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训练五:写什么,不写什么 ——谈叙述一、阅读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背影》,从写作角度,说说这篇文章在叙述方面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背 影 ·朱自清· ……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引导] 1、爷儿俩在南京逗留了一日遇到的事怎么没写?朋友邀去游逛的事为什么一句话带过? 因为它们和写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写什么不写什么,由中心来决定 2、作者看见父亲的背影,非常感动,一定想到父亲是不放心自己,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可是作者为什么不把这层意思也写在文章里头呢? 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叙述,看了对背影的描写,自能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写文章要做到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不写,只写“我的眼泪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3、文章记父亲的话,只有四处,都非常简单在分别那一天,父亲不会只说了这几句简单的话为什么作者不多记些,单记这几句? 因为这几句话都是深情的流露,最能体现父亲的惜子真情,所以写下来其它的就不写了,多了就会臃肿 4、还有叙述动作的问题文章叙述父亲去买橘子,动作不少,画出这些名子。
作者所用的词语都很恰当,排列又有条理,使我们宛如看见了这些动作 叙述动作的地方都是实写,写得客观,因为这是作者看见的只有一句“心里很轻松似的”是虚写,把扑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也把父亲的心情完全点明白了 5、看看哪几处地方是写作者自己的内心感受的,有什么作用? 写得不多,有衬托的作用,可以看出父亲始终把自己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随时随地给他周到的照顾,而作者一开始未必能够理解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归纳] 请根据前面的讨论,归纳你的所得 二、写作练习 写一篇以“怀念”为话题的叙事散文,请注意对往事材料的选择与叙述800字以上记叙文训练六:写写景,谈谈情 一、指导 这次我们练习写写景抒情散文 写景,观察很重要观察细致,才能写得细致 一,要放开五官,用心感受去看,去听,去嗅,去触摸,去感受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能帮助我们走出视觉定势,发现一个新奇、广阔的世界 二、要捕捉景物的特征同一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情态是不同的,同一季节里不同植物的情态也不同的;如有的树干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突起的刺;花的香,叶的色,都各有情态各有特色。
写景物,不要面面俱到,捕捉最有情态特征,或者最打动你的特征来写 写景抒情散文的常见套路模式: 1、怀念式 睹眼前景——思从前景——抒怀念情 2、参游式 参游起因——参游见闻(移步换景,讲究方位;虚实相间,适当联想)——参游收获(感悟、思考、体会等) 3、静赏式 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 文章没有固定的模式,给大家提供这几种套路,只是一种参考和借鉴,帮助大家更快上路要让模式为你所用,不要被套路所束缚 二、本次作文要求: 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500字以上 三、教师示范: 花事 一 木棉 木棉的开花最为惊世骇俗四月,当树叶如黄蝶般翩然落尽时,火般耀眼的木棉花一夜之间占据了整个光秃的枝头,仿佛树枝干皱皲裂得太狠了,从伤口里迸出了鲜血 木棉花一边疯狂地盛开如锦,一边大朵大朵不断坠落。
每日清晨,树底下便落了一地鲜红我俯身拾起,那一朵便满满沉沉地占据了整个手掌我从没见过那样的花朵,大得骇人,红得耀眼,像个红粗陶的酒杯五片花瓣又大又厚,即使坠落,也绝不像其它落花那样离散飘零车子从落花身上辗过,卡喳一声,让人心惊 晨起的师生都爱拣拾树下的花朵孩子们把落花堆放在被春雨冲洗得洁白干净的石桌上,石桌上便堆起了一个个火红的花冢一次路过校长办公室,一眼瞥见他桌上烟灰缸里稳稳当当放着四朵红色的木棉花,我笑了 办公楼前正挺立着一树火红,鸟儿在开满硕大花朵的枝桠间盘旋,黄昏的阳光暖暖地映照在花树和飞鸟身上我既感到喧闹,又感到静谧,这分明是生命的声音,它既来自木棉,也来自我的内心 二 紫荆 我最初是在席慕容的文章里见过这种树我还清楚记得她笔下的光景:“风吹过来,羊蹄甲粉紫色的小花瓣就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有几瓣落在女孩子的头发上,有几瓣落在男孩子的肩膀上,有几瓣落在我的速写簿里,似乎还带着一阵淡淡的幽香读着这样美丽的文字,感受着这样一种安适的心情,我的心中一片愉悦我一方面觉得这很美,另一方面又很难想象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花树。
我更没有想到,多年之后,我会天天拿着课本和讲义,在这样美丽的花树下走来走去 我把车停在树底下,长长的荆条状的树枝不时撞着我的肩头树叶巴掌大,酷似羊蹄,这大概正是“羊蹄甲”得名的由来吧我更喜欢它叫“紫荆”,紫,是花的颜色,荆,是枝条的样子每到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缀满了花朵的紫色荆条便从高高树冠上垂挂下来,开得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花瓣薄如蝶翼,有白色的脉络这一树一树的花啊,美得让人绝望,让人感到时光的停驻不前 紫荆花总在盛开,也总在飘落,一瓣瓣,一朵朵,铺落满地,仿佛有淡紫色的花香每天傍晚放学以后,就会有三两个学生拿了扫帚,将那一地的紫色轻轻扫去这是些家境不好的学生,用他们每天的劳动,换取每月五十元的补助一阵风来,刚扫过的水泥地,又落上了紫色的薄翼师生们总是来去匆忙,有谁肯为它们留意,肯为它们驻足呢? 这个时候,长江沿岸的城市或许正弥漫着大雾,北方的平原和草原大概已经大雪纷纷站在盛开如锦的紫荆花下,我会怅然地想起在别处生活的别样的朋友们,然后,感激这个和详的冬季三、游校园,感受自然,寻找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