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接触网的注意参数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8.18KB
约5页
文档ID:292017998
接触网的注意参数_第1页
1/5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接触网的注意参数 接触网的留神参数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在实际的应用中时,需要结合行车速度、行车界限等多方面的留神一些参数,这些的留神参数有导高、侧面限界、拉出值、布局高度、跨距等 导高 导高是指接触线悬挂点高度的简称,是接触线无弛度时定位点出(或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一般用H表示 接触线的最高高度,是根据受电弓的最大工作高度确定的我国电力机车TGS型受电弓的工作高度为5183~6683mm,考虑到接触线可能展现负弛度及保证受电弓接触线工作压力的需要,接触线距轨面的最高高度不应大于6500mm 接触线的最低高度确实定,是考虑了带电体对接地体之间的空气绝缘距离及通过超限货物的要求接触线高度的允许施工偏差为±30mm对于行车速度在160km/h~200km/h时,对施工误差要求更加严格;定位点两侧低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等高,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的高度的施工偏差为±10mm,但不得展现“V”字形;两相邻悬挂点等高相对差不得大于20mm;同一跨距内相邻吊弦处的导高差应符合设计预留弛度的要求,施工偏差不得大于5mm。

最低点高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1)站场和区间(含隧道)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宜取一致,其最低高度不应小于5700mm;编组站、区段站等配有调车组的线、站,正常处境下不小于6200mm,确有困难时不应小于5700mm (2)既有隧道内(包括按规定降低高度的隧道口外及跨线建筑物范围内)正常处境下不应小于5700mm;困难处境下不应小于5650mm,特殊处境下不应小于5330mm 开双层集装箱列车的线路,接触线距轨面的最低高度应根据双层集装箱的高度和绝缘距离确定一般采用6450mm导高对于客运专线,应为不存在超限货物列车通过问题,为了提高接触悬挂稳定性,导高较低,一般采用5000~5500mm 侧面限界 支柱侧面限界是指轨平面处,支柱内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沿铁路架设的,接触网支柱的安装务必符合《技规》的要求为了确保行车安好,要求接触网支柱及其电气装置的建筑不得侵入《技规》规定的铁路建筑限界为了安好起见,支柱侧面限界的设计值比建筑限界规定值要大,详见表1 表1 支柱侧面限界选用表(单位:m) 曲线半径(m) 曲线外侧限界(m) 曲线内侧限界(m) 200 2.850 3.10 300~599 2.70 3.10 600~1000 2.60 2.80 >1000 2.60 2.70 ∞ 2.50 — 在直线区段,支柱侧面限界在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正线或站线务必大于2440mm;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譬如机车走形线)务必大于2150mm。

曲线区段,受外轨超高的影响,上述距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便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的规定加宽 采用大型机械化养护的路基路段,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应得志大型机械作业的需要;不应小于3000mm 牵出线处支柱侧面限界一般不应小于3500mm,困难处境下不应小于3100mm 站场上的软横跨支柱其侧面限界一般为3.0m,根本站台上的软横跨柱为5.0m软横跨支柱的侧面限界较大的理由是为了照管车站的美观一级客流行人的便当中间站台上支柱内缘距站台边缘应有不小于1500mm的轻型车通道 桥墩台上处,支柱内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设置条件受桥墩台的制约,一般按如表2选用 表2 桥墩台上支柱侧面限界选用表(单位:m) 线路条件 曲线半径(m) 侧面限界(m) 曲线外侧 250~1500 2.90 >1500 2.70 250~1500 3.00 曲线内侧 >1500 2.90 2000~4000 2.80 同时为了保证电气化区段超限货物运输和行车安好,保证接触网与线路的相对位置,供电会同工务部门在接触网支柱内侧或隧道边墙的一侧划一红横线,红横线上面标注轨面至接触网接触线的高度即导高,红横线下面标注接触网支柱内侧或隧道边墙至线路中心的距离即侧面限界。

红横线的高程是钢轨顶面的设计标高 此红横线其作用是限制轨面标高和侧面限界不超过规定,是确定轨面、接触 网接触线、隧道边墙及接触网支柱内侧面相对位置的依据红线一经画好,即为线路和接触网检修时应共同遵守的标准,实际轨面标高与红线高程之差在任何处境下不得大于30mm如需重新划表务必经上级部门批准 布局高度 链形悬挂的布局高度是指接触网悬挂点处承力索和接触线的铅锤距离,有符号h表示 要确定一个技术、经济都合理的布局高度,一般应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 (1)最短吊弦长度不要过小,在极限温度时,其顺线路方向于垂直方向的偏移角不超过30°; (2)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裁减支柱高度; (3)选择适当的悬挂类型,全补偿比半补偿要求较低的布局高度; (4)考虑适当的调整范围,如起道的影响; (5)便于调整和修理 设计中所指的布局高度是指接触线无弛度时,在悬挂点处承力索至接触线的垂直距离,一般取1100~1700mm,目前多采用1400mm,高速电气化铁道中,为了改善定位点接触线弹性,布局高度一般取值较1400mm大可由(式1)表示: H = Fo + C min (式1) 式中 h——布局高度(mm); Fo——接触线无弛度时承力索弛度(mm); C min——最短吊弦长度(mm); 由(式1)可知,布局高度与承力索的弛度有关。

在已知Fo时,就可以确定布局高度h最小的布局高度务必得志最短吊弦(一般不小于500mm)在最高温度时,其顺线路方向的偏角不超过30°(全补偿链形悬挂不超过20°)最短吊弦的计算是以选择最长的锚段为依据的,在得志上述条件的处境下,布局高度的取值以偏大为好 隧道内的布局高度一般为450~550mm,不得低于300mm布局高度过小,会在吊弦处形成硬点,甚至在受电弓通过时,在跨中使接触线与承力索相碰撞同时,布局高度偏低, 欲改善悬性工作状态,必然会增加滑动吊弦的使用数量因此,在条件许可时,增大布局高度会相应的改善悬挂的运营条件 — 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