诵,本次默写第一题就是论语七则里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此次默写顺序以时间年代为系统轴,春秋时期到清朝时期,除却掌握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诗作进行记忆背诵,还要掌握非代表人物的名篇, 《己亥杂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论诗》这几篇都是常见的古诗,难度不大 参考答案:14、(1)其不善者而改之(2)对影成三人 (3)天街小雨润如酥 (4) 烟波江上使人愁 (5)弓如霹雳弦惊(6) 江山代有人才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说明文阅读《呦呦之蒿,中国神药》这篇说明文以诗歌总集《诗经》做引入,由此介绍青蒿素的发明者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 进而提出本片说明对象青蒿素 这篇说明文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相结合, 如引用 《诗经》、《肘后备急方》等中国古代文学医学领域的瑰宝著作,彰显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魅力要求今人在探索科研和成就未来的路上, 要懂得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并予以发扬光大 (青蒿素的发明是参考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的) ;要求人们再学习的同时,也要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青蒿素对于医学的用途) ;要求我们关注热点新闻,对于各个领域的新鲜事件报以求知的心态(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事件) 本篇说明文概括题只有一个,剩余三道是作用题,学生在作答时尽量按照文章所给出的点与方向来作答难度略有下降分值共计 12 分参考答案:15、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16、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17、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18、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内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 “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6、记叙文阅读《心中有间小木屋》这篇记叙文全篇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初冬的夜晚我看见了一个小书屋,当时没有进去让我怀念许久,半年后的一天我再次看见了那家书屋,只不过不似之前那般清新脱俗,别具雅致了,而是带有浓浓的商业化气味,让我为之可惜全文呼吁在社会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虽然我们不能调慢时间,却能够为自己的心田留有一间木屋,一间涤荡心灵、安然闲适的理想家园注重对于人文情怀的关照,注重对人思想的升华,让读书变得更有意义虽然最后“我”记忆里的小书屋不见了,却不能阻断“我”对宁静、高雅情趣的渴求这篇文章有对于现实社会里屈从商业利益而变得庸俗书店的批判, 有对当下社会变得浮华喧嚣的不满, 也有对于温馨高雅的小书屋的期待 同样反映了当下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题型则没有太多变化,赏析题、含义理解题等依然是常考题型 依旧占很大比重 考题较往年变化不大, 难度一般分值 18 分 参考答案:19、柔和温暖,静逸雅致,书屋变了样子,充满了商业气息,作者对原本温馨雅致的书屋在利益洪流的冲击下变得商业的惆怅可惜、失望之情20、(1)柔和而温暖是温和轻柔的意思,在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照射下小屋给人以温暖轻柔的氛围,突出了小屋静逸雅致的特点。
2)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书本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两本书几乎很少有人关注,也很少有人去买以及“我”找到这两本书的困难,表达了作者对弥漫书香的书屋变得商业气息书店的惋惜惆怅之情21、温馨的书屋虽然已经变成了商业性很强的书店,但是那间静逸雅致、充满书香的书屋却在作者心里久久不能忘怀,表现了作者对书屋的喜爱不舍之情22、以回忆的方式写作,抑扬结合,对比衬托,比喻象征等,选择一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第三模块作文(50 )分以“共度好时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 代替,否则扣分; 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 600 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 20 行) 作文分析:其一:由以上条件看来今年的作文依旧是 命题式作文,容易着手,省去带有材料的自命题作文的一些麻烦(比如自选立意) ,命题作文不容易写跑题,所以,考生只需要构思文章结构和选择写作素材,在写作过程中时刻扣题即可其二:文体不限,较之往年限制诗歌文体则有很大改变,但要注意选择自己擅长驾驭的文风,建议首选记叙文,诗歌轻易不去尝试,原因一:因为不论实在课堂还是课下,我们练习的文体大多是记叙文写作,诗歌写作训练鲜有。
原因二:诗歌要求较多,比如字数与行数限制、词的押韵与平仄的搭配等其三: “共度好时光”这个题目范围本身比较宽泛,我们可以从与谁共度好时光去考虑如家人、老师、同学、朋友、陌生人、一花一草、一山一水等写人时需要作者感情真挚,举例得当,语言流畅注重人物叙述时要体现作者对此人此物的情感倾向,以便突出中心也可以另辟蹊径,从好时光的角度出发如(童年、青年、中年、老年)为主要叙述点,因此与谁共度不再重要,珍惜某一段时光才是最重要的,此时文章中心则体现为寸金寸光阴,以怀念过去或者畅想未来为主要方向,由此展开写作其四:文章结构建议分为 5-7 段,且开头结尾各 100 多字,中间可以化为 3-5 段,写事例、书情感任选其一,但要注意字数分配以及主次分明,使文章结构清晰 其五:高分甚至时满分记叙作文,要做到“真”、“善”、“美”三点 (注意:修辞与成语要结合具体语境,不可随便乱用 )“真”无论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都要情感真实,不可太过于天马行空,浮夸造作描写人物心理时,要符合人物形象,从客观角度出发善”则是从亲情、友情、励志、成长、责任等正面的角度出发,起到发人深省、传递正能量的目的,符合社会主流大方向,起到榜样作用。
美” 充分运用 8 大修辞和描写等表达方式使文章增光添彩, 同时利用成语、名人名言、古诗文等素材,会使文章更富美感,用生动优美的语句来打动读者的心,让文章美到极致总体看来,这套试卷较之前难度略有下降,考试题型趋于传统,三大模块虽然考察学生对于课内语文与课外语文知识的掌握,却也外延到生活当中,比如对于中外名著的阅读范围要求更广“;让知识走出书本,回报社会;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弘扬海外;让自己的心灵留有一方可供读书的净土;共度美好时光等等,都是在向生活回归、向人类本身回归.偏向人文关怀,是这套试卷的主要特点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2016 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一、(15 分)第一模块 基础知识 15 分共 5 道选择,每题 3 分分别考察 字音、字形、成语运用、语病以及名著文学常识要求学生掌握多音字和易混字形......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一、(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殷红(yīn) 庇护(bì) 青睐(lài) 所向披靡(mǐ) ....B.酝酿(niàng) 模样(mó) 慰藉(jiâ) 锲而......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济南市2014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语文试题详解(本试卷共23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讪笑(shàn) 陨......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政治试题201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政治试题21.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意见》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定稿]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一、(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殷红(yīn) 庇护(bì) 青睐(lài) 所向披靡(mǐ) ....B.酝酿(niàng) 模样(mó) 慰藉(jiâ) 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