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8.67KB
约5页
文档ID:491275097
2022年秋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单元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_第1页
1/5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之所以能够成就      的文名,也得益于欧阳修这位伯乐苏洵27岁才开始发愤为学,后进军科场,却连连落榜性格倔强的他,干脆把自己以前写的文章,      ,然后闭门谢客,埋头读书,经过数年      ,终于文章大进,下笔千言据记载,宋仁宗嘉祐元年,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文章为“敲门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这位文坛宿将的举荐张方平谦虚地说,文章方面,我      ,此事非欧阳修莫属张方平写了一封推荐信,让苏氏父子去京城拜访翰林学士欧阳修其实,在政治上,欧阳修与张方平曾因主张不同而交怨,(      ),反而击节道:“后来文章当在此!”立即向宋仁宗上《荐布衣苏洵状》,在皇帝和士大夫间极力推誉,苏洵从此名动京师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炙手可热  付之一炬  考验  微不足道B.如日中天 付之一炬 磨砺 人微言轻C.如日中天 付之东流 考验 人微言轻D.炙手可热 付之东流 磨砺 微不足道答案:B解析: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处在正午时刻,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付之一炬:给它一把火,全部烧毁付之东流:把东西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坚定、忠诚或正确等)磨砺:摩擦使锐利,比喻磨炼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人微言轻:人的地位低,言论主张不受他人重视根据语境和词语意思,应选B项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但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不但没有因为他是政敌的推荐而稍有怠慢B.不但没有因为他是政敌的推荐而稍有怠慢,当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C.但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并没有因为他是政敌的推荐而稍有怠慢D.并没有因为他是政敌的推荐而稍有怠慢,当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答案:A解析:先读文章,再欣赏,所以“欧阳修读了苏洵的文章后”应该在前从“反而”可以看出是递进关系,关联词应该是“不但”当……后”淹没主语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文章为“敲门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得到这位文坛宿将的举荐B.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以文章为“敲门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这位文坛宿将的举荐C.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以文章为“敲门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希望得到这位文坛宿将的举荐D.48岁的苏洵携苏轼、苏辙兄弟,以文章为“敲门砖”,拜访了益州知州张方平,得到这位文坛宿将的举荐答案:C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文章为‘敲门砖’”缺少介词“以”,二是“希望”后面缺少动词“得到”。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①                    ,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②                    ,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③                    ,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参考答案:①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 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 ③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解析:第①处,根据上下文可知,“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中改善的对象应为“记忆力”,结合前面“即使进入老年阶段”,可确定填入语句应与老年人的记忆力情况有关;第②处,由横线前后的语句可知,“这两组人”应指上文所说的“30名被试人员”;第③处,结合横线后“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分析,“而”表转折,可推断内容上应与之相对,也就是“有氧运动组的成绩”相对较好。

5.(核心素养题)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为中心论点,要求运用历史事实论据加以论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手法,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文字参考答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汉武帝抗击匈奴,施行推恩令,削弱诸王势力使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迎来了大汉朝的强盛;唐太宗李世民励精图治,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为国事忧劳,历史出现了“贞观之治”这些都说明为国事忧劳,为社稷忧劳就会赢得百姓的拥护,迎来国家的强盛局面相反,秦始皇在励精图治统一天下后,不再为国事忧劳,沉溺于游玩享乐,大修陵墓、宫殿终于引起了民众的愤怒,民众不断反抗秦的暴政,最终秦二世而亡南唐后主李煜沉溺于歌舞词曲,不为国家社稷操劳,不体谅民情,最终沦为亡国之主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贪图享乐最终只会导致亡国杀身的下场解析:解答时,要注意用历史事实作论据的要求,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泷冈①阡表②欧阳修呜呼!惟我皇考崇公,卜吉于泷冈之六十年,其子修始克表于其阡非敢缓也,盖有待也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邪!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邪呜呼!其心厚于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先公少孤力学咸平三年进士及第。

为道州判官,泗、绵二州推官,又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泷冈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枢密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修表有删节)注①泷(shuāng)冈:地名在今江西省永丰县沙溪镇南之凤凰山②阡(qiān)表:墓碑阡,墓道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B.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C.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D.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答案:D解析:“不幸”作“修”的谓语,应在“不幸”后面断开自誓”作“守节”后置的状语,应在“自誓”后面断开,故选D项。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考,指欧阳修亡父;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汉代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称其母为太夫人B.戌,地支的第十位,可与天干搭配来纪年、月、日、时如文中“岁次庚戌”中的“戌”是用作年份C.进士,为通过殿试者,头名为状元;通过会试者称为贡士,头名会元;通过乡试者称为举人,头名解元D.判官与推官,均为州郡长官的属官,前者掌管文书工作,后者掌管刑事答案:B解析:“戌”为地支的第十一位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的父亲为官至廉一生清廉自守,乐于施舍,以致死后没有留下遗产B.欧阳修的母亲贤淑豁达一生多经患难,能安贫贱,面对夫君先逝、儿子贬谪,她都能安然对待C.欧阳修的父亲奉亲至孝,为政至仁文中两次“涕泣”,孝心如闻如见;两次“长叹”,宅心仁厚显然D.欧阳修的母亲守节自誓,刚毅坚强文中叙述其由江南望族变为贫贱之家,凸显其高风亮节的形象答案:D解析:错在“其由江南望族变为贫贱之家,凸显其高风亮节的形象”原文“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江南望族是指郑氏家族,欧阳修母亲原来的娘家;贫贱之家是凸显其俭约持家的形象。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2)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参考答案:(1)从我成为你家媳妇的时候,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2)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查阅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解析:(1)姑:婆婆养:奉养,侍奉2)烛:名词用作动词,点着蜡烛治:查阅参考译文唉!我的父亲崇国公,在泷冈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后,他的儿子修才能够在墓道上立碑这并不是敢有意迟缓,是因为有所等待我不幸,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立志守节,家境贫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还要抚养教育我,使我长大成人母亲告诉我说:“你父亲为官,清廉而且乐于助人,又爱结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无几,说:‘不要让钱财使我受累’因此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屋、一垅地来庇护我们,作为生活的依托我依靠什么而能够坚守节操呢?我对你父亲有所了解,因而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从我成为你家媳妇的时候,没赶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亲,我不能断定你将来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亲一定后继有人我刚出嫁时,你父亲为他母亲守孝刚一年岁末祭祀祖先,他总是流泪说:‘祭祀再丰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养啊。

’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会流泪说:‘从前娘在时常常不够,如今富足有余,又无法让她尝到!’刚开始我遇到这种情形,还以为是刚服完丧不久才这样后来却经常如此,直到去世我虽然没来得及侍奉婆婆,可从这一点能看出你父亲很孝敬父母你父亲做官,曾经在夜里点着蜡烛查阅案卷,他多次停下来叹气我问他,就说:‘这是一个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为他求得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问:‘可以为死囚找生路吗?’他说:‘想为他寻求生路却无能为力,那么,死者和我就没有遗憾了;何况去寻求生路而又办到呢!正因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认真推求而被处死的人可能有遗恨啊经常为死囚求生路,还不免错杀;偏偏世上总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他回头看见奶娘抱着你站在旁边,于是指着你叹气说:‘术士说我遇上戌年就会死假使他的话应验了,我就看不见儿子长大成人了,将来你要把我的话告诉他’他也常常用这些话教育其他晚辈我听惯了所以记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