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校版专题一 学科技能素养 微专题1.5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2MB
约13页
文档ID:493796684
精校版专题一 学科技能素养 微专题1.5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1/13

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微专题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知识精析】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1)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2)递增规律:①一般状况(以北半球为例):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②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状况:节气图示昼夜的主要特点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3)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变化幅度越小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3.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直射点位置日出方位日落方位昼夜长短北半球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西北(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正东(6时日出)正西(18时日落)昼夜等长南半球东南(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西南(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4.昼夜长短的计算(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①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②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30°N的昼长等于30°S的夜长,如右图规律总结】1.昼长随时间的变化线示意图(1)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等长2)赤道到北极圈之间,北半球春分日后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长),夏至日时昼最长夜最短,之后昼渐短夜渐长(昼长>夜长),秋分日后昼渐短夜渐长(夜长>昼长),冬至日时昼最短夜最长,之后昼渐长夜渐短(夜长>昼长),春、秋分日时昼夜等长南半球昼夜长短周年变化规律可参照此图进行推理3)北极圈上,夏至日时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昼,冬至日时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夜4)南极圈以内地区,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出现极昼,夏至日前后出现极夜2.昼长随纬度的变化线示意图由图可知,若甲地和乙地纬度数相同,并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则甲地的昼长等于乙地的夜长,因此可以根据这种对称性来计算某一纬度的昼(夜)长。

如北纬40°地区的昼长是14小时,那么南纬40°地区的夜长是14小时3.同一经线日出时刻随纬度变化图图中横坐标为日出时刻,纵坐标为纬度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赤道上6时日出,昼长为12小时;随纬度升高日出时间越来越早,表明昼长越来越长,则北半球为夏半年;日出时刻为0:00意味着该纬度出现极昼现象,若该纬度为66°34′,则表明此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图中纬度为南半球则相反二、正午太阳高度(一)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空间变化规律(1)文字描述: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2)图形描述(3)特别说明①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②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季节变化规律(1)文字描述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6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12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12月22日前后达最大值,6月22日前后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一年有两次最大值(太阳直射时最大),一次最小值(南半球出现在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出现在12月22日前后)赤道地区一年有两次最大值(春分、秋分)、两次最小值(夏至、冬至)(2)图形描述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1)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到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

2)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3)极圈以内地区: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到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点纬度差说明:“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40°-10°)=60°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三、不同纬度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1)北极点(图甲)和南极点(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则太阳东升西落因南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北“逆”南“顺”,则太阳视运动也相反,北“顺”南“逆”①春秋分日,南北极点太阳高度为0°,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上,北极点看逆时针、南极点看顺时针运动②北极点夏至日、南极点冬至日,太阳整日不落,地平高度均为23°26′,视运动方向北“顺”、南“逆”。

2)北极圈(图甲)和南极圈(图乙)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北“顺”南“逆”①春秋分日,南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23°26′,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②夏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③冬至日,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0°,极夜;而南极圈上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3)北回归线(图甲)和南回归线(图乙)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南北半球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反①春秋分日,南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太阳正东升起,正西落下②夏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③冬至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南北回归线上太阳均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4)赤道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①春秋分日时,太阳从正东升起,从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1=90°;②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升起,从西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2=66°34′;③冬至日时,太阳从东南升起,从西南落下,正午太阳高度H3=66°34′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7·河南实验检测)3月21日,我国某地某同学于北京时间9时测得太阳高度为20°,北京时间10时测得太阳高度为30°,据此完成1~2题。

1. 该地这天(3月21日)最大太阳高度为(  )A.30°         B.50°C.60° D.902.该地所处的经纬度是(  )A.30°N,105°E B.40°N,105°EC.30°N,135°E D.40°N,135°E(2017·泰安高三检测)下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校在操场积雪融化期间,测得的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旗杆影子方向和长度(图中时间均为地方时)读图,完成3~4题3.与图示测量日期最接近的是(  )A.12月22日 B.6月22日C.3月21日 D.9月23日4.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3.C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日日影时间为6点到18点,说明其6点日出,18点日落,为春秋分由题干知处于东北地区积雪融化期间,则推断为春分4.B 上述测量结束后一个月内,即从春分日向后推一个月,东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所以旗杆正午的影长将逐渐变短2017·课标卷III)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据此完成5~6题5.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A. 甲乙丙丁 B.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6.当天可能是( )A.4月28日 B.6月28日C.9月2日 D.11月2日(2017·天津卷)我国A市某中学(左图为校园局部平面图,右图为二十四节气)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10:00)看到日出结合图文材料,回答7~8题7.A市位于天津市(39°N,117°E)的(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8.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A.惊蛰到立夏    B.立夏到小暑C.白露到立冬        D.立冬到小寒8.A 结合图示方向和材料,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即由东北逐渐移向东南,说明日落太阳方位由西南方向西北方移动。

根据一年中太阳的日落方位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全年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春秋分时,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地的日落方位由西南移向正西,再移向西北,说明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北移到赤道,再北移到北半球;结合选项可知,惊蛰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春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立夏时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因此这段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故本题选A2017·江西联考)专家研究发现,英国巨石阵是一处古人天文观测遗址,在特定日期站在阵内的人可以看到日出、日落透过巨石缝隙的光线左图为巨石阵景观图,右图为巨石阵不同日期太阳光线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中①、②、③、④ 所示太阳光线中,代表夏至日日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若⑤代表某日日落的太阳光线,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  )A.6月12日   B.1月2日   C.7月12日   D.7月2日9.A 该地位于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日出正东方向,日落正西方向,冬至日太阳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夏至日太阳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结合图示,可以得出A正确。

10.D 若⑤代表某日日落的太阳光线,20天后的X日看到相同方位的日落,则X日可能是7月2日,所以D正确2017·郑州模拟)读某日①—④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完成11~12题11.图示四地中,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