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科斯定理ppt课件

des****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87.50KB
约73页
文档ID:238104747
第三章-科斯定理ppt课件_第1页
1/73

第三章科斯定理第一节 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第二节 科斯三定理及相关定理第三节 科斯定理遭到的批评及评价第四节 科斯定理的意义Date1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第一节 外部性及其解决思路 一、外部性及其后果二、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评价三、科斯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Date2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一、外部性及其后果(一)外部性的含义及类型(二)外部性的后果Date3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一)外部性的含义及类型 1.外部性是一个经济人的行为对另一个人的福利所产生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2.外部性分为四种类型:即生产者正外部性、生产者负外部性、消费者正外部性和消费者负外部性 Date4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二)外部性的后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经济的外部性不能为市场所涵盖,它必然导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产生种种扭曲,其结果是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Date5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1.正外部性与资源配置不足 PPx0MCD=MRpQ*Q*QE*E*MRp+MEDate6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2 .负外部性与资源配置过多PPx0MCpMCp+MDd=MR*Q*E*E*Date7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二、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及评价(一)解决外部效应的传统思路(二)对解决外部性传统思路的评价Date8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一)解决外部效应的传统思路 对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政府应提供相当于外部收益的财政补偿,以使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鼓励其将产出量扩大到社会最大效率的水平。

对于负外部性,可以通过修正性税,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一致,以解决因外部性引起的资源非帕累托最优配置问题Date9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1.给正外部性经济主体补贴或奖励 PPx0MCD=MRpQ*Q*QABE*E*MRp+MEDate10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2.对造成负外部性主体征税、罚款 APPx0MCpd=MR*Q*BE*E*MCp+MDDate11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二)对解决外部性传统思路的评价 在与公众有关的决策中,并不存在根据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只存在特殊利益之间的“缔约”过程 即使政府能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干预经济活动,但由于下列原因,也可能导致其干预失效 政府干预不是没有成本的政府干预效果的不确定性政府干预的另一个代价是围绕政府活动可能产生寻租活动 Date12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寻租问题 1954年,哈伯格垄断和资源配置一文提出衡量垄断的社会成本模型PP0Q0QmQcLACPmCABPcDDate13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莱本斯坦1966年认为,哈伯格的研究方法隐含的一个假设前提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能有效地购买和使用生产要素。

垄断的社会成本仅为价格和数量扭曲引起的哈伯格三角形,忽视了企业从竞争转入垄断后,失去竞争压力的企业将会出现X非效率X非效率是指独家垄断下企业经营目标偏向于守成而非进取,从而造成效率低下垄断企业不仅会造成低配置效率,而且会造成缺乏动机、有机会不利用的X低效率Date14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X非效率造成的社会成本PP0Q0QmQcLACPmCABPcMEDDate15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塔洛克1967年认为,当企业从竞争走向垄断后,可以凭借垄断地位获得垄断利润,即垄断产生的租金这样,只要用来寻求政府特许的垄断权所花费的资源不及由垄断带来的垄断租金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有强烈的动机去寻求垄断地位在垄断形成后,没有获得垄断权的企业试图挤入或打破垄断,拥有垄断权的企业要进一步维持垄断所有这些活动都要消耗稀缺资源当企业间为获得垄断地位发生的竞争达到均衡时,企业为寻求垄断租所花费的成本会与垄断利润相等所以,真正的垄断社会成本不仅包括哈伯格三角形的面积,还应包括相当于垄断利润额的资源成本 Date16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寻租导致的社会成本PP0Q0QmQcLACPmCABPcDDate17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在寻租过程中,政府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被动的。

由于政府官员也是由各种经济人构成,他们也可能“设租” 寻租与设租是相互统一的,有寻租就会有设租寻租是社会中的个体利用合法非法手段获得特权以占有租金的活动而设租是权力个体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阻止供给增加,形成某种生产要素的人为的供给弹性不足,造成权力个体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和条件Date18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三、科斯解决外部性的新思路 科斯认为,解决外部性的传统思路不可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因为外部侵害问题具有相互性,制止了甲对乙的侵害,同时也影响了甲的资源配置 科斯运用可交易的产权概念,把造成负外部性的行为看成是一种可交易的权利,从而使科斯的理论从一开始就摆脱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束缚他认为,在交易费用为零以及产权充分界定的条件下,私人之间所达成的自愿协议,可以使经济活动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从而解决外部性,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配置这就是著名的“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 Date19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第二节 科斯三定理及相关定理 一、科斯第一定理二、科斯第二定理三、科斯第三定理四、科斯定理的相关定理Date20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一、科斯第一定理1.科斯定理的提出 第一定理是科斯在1959年发表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他写道:“ 一个新发现的山洞是属于发现山洞的人,还是属于山洞入口处的土地所有者,抑或是属于山洞顶上的土地所有者,无疑取决于财产法但是,法律只确定谁是必须与之签约才能获得山洞使用权的人至于山洞是用于储藏银行的帐簿,还是作为天然气贮存库,或种植蘑菇,并不取决于财产法,而取决于银行、天然气公司和蘑菇企业哪一个能够付出Date21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最高费用以获得山洞使用权当时我就指出,这一观点也可适用于发射无线电波(或排放烟尘)等我运用人们已很熟悉的论证方法指出,无论制糖商是否有产生噪声或震动的权利,实际上这一权利将由那个认为此权利最有价值的人取得我总结道: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最终结果(促进产值最大化)与法律判决无关这是科斯定理的实质Date22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l在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科斯又对上述思想进行了更清楚的表述他说: “没有权利的初始界定,就不存在权利转让和重新组合的市场交易但是,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指产值最大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这就是科斯第一定理Date23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2.科斯第一定理的含义 l 在市场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

