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轼的书信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85KB
约11页
文档ID:56805557
苏轼的书信_第1页
1/11

苏轼的书信苏轼的书信篇一:从苏轼居黄州期间的书信看其思想的变化从苏轼居黄州期间的书信看其思想的变化 【摘 要】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他一共与 109 人有过书信来往,数量达 285 封大量的书信反应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活动和思想,通过对这些书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了解苏轼出尘绝俗的诗心雅韵和洒脱旷逸的人生是如何形成的 【关键词】苏轼;黄州;书信 从元丰三年(1080 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到元丰七年(1084 年)四月七日别黄州,苏轼一共在黄州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根据武汉出版社于 1996 年出版的,由丁永怀、梅大圣、张社教编注的《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统计,苏轼在黄州期间一共与 109 人有过书信来往,数量达 285封大量的书信记录了苏轼在黄州期间的心理变化,直接反映了苏轼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心境的形成过程 一、初到黄州时期苏轼的心理 “乌台诗案”对苏轼的影响非常大,从京城被贬到黄州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大转折对苏轼来说,这无疑是他一生遭受的许多灾难中最严重的一次,差点危及生命这场由诗惹出的大祸,在他的思想情绪上引起了极大的波动,在湖州至京城的押解途中,苏轼曾试图纵身江流,在狱中也曾准备服药自尽。

贬居黄州后,苏轼的生活和思想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当时苏轼是责受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其俸禄锐减,生活上极其困顿,在元丰三年初《与章子厚参政书》中他说:平时“俸入所得,随手辄尽” ,他的家人在弟弟那儿,子由也是“债负山积” 在元丰三年十二月写给秦观的《答秦太虚书》中,他更加详细的描述了自己捉襟见肘的窘境: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优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 到第二年,苏轼的储蓄用尽,日以困匮,所幸在朋友帮助下,开垦数十亩地,命名为“东坡” ,他又在东坡上“作草屋数间,谓之东坡雪堂,种蔬接果,聊以忘老” 并于定居黄州的第二年自号“东坡居士” ,开始了他“自稼躬耕”的农民式的生活 时间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的,由于贬到黄州时间既久,自稼躬耕的生活也渐已适应,自食其力的劳动使苏轼不至于再有“乏食”之虞,苏轼的心情已不似初到黄州时那般沉重孤苦乐观开朗,放旷自适的心境使得他安于贫困,他在元丰六年作的《与李公择》书中说: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同时,他告诉李端叔说自己开始过起了“扁舟草展,放浪山水之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 (《答李端叔书》 )的生活 篇二:诗人的书信近来得空翻阅一本《古代散文选》 ,有幸品读了若干篇脍炙人口的诗人书信在含英咀华中,令我怡然自乐,更使我领略到诗人的书信流露出的一股诗人的气韵 读王维《山中与裴秀才书》 ,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画意,简直可与他的山水诗相媲美读韩愈《答陈商书》 ,结构严谨,笔力遒劲,设喻精警,说理充分,令人有尺幅千里之感读杜牧《荐王宁启》 ,简洁列举被荐者王宁实有吏才的五大优点,不足百字,却充分体现了诗人杜牧的人才观读王安石《答曾巩书》 ,信中提出由于时代变迁,只有广泛阅读,才能透彻理解古代精典著作的观点,令人由衷叹服&& 诗人的书信,或写景、或言情、或叙事、或说理,都能让人体会到率直、天然、委婉、机警,妙语天成之趣读之,不仅眼界大开,而且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唐宋两代杰出诗人李白及苏轼的书信,尤其令人称道 李白,诗风豪放,想象丰富,他的那篇《与韩荆州书》的书信散文,同样具有气势雄浑,豪气逼人的特色虽然写信的目的是向当时的荆州长史韩朝宗推荐自己,但态度不卑不亢,语言简洁得体,颇有诗人的风度。

信中有一段介绍自己才能的文字: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以气义&&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豪爽中不失谦恭,渴盼中不失骨气,一封短信活脱脱地体现出诗人的自我形象 苏轼在文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在书信方面,如同他写的诗词一样挥洒自如,炉火纯青,尤其对书信的内容,做出广泛的开拓举凡军国大事、政治得失、友朋往来、日常生活、个人情绪,都在他的书信中得到了自由畅达的反映在艺术上,比前代作者更成熟,更洗炼,语言清丽飘洒,极富个性,形式上更为轻松活泼,纯真自然 又如《与章子厚》:某启:仆居东坡,作陂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蚕,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曰: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用其言而效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婆犹解接黑牡丹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这封仅有 80 多字的短信,是写给政敌章淳的虽含有讽刺和怨愤,却写得风趣诙谐虽然此时被贬谪黄州,但以耕织自遣,陶然自乐,信中如话家常,显出苏轼那种内在的乐天气质语言既不同于魏晋的简约,也不同于唐代古文的典正,运用当时的口语,明白晓畅。

