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美图文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精美图文版)第一章 心理健康——幸福你我他 第二章 在适应中成长——学会适应 第三章 奏响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学会学习 第四章 沟通无极限——学会交往 第五章 我的情绪我做主——学会管理情绪 第六章 塑造完美自我——发展健全人格 第七章 叫我如何不想他(她)——解读爱情 第八章 与危机共舞——应对危机第一章 心理健康——幸福你我他 专题导论 思考题 教学课件 专题内容 案例分析 讨论题 互动教学 参考书目 自测题专题导论: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章作为总论,围绕着心理健康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来展开的第一 部分“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心理健康”主要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内涵;第二部分“心 理健康: 人生发展的基石”讨论了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发展的 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成长并快乐着”则集中呈现了本节的脉络,综合介 绍了大学生活的各个主题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到什么是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2.学会保持和维护阳光心态的技能; 3.养成积极地发展自我,用阳光心态去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3 个课时(一)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人生发展的基石(三)心理健康教育:成长并快乐着 重难点分析重难点分析:(一)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内涵(重点和难点)(二)心理健康:人生发展的基石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重点)(三)心理健康教育:成长并快乐着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重点)思考题1 1、谈谈你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谈谈你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标准的看法 2 2、谈谈你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谈谈你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 3 3、观察一下你周围的同学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观察一下你周围的同学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存在哪些误区?4 4、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和整个学习过程,谈谈心理健康与幸福、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和整个学习过程,谈谈心理健康与幸福人生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人生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5 5、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6 6、什么是良好的社会适应?、什么是良好的社会适应? 7 7、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如何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8 8、大学生该如何面对自身的、大学生该如何面对自身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教学课件专题内容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
如果我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 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们的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 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 ————拿破仑拿破仑··希尔希尔 在一间病房里有两个身患绝症的病人,一个在靠近窗户的床位,另一个则远离窗户 因为两个人都不能动弹,只能躺在病床上忍受病痛的折磨靠近窗子的病人就每天向另外 一个病人讲述他看到的窗外的景色,旭日东升,温暖和煦的朝阳撒满大地,美丽绚烂;可 爱的蜜蜂在临近的花丛里欢快地跳舞,辛勤地劳动,自由自在;月亮害羞地露出半张笑脸 与满天闪烁星星将黑夜照亮每次的讲述,都可以看到他眼里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远离窗户的病人也被他所描述的画卷深深的吸引他们在此刻忘记病痛的折磨,心中无比 的温暖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去了几个月,靠近窗子的病人因为病情加重在一天夜里平静 地离开了他的病友搬到了靠近窗子的床位,他这才发现根本没有美丽的景色,只有一堵 高高的、冷冰冰的墙,根本就没有他所向往的美丽景色原来这个阳光般的画卷只是一个 美丽的谎言。
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当你身陷绝望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心存希望,不轻言放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呢?当你身陷绝望的时候,你是否还能心存希望,不轻言放 弃呢?弃呢?阳光是世界上最纯粹、最美好的东西它驱除阴暗,照耀四方,让人心旷神怡;它沐 浴万物,让世界充满向上和成长的力量;它坦荡无私,播撒着快乐与幸福的光芒阳光就 是快乐,阳光就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而使得生命快乐的途径有两条:第 一,发现使你快乐的时光,增加它;第二,发现使你不快乐的时光减少它阳光心态的人 不是没有黑暗和悲伤的时刻,只是他们追寻阳光的心灵不会轻易地被黑暗与悲伤遮盖罢了 正如上面的故事所讲到的,靠窗的病人可以说是陷入了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他却 能在这样的困境中继续寻找阳光,在这种阳光心态下,即使窗外的风景只有一堵光秃的墙 壁,而他却也能把这堵墙壁想象成美丽的画卷,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把快乐传 递给了病友,用阳光去温暖和感染别人 阳光心态是一种健康、积极、进取、充满关爱的心态积极的心态创造生活,消极的 心态毁灭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可能无法左右或影响外部环境的变迁,唯一可以做 到的,就是可以在晴空万里的日子享受阳光,在阴云密布的日子里心中仍然充满灿烂的阳 光。
