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日本神流传抽水蓄能电站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1.69KB
约3页
文档ID:53620898
日本神流传抽水蓄能电站_第1页
1/3

日本神流川水电工程正在施工中的东京电力会社神流川抽水蓄能电站横跨2 个县和 2 个水系工程包 括位于长野县东部信浓川水系MinamiAiki川最上游河段的 正在施工中的东京电力会社神流川抽水蓄能电站横跨2 个县和 2 个水系工程包 括位于长野县东部信浓川水系MinamiAiki川最上游河段的上游坝和位于群马县 西南部利根川水系神流川最上游河段的下游坝上、下游调节水库由 6km长的输 水隧洞相连最大流量 510m3}、 时, 有效水头为 653m,装机容量 2820MW(6x470MW) 2 座地下厂房将安装1}4 号和 5.6 号机组 ; 头一个洞室为 1 号输水系统,已接近 完工, 2 号输水系统将于以后施工 工程坝址的地质勘探工作始于1992 年 4 月,1993 年 7 月建立勘探站 1997年 3 月开工 1 号机组已于 2005年 12 月投运, 2 号机组将于 2010 年 7 月投运, 3}6 号机组将于 2015 年开始陆续投运建成后,该电站将是日本发电量、发电机单 机容量 (525MVA)和可逆式水轮机装机容量 (482MW) 最大的电站 1 神流川地质概况 在坝址处的泥岩基层混有移置沙砾和沙石、黑硅石碱性凝灰岩、 玄武岩和石灰石 等滑动岩体, 是由侏罗纪之前的古生代和中生代移置而来,而混合岩体则是在侏 罗纪时期由基层泥岩堆积形成。

古生一中生代的秩父层是日本最古老的地层(形 成于 200~300万年前 ) ,非常稳定致密和坚硬 2 主要建筑物的特点 2.1 上游坝 上游坝为土心墙堆石坝,坝高136m,坝顶长 444m ,大坝体积 7.3x10}m 除了土心墙 (840000m3)材料外,坝材儿乎全部采自坝址附近的采石场心墙材料 采用位于坝址下游河段的泥石流沉积物这些材料的天然含水量高于易于压实所 要求的含水量 为确保其防渗性能, 混入了低含水量的岩石 低含水量岩石是在 拟建水库施工现场找到的风化岩石 溢洪道包括侧向溢流型进水口、 河道型导流堤以及水跃式消能水平护坦,设计洪 水流量为 280m3/s由于上、下游坝分别建在2 个不同的水系上,沿水库修建了 一条泄水能力为 0.44m3/s( 相当于 10

1 号输水系统的尾水池长191m,2号输水系统的长 98m 引水洞和尾水洞采用新奥法阶梯式挖掘考虑到隧洞附近岩体的非均质性,建议 开挖时采用养护措施来控制裂缝 2.3 压力钢管 压力钢管是埋在混凝土构件内的全焊接钢管,内径8.2}2.3m01 号输水系统分岔 为 2 组,每组有 2 根钢管( 即 1,23,4 号压力钢管 )1 号 2 号压力钢管长 1398m,3 号、4 号压力钢管长 1366mo2号输水系统为一组长1562m的压力钢管 (5 号和 6 号压力钢管 ) 为了修建长约 1000m 、倾角为 480 的隧洞段,采用了直径为6.8m的全断面隧洞挖掘机 (TBM),这在日本是首次运用 TBM 全长约 50m ,总重 600t 它装有电机和 起重器,使用某种装置控制滑行,甚至可在软土内掘进,也可进行勘探钻进,探 明前方 30m的土壤状况 TBM 能一次将隧洞开挖成所需直径,降低了成本,缩短 了工期压力钢管采用高抗拉强度钢(HT 一 100)制造 2.4 电站 地下电站将建在地下深约500m的 2 个洞室内,安装 6 台 482000kW的立轴混流式 水轮机, 1 号洞室高 51.5m,宽 33m ,长 315.9mo2号洞室高 51.5m,宽 33m ,长 140m 。

整个洞室都位于坚硬的围岩内,并确保有足够的岩层覆盖设计要求连接洞室、 进水口和出水口的隧洞必须尽量短 引入了观测施工管理系统 该系统监测各梯段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动向、处理数据、 比较观测和估算的岩石位移、 压力钢管工作负载等, 实时帮助选取最适宜的支护 方式,并使支护施工更加合理 2.5 新型转轮的采用 为减少建设成本, 有效水头和发电机输出功率都得增加该工程选用的大容量水 轮发电机组的有效水头高达700m ,其可靠性已在其他许多水电工程中得到证实 为提高效率,为其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转轮装有5 短 5 长 10 个叶片,代替了常规 的 7 个等长的叶片 这种“拼合式转轮”的多叶片可逆式水轮机, 由 TEPCO 公司和东芝公司联合开发 由于引入了这种转轮, 神流川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水泵运行效率提高了大约4% , 每台可逆式水轮机的发电容量比原先提高了20MW ,达到了 470MW 2.6 下游坝 下游坝高 120m ,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长350m ,大坝体积 720000m3 大坝中部 有一山脊,似 2 座坝相连,左岸部分为主坝,右岸部分为副坝 下游坝设计成混凝土重力坝, 是因为坝址为陡峭的V型峡谷,基岩一般较硬, 混 凝土骨料可直接从坝址上游的采石场和地下洞室以及尾水洞的废渣中获得。

采用 RCC 法施工,用推土机和振动碾压机浇筑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为1m3 混凝土采用 100kg 水泥和粉煤灰, 这在日本是最小用量 将开挖洞室和隧洞产生 的石块有效地用作骨料 溢洪道设计洪水流量为870m3/s,包括正向溢流式进水口、坝体上的导流渠和水 跃式水平护坦安全泄量以下的中小洪水由最大泄量为52m3/s 的泄水设施宣泄 为保护水质,沿上游坝形成的水库左岸修建了最大流量为2.5m3/s 的可选泄水设 施和最大流量为 0.3m3/s( 相当于正常流量 ) 的水渠 3 环境保护 施工现场位于国家和私有保护森林内工程施工期问采取了环境保护措施1999 年 11 月通过了 IS014001 环境管理系统认证 尽量在现有的道路上修建施工道路,通过加宽和挖掘隧洞, 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地 表区域的影响 上游坝填筑料采用库区内的石料和土料,下游坝用挖掘隧洞和地 下洞室产生的石块作为混凝土骨料,这样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对林区的破坏 为防止河水受到污染,修建了临时排污设施上游河段的水直接排入下游河段 施工人员产生的污水由各临时住处的综合处理水箱净化处理后的水质根据标准 予以严格检验 4 工程进展 除 2 号输水系统和周边环境外, 所有建筑物均已竣工并对已竣工建筑物的性能和质量进行了水压试验和检测,上、下游坝已经蓄水。

首台机组已于2005 年 12 月投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