信中既写出自己不戚戚于得失的洒脱,又是与造谣毁谤者章淳之流的当头棒喝 更值得一读的还有明代宗臣写的《报刘一丈书》 ,虽然明代的诗歌已走向没落,他写诗的名气也不大,但这封信却写得颇有见地,针砭时弊,一吐为快信借上下相孚一语为旨,用 漫画手法,着重描写了小官僚们一心跑官、要官,奔走权门、趋炎附势的丑态将官场的恶习写得惟妙惟肖,暴露无遗,如一首讽刺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量今日读来,也似乎仍有现实意义捧读诗人写的书信,我似乎徜徉于百花园中从内容上看,论学术、谈交友、描风物、写性灵,真是洋洋大观,包罗万象从语言上看,或骈或散,或雅或俗,轻捷灵活,不拘一格,看似漫不经心,细读耐人寻味概言之,诗人的书信有以下几个明显特色:一是富于个性色彩,二是感情质朴自然,三是题材广泛,四是简洁得体而浓烈的抒情意味更是诗人书信最富特色的一面文贵情真,信贵情深,也正是诗人书信之所以耐读,且能引人共鸣的原因罢 篇三:书信格式 146 份书信的格式 书信一般由称呼、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日期所构成 我们以刘星给强强的一封信为例作简单讲析 1 .称呼 在首行顶格的位置写称谓,后加冒号 为了表示尊敬、亲切,可在称谓前加上“尊敬的”或“亲爱的”等词。

这由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的亲疏远近而定 亲爱的强强:(同学之间,关系亲密,可用亲爱的)2 .问候语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问候语 运用礼貌语言,使收信人感到亲切,受到尊敬 长者多问候身体,中年人多问候事业和家庭,青年人多问候爱情和学业,少年儿童多祝愿健康成长 你好!你在新学校的生活还习惯吧,别忘记了老同学哟 3 .正文 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一般一件事一段,注意要分层次叙述清楚,简洁清晰 语言要求准确通俗,明白如话,不要作过多过深的修饰,已免造成对方难于理解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 4 .祝颂语 要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写表示祝愿的话,以示礼貌格式是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祝”下一行顶格写 给长者的信往往写“祝您健康长寿” ,给朋友写“祝工作顺利” ,给晚辈写“祝你学习进步” 祝 学习更上一层楼 5 .署名和日期 最后两行靠右写写信人的姓名,姓名正下方落下写信日期 根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在姓名前可表明身份,如“学生 ××× ” 、 “儿 ×× ”等 好友:刘星 ××年×月×日 一般书信写作注意事项: 1 .内容要写得清楚明白,以免造成对方的误会或疑问,耽误事情。

2 .用词要热情、自然、贴切、有礼貌 3 .要按照书信的格式写,信封写作更要规范,避免投递困难4 .字迹要清楚,不能潦草,以免造成误会和麻烦 给强强的一封信亲爱的强强: 你好!你在新学校的生活还习惯吧,别忘记了老同学哟 最近我们准备开一次同学聚会,不知你有时间回来参加没有另外,请你帮我到新华书店买一本语文学习资料,阅读方面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祝 学习更上一层楼 好友:刘星 ××年×月×日 唐宋八大家韩柳三苏王曾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 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

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明初朱右最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 ,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 ,共 160 卷 “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是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只有苏轼和欧阳修是居士 唐朝: 韩愈——以尊儒反佛为题材的有《原道》 《论佛骨表》《原性》 《师说》 《马说》等,以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 《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 柳宗元——寓言故事《黔之驴》 《永某氏之鼠》 ,哲学论著有《非国语》 《贞符》 《时令论》 《断刑论》 《天说》 《天对》 《永州八记》 其中包括《小石潭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gu)鉧(mu)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等 宋朝: 欧阳修——《醉翁亭记》 , 《鸣蝉赋》 《秋声赋》 《与高司谏(jiàn)书》 《朋党论》 《伶官传序》 《卖油翁》 苏洵(xún)——《六国论》 《衡论》 《辨奸论》 《管仲论》《权书》等 苏轼——《水调歌头》 , 《浣(huàn)溪沙》 , 《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 《平王论》《留侯论》 《石钟山记》等。

苏辙——, 《栾(luán)城集》84 卷, 《栾(luán)城应诏集》12 卷 曾巩(gǒng)——《上欧阳舍人书》 《上蔡学士书》 《赠黎安二生序》 《王平甫文集序》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伤仲永》 《答司马谏议书》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 ,故合称“韩柳”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故苏轼,苏洵,苏辙三人合称为三苏而王安石、曾巩都曾拜欧阳修为师,所以说唐宋八大家分为唐二家(韩、柳)和宋六家(三苏、欧阳、曾、王) 居士,既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 青莲居士——李白(唐代大诗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唐代大诗人) 耐辱居士——司空图(唐诗人) 乌伤居士——傅翕(南北朝梁善慧尊者) 莲峰居士——李煜(南唐后主) 龙丘居士——陈慥(北宋诗人) 无尽居士——张商英(北宋名相) 姑溪居士——李之仪(北宋文学家)山谷居士——黄庭坚(北宋文学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