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颁奖词篇一:2014-2015感动中国颁奖词2014感动中国颁奖词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2、老骥伏枥:朱敏才、孙丽娜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9年来,他们的足迹遍布贵州的望谟县、兴义市尖山苗寨、贵阳市孟关等地2010年夫妇二人扎根遵义县龙坪镇,继续他们的支教生涯在支教9年后,他们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最美乡村教师"颁奖词】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3、心有清泉:赵久富赵久富,男,60岁,湖北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
2010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当地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村支书赵久富以大局为重,主动放弃留下来的名额,告别80岁高堂,认真细致做好移民工作,带领61户村民搬迁到团风镇移民新村颁奖词】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4、大爱深沉:张纪清他是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学张纪清,74岁,江苏省江阴市市民2014年11月,在邮局突然晕倒的张纪清被送到医院散落的汇款单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年的好心人"炎黄"1987年以后的27年间,无论是希望小学还是敬老院,或是地震灾区都曾收到过署名"炎黄"的捐款27年间,江阴人一直在寻找"炎黄"这位好心人,当地甚至还建设了一个"炎黄陈列馆"颁奖词】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5、同桌妈妈:陶艳波48岁的陶艳波,每天从早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
在杨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12年苦读,杨乃彬如愿考上了大学颁奖词】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6、大漠"猎鹰":木拉提.西日甫江木拉提.西日甫江是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公安民警,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个人三等功四次早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读书期间,木拉提就多次参与警方的反恐行动,担当卧底和翻译从警14年来,木拉提.西日甫江始终坚持战斗在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第一线,用热血和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被当地群众誉为大漠"猎鹰"战友的牺牲、亲人的牵挂让木拉提更加坚定他说,我们的这个工作背后,是美好的一个未来因为我们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新疆颁奖词】钢的意志,铁的臂膀,每天都在与死亡的狂沙较量危险无处不在,他用胸膛作盾牌;为了同胞的安宁,他选择了翱翔。
高飞的猎鹰,他绝不孤独,因为身后是人民!7、不惧麻风:肖卿福肖卿福,男,66岁,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皮防所党支部书记、皮防科科长肖卿福自1974年从卫校毕业后,走上麻风病防治的岗位他独立确诊、治疗麻风病新发、复发患者300多人,矫正康复手术100多例,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他在尽心尽力做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麻防科普知识,到全县各医疗单位进行皮防知识讲座近百次颁奖词】偏见如同夜幕,和大山一起把村庄围困他来的时候,心里装着使命,衣襟上沾满晨光像一名战士,在自己的阵地上顽强抵抗;像一位天使,用温暖驱赶绝望医者之大,不仅治人,更在医心,他让阳光重新照进村庄8、最孝女儿:朱晓晖朱晓晖,女,黑龙江绥芬河市民朱晓晖的父亲在2002年患弥漫性脑梗塞,从此瘫痪在床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朱晓晖辞掉了在报社的工作为了给父亲治病,她不但卖了房还欠下一身债务因为不堪重负,朱晓晖的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朱氏父女在社区的车库里安了家,一住就是12年颁奖词】十三年相守,有多少日子就有多少道沟坎命运百般挤兑,你总咬紧牙关,寒风带着雪花围攻着最北方的一角,这小小的车库是冬天里最温暖的宫殿,你病重的老父亲是那幸福的王。
9、光耀人间:师昌绪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两院"院士,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从1957年起便负责"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技术,成为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颁奖词】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他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他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10、爱意满园:"陇海大院"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当不幸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颁奖词】"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家,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这是2015"感动中国"给予"陇海大院"的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2月14晚在综合频道播出颁奖盛典仍由白岩松和已经退休的敬一丹共同主持吴锦泉高节卓不群】【颁奖词】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人物事迹】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颁奖词】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人物事迹】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2007年,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2009年,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2015年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屠呦呦春草鹿呦呦】【颁奖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人物事迹】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阎肃弦歌感人肠】【颁奖词】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人物事迹】《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lianpu》《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
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徐立平大国多良材】【颁奖词】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国工匠人物事迹】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
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