推荐阅读:推荐阅读: 培养积极心态心情郁闷时,可以看漫画或幽默小说 决定成功的十种积极心态 保持积极心态 把握幸福人生积极人生的特点及三个方向 讲座视频:讲座视频: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 大学生心理特点与保健大学生心理特点与保健 常见的心身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 异常心理的产生和预防异常心理的产生和预防 一、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心理健康一、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一)心理健康 实际上,追求阳光心态的生存意境就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心理健康,还要从什么是健康谈起祝您身体健康!”,这是人们常用的祝 福语,可见健康之重要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人生第一财富 过去人们一般只从生理的角度来理解健康,认为“无病无灾,身体棒棒,就是健康” 其实,健康的科学含义远远超出了人们的一般理解早在 1948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就对健康做了这样的定义:健康就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 仅是没有疾病与虚弱1989 年,该组织再次把健康定义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 由此看来,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
健康观的这—转变是一个飞跃改变了人们,特别是医学界长期存在的只重视健康的 躯体方面,而忽视了健康的心理、社会方面的片面观点这种片面的健康观念为害甚大 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在医疗工作中只管治疗躯体疾病而不顾心理疾病给病人带来心灵上 的痛苦和引起的社会后果;只重视药物和物理治疗,而忽视心理治疗和社会治疗在疾病 康复过程中,只注意躯体康复而忽视心理康复在预防医学中,只重视生理卫生而不关心 心理卫生医药院校的课程几乎全是有关躯体保健的内容,培养出来的医药卫生人才对心 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 这些年来在医学界广泛讨论医学模式的转变,批判陈旧的生物医学模式(即只从生物学 角度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宣讲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 方面去认识疾病和健康的规律,对上述片面的健康观念有所触动但还不能说已经有了根本 的转变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许多躯体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人的平均寿命延长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不只是希望活得长久, 而更重要的是生活福愉快一些 1946 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指出,心理健康为: 1. 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2. 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3. 有幸福感 4.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的生活 对于心理健康的实质与机制,不同学者有不同理解,人们通常根据人的心理过程与个 性特征是否符合大多数人的常态来衡量的。
具体说,有以下特征: 智力正常 即具有中等水平以上的智商,也就是具有正常的感知、记忆和思维能力如果产生幻 听、幻觉和幻视,或丧失正常记忆力,或思维混乱,就属于心理不健康 稳定适中的情绪和情感 心理健康的人往往具有积极、乐观、稳定的情绪,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但月有阴 晴圆缺,人有喜怒哀乐即便是情绪健康的人也会有悲伤、忧愁、烦恼与愤怒,只是他们 发泄有度并能及时调节和控制,可以做到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相反,如果 长时间情绪兴奋、激动、抑郁、忧伤,无法自控,都属于不健康的表现 意志健全 即对行动目标有清楚的认识,并能有意识地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以及不断调节自 己的行为去适应环境 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即能一分为二地对待自己,在对自我的认识、评价、监督与控制等方面都较客观一 味地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或怨天尤人、自暴自弃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情感互动并非单纯指朋友多、人缘好,而是指能从各种人际 关系中得到思想的长进和温暖、友情、爱的体验,从而对生活充满信心 拥有幸福感,过有效的生活 即生活有目标、热爱生活、勇于进取、乐于助人,就会觉得生活有意义、有方向,更 能感受到幸福。
如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或经常内疚和有一种负罪感,就不是健康的心 理了要知道,人并非快乐与幸福的被动感受者,而是快乐与幸福的主动创造者!音乐欣赏:音乐欣赏: 明月千里寄相思明月千里寄相思( (古筝古筝) )美国乡村音乐美国乡村音乐 - - countrycountry roadroad taketake meme homehome阳光总在风雨后阳光总在风雨后更多音乐更多音乐...... 《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在一个条目的释文中指出,心理健康的人多能符合下 列各点:1、乐于工作,且能将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能从工作中获得满足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与人交往其对人的态度常是正面的态度(如喜 悦、尊敬等)多于反面的态度(如敌视、怀疑、畏惧、憎恨等)3、对本身有相当的了解,并具有悦纳自己的态度愿意努力发展其身心潜能,但对于 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接受.而不以为羞4、和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并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对生活中的各项问题,能用切实 有效的方法谋求解决,而不企图逃避上述标准自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同样,健康 的人的行为也并非时时都符合上述标准,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也会出现失常反应。
1、充分的适应力;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3、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学习的能力;7、能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当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满足上述标准,以提供参考,但多数人未必全部符合推荐阅读:推荐阅读: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健康心理的“营养素“什么是良好的社会适应? SCLSCL——9090 症状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上面列出了一些不同学者所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你更倾向哪一种观点,你上面列出了一些不同学者所定的心理健康标准,你更倾向哪一种观点,你还有什么看法?大家可以到还有什么看法?大家可以到论坛论坛上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上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是与他的幸福感密切相关的,心理越健康的人, 越容易感到幸福你是一个容易感到幸福的人吗?请做下面的小测试吧! 下面给出了一些关于生活感受的问题,请你仔细阅读,并回顾自己的生活,根据个人 的真实感受做出回答如果相符,就回答“是”;不相符合,就回答“否”;难以确定, 就回答“不能确定”。
1、与你所认识的大多数人相比,你觉得你的生活是比较好吗? ( ) 2、你认为你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吗?( ) 3、你相信明天会更好吗?( ) 4、大多数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