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耳针法及其应用1v电子教案

youn****32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09KB
约34页
文档ID:239549734
耳针法及其应用1v电子教案_第1页
1/3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耳针法及其应用n郑莉萍目录n概述n耳针法应用n耳穴压豆概述1、耳廓1、耳廓耳廓的血管耳前:颞浅动脉分出的上、中、下三支耳后:耳后动脉支出的上、中、下三支耳廓背面下1/3部分:枕动脉吻合支前后互相穿通1、耳廓耳廓的神经n躯体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枕大神经n脑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副神经n交感神经n各类神经分支相互重叠、吻合,交织网状的神经丛 1、耳廓耳廓与经络脏腑的关系灵枢经脉:手阳明别络入耳中;足阳明经上耳前;手太阴入耳中,出耳前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气逆则耳聋不聪”“肺气虚则少气是以耳聋”2、耳穴n耳部的“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泡、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n防治疾病的刺激点2、耳穴n耳穴分布2、耳穴耳穴探查方法n直接观察法n电阻测定法n按压法2、耳穴交感: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2、耳穴神门: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主治: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等。

神门2、耳穴肾上腺: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主治:低血压、感冒、风湿性关节炎肾上腺2、耳穴皮质下: 对耳屏内侧面主治:神经衰弱、假性近视、高血压病、腹泻、痛症皮质下2、耳穴耳尖: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取穴时,将耳郭向前对折,在上部尖端处取之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耳尖2、耳穴内分泌: 耳甲腔的前下,在耳屏屏间切迹内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内分泌2、耳穴心:耳甲腔正中凹陷处肺:耳甲腔中央周围处脾:耳甲腔的后上方胃:耳轮脚消失处大肠:耳轮脚上方前1/3处肝:耳甲艇的后下部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心肾肺肝脾胃大肠3、耳针法n耳针法是通过对耳郭特定区域(即耳穴)的观察和刺激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在针灸医学的各种刺灸方法中,耳针是较为独特的疗法n耳针法有自己的刺激区,具有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四位一体的优点二、耳针法应用适应症:n多种疼痛: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腿痛等;n多种炎症:如结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中耳炎、风湿性关节炎等;n各种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n功能紊乱性疾病:心律不齐、高血压、神经衰弱;n其他:戒烟、减肥以及治疗美容性皮肤病。

n预防:感冒、晕车、晕船二、耳针法应用禁忌症:n1严重心脏病者不宜采用,更不宜强刺激n2严重器质性疾病及伴严重贫血者不宜采用n3外耳有明显炎症或病变,如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不宜采用n4.妊娠妇女、有习惯性流产史者宜慎用二、耳针法应用配穴方法:n按脏腑辨证配穴n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n按相应部位配穴n按临床经验配穴二、耳针法应用操作方法:n毫针法n电针法n水针法n梅花针法n埋针法n放血法n耳灸法n光针法n耳穴压豆法三、耳穴埋豆定义:通过选用质硬而光滑的小粒种子、磁珠或药丸等贴压耳穴、刺激耳穴,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从而达到调节神经平衡、镇静止痛、脱敏止痒等治疗疾病的目的耳穴埋豆 操作前准备患者准备:1、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对疼痛的敏感度、饥饱状况,有无禁忌症等;2、了解患者的意识、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3、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同意和配合;4、患者取安全舒适体位,检查耳部皮肤;耳穴埋豆 操作前准备护士准备:1、操作者仪表整洁,洗手;2、用物准备齐备:3、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耳穴埋豆 操作步骤核对评估选穴清洁探穴消毒贴豆按压宣教耳穴埋豆 注意事项n操作前认真评估患者饥饱情况,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状态下不宜立即进行,操作前应适当休息;n对身体虚弱、气血亏虚的患者刺激手法不宜过强,并尽量选择卧位;n药豆应选用光滑质硬的种子,不要选有尖角或不光滑的,避免按压划破皮肤,种子发霉不能使用;耳穴埋豆 注意事项n一般耳穴压豆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夏天出汗多,贴压时间不宜过长,建议3天更换一次;n嘱咐患者自我按压已贴的耳穴,至少每天3次,每次30下(每次按压时间不超过1分钟),以耳部感觉酸麻胀或发热感为宜;n注意防水,若胶布脱落或出现瘙痒、疼痛及时就医。

耳穴埋豆 注意事项n一般耳穴压豆每次贴压后保持3-7天;夏天出汗多,贴压时间不宜过长,建议3天更换一次;n嘱咐患者自我按压已贴的耳穴,至少每天3次,每次30下(每次按压时间不超过1分钟),以耳部感觉酸麻胀或发热感为宜;n注意防水,若胶布脱落或出现瘙痒、疼痛及时就医耳穴埋豆 常见不良放应及处理n胶布过敏反应:表现为贴胶布的部位发红、发痒处理:缩短贴压时间,更换穴位,用黏合纸代替,严重者立即揭除;n感染:表现:局部红肿痒痛甚至溃烂处理:立即揭除胶布和耳豆,消毒;严重者及时就医;耳穴埋豆 常见不良放应及处理n磁珠过敏表现:局部灼热、刺痒甚至头晕、恶心、乏力等处理:立即揭除耳豆,严重者及时就医;n疼痛:治疗初期耳穴周围可能有微痛,部分患者甚至影响睡眠,一般适应几天后会缓解,无需处理;.目的: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相关研究n罗马尼亚Biancedonose报道耳针治疗100例由面颊部和耳鼻喉咽部疾病引起的头痛,其中80%的头痛获得缓解,20%有所改善;n印度J.K.Chandnani报道了用耳针治疗肥胖病100多例,10次治疗后体重下降2-3kg,30次治疗后80%的患者体重下降6-10kg,20%体重不降。

n印度snbhaondaeal报道129例小儿外科术后耳穴埋针与止痛药相比,耳针作用更好n加拿大一报道电针刺激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可戒掉烟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