因为,只要是重新安排产权能够增加产值的最大化,就可能通过市场交易或人们之间的讨价还价改变最初的权利界定,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l 换一句话说,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权利的初始安排向新的安排转变(即人们交易产权)不存在代价和阻力,即使初始安排对于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来说是不合理的,市场机制也会无代价地改变这种安排,将资源配置到需要的领域和最有用的人手里,以解决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Date24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3.科斯定理的说明及表示 假设一个农夫和一位养牛者在两块相邻的土地上经营,两块土地之间没有栅栏相隔,结果,养牛者所养的牛群常跑到农夫的麦地里去吃麦养牛者得利,而农夫则遭受了损失这就是负外部性Date25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牛群数目(头) 谷物年损失(元) 每增一头牛给农夫造成的谷物损失(元) 养牛者每增一头牛的边际成本(元) 140406029050703150608042207090530080100639090110749010012086001101309720120140 表3-1 牛群数与谷物年损失之间的关系Date26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的情况l 在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养牛者没有权利让牛群损害农夫谷物,如发生损害,则养牛者必须向农夫赔偿谷物的损失。

这种产权的初始界定使谷物的损失内化为养牛者的生产成本,由此使养牛者的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这时,养牛者私人决策的结果与社会最优完全一致l 根据表3-2的数字,如果牛的市场价格为每头140元,养牛者会将牛群数目增加到3头,因为第3头牛的私人边际成本80元加上外部损害60元正好是140元Date27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图示说明PPx0MCpd=MR*Q*MCp+MDDate28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损失不承担责任的情况l 在养牛者对牛给农夫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时,养牛者私人决策的最优养牛数量一定会到9头l 养牛者将牛群数从8头增加到9头时,所增加的私人边际成本是140元,这头牛增加给农夫造成的谷物损失是120元,社会边际成本是260元,养牛者所赚的钱为零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农夫可付给养牛者1元,要求养牛者不养第9头牛在此情况下,养牛者不养第9头牛是合算的,而农夫却减少了120元的谷物损失,扣去1元的对养牛者的支付,仍然有119元的净收益显然,农夫还可以用同样的办法让养牛者减少养牛数目这一过程一定会在养牛者将牛群数目减少到只有3头时才会停止。

Date29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图示说明 PQ0PAMRAMDMCAMCA+MDNMRAFEQ*Q*GDate30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科斯定理的数学证明 为便于分析,先设定如下:令C1=C1(Q1,Q2),C2=C2(Q2)分别表示农夫和养牛者的成本函数,其中Q1、Q2分别表示谷物和牛的产量在农夫的成本函数C1(Q1,Q2)中包含了养牛者的变量Q2,这说明存在生产的外部性即牛群规模扩大会损害谷物的事实,另外用P1、P2分别表示两种产出的价格这样农夫和养牛者的利润函数便可表示为: Date31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1)养牛者承担赔偿责任时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虽然牛群可以损害谷物,但养牛者必须向农夫支付赔偿我们用线性齐次函数q(Q2)表示牛群规模在Q2 时相应的损害价值如果按价赔偿,那么赔偿费q(Q2)就成为养牛者的一部分成本,对农夫则表现为收益这样,农夫和养牛者新的利润函数就变为: Date32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农夫和养牛者通过市场交易的结果就可表示为求解如下数学模型: (3.1)(3.1)式的一阶条件为: Date33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二阶条件总是满足的,整理以上得到: (3.2)(3.3)(3.2)和(3.3)式决定了产值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结果。

3.2)式反映了农夫耕种谷物的MR=MC,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3.3)式也反映了这一原则,不过该式等号右边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