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港区资料1.1 地理位置威海市位于山东省东部, 地处北纬 36 度 41 分37度 34 分,东经 121 度 10 分122度 42 分北、东、南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与烟台市接壤东西最大横距135 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1 公里,总纵面 5436 平方公里辖环翠区,代表文登、荣成、乳山3 市总人口 247.63 万人,除汉族外,还有朝鲜、满、佤、蒙古、回、白、苗等46 个民族散居,共 1.46 万人市区在境内北部,面积731 平方公里,人口 56.94 万人威海是港口城市,沿海有威海港、龙眼港、石岛港、俚岛港、张家埠港、乳山口港等 14 家有经营资质的港口,港口码头有434 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16个客运有至大连、 仁川的航线 境内公路通车总里程2490.1 公里,其中,国道 1 条,长 125 公里,省道 18 条,长 1082.1 公里;高速公路 36.4 公里,一级路 332.2 公里,二级路 911.5 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43.3 公里桃威铁路自蓝烟线桃村站东接轨,经乳山、文登至威海市区,已开行威海至北京、威海至济南的旅客列车,和威海至淄博、威海至南昌的旅游列车。
民用航空业2 始于 1988 年,已开通威海至北京、上海、广州、海口、锦州等航线1.2 自然条件1.2.1 气象市境地处中纬度地带, 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 具有春冷、夏凉、秋温、冬暖、四季分明及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风大、雾多和雨水充沛的特点旱涝、风雹、低温、霜冻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2.4 ,沿海高于内陆,比相同纬度的内地偏低历年平均无霜期225 天左右,沿海长于内陆历年平均降水量 730.2 毫米,南部多于北部,吧比相同纬度的内地偏多;35月份雨量偏少,常出现春旱, 79月份,是雨量最多时节,易造成暴雨天气,并常伴有大风历年平均日照 2538.2 小时,沿海少于内陆,比相同纬度的内地偏少历年平均风速每秒46米,沿海大于内陆,比相同纬度的内地明显偏大;春季南北季风交替频繁1.2.1.1气温本地区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月平均气温8 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2 ;月平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均气温 1 月份最低,平均气温0.9 。
多年平均气温 14.2 极端最高气温 38.5 极端最低气温 -11.9日最高气温 35的日数平均每年出现3d1.2.1.2降水本地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每年的69 月的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63,其中 6 月份降水量最大而冬三月( 13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6% 多年平均降水量 882.6mm 年最多降水量 1380.7 mm 年最少降水量 520.7 mm 日最多降水量 450.7 mm(1985年 9 月 1日,为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 25mm 的天数多年平均 8.8 d 1.2.1.3风况威海海洋站多年风况资料统计结果表明:该地区常风向为E向,季节分布为春、夏季 EESE 向;秋季 N、NNE 向;冬季 NE 、NNE 向1992 年以来的 6 级以上大风天数有所减少统计结果详见表1.1 ,风玫瑰图见图 1.3 表 1.1 风速特征值统计表Tab. 1.1 Wind speed characteristic values地点项目威海海洋站( 1995 年)威海海洋站( 1992-1994 年)威海海洋站(1961-1973 年)年平均风速 (m/s) 5.3 4.96 常风向E ESE E 频率 % 16.3 15.18 12.1 次常风向ESE E ESE 频率 % 10.6 11.39 11.9 强风向NNW N N 实测最大风速(m/s) 26.7 23 次强风向N NNE NNE 实测最大风速(m/s) 17.6 22 风速 6 级大风天数 (d) 21 22 37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1.2.1.4雾多年平均雾日数(能见度 1km )20d,最多 36d,最少 11d。
全年以 34 月雾日数最多雾的出现以晨雾居多,一般上午10 时后消散,全天有雾时很少图 1.3 风向玫瑰图Fig.1.3 wind rose1.2.1.5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70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1.2.1.6灾害性天气(1) 台风威海地区受台风影响不太严重,基本为台风边缘影响1997 年的 9711 号在山东登陆时对威海地区的影响较大, 台风过境时实测最大风速32m/s, 风向 ESE ;威海海洋站最大风速瞬时35m/s, 风向不详因港区的地形特征而产生狭管效应,局部风速较大 2000年 12 号台风对威海外围有些影响,台风过程降雨量达到890mm ,为近 20 年来的最大值2) 寒潮威海地区的寒潮影响每年为35次,寒潮带来大风和降温50 年代最低气温曾有过 -18.1 的记载,近年来最低气温基本在-11左右。
3) 雷暴威海地区所处地理位置, 经常受到江淮气旋和黄河气旋的双重影响,常有雷暴出现,并伴随有雷雨大风,对港区作业产生影响1.2.2 水文1.2.2.1潮汐本港无长期潮位观测资料,1984 年曾进行过一个多月的潮位观测,分析验潮资料,潮汐属半日潮型, 经与同一海区的崇武长期站潮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整理后1)验潮情况威海的潮位观测自1951 年开始在海峡中部报潮所设站,1986 年 6 月撤站,同年庙岭站开始验潮 期间两站进行了半年的对比观测,结果表明两站潮时相差十分钟,潮位值相差不大2)潮汐性质根据多年来连云港报潮所潮位资料统计得出,本海域属正规半日潮, 日潮不等现象不显著3)基面关系各基面相互关系如下:当地平均海面“ 56” 黄海基面2.94m 2.87m 威海理论最低潮面(威海验潮零点)(4)潮位特征值根据上述实测潮位站的同步资料分析,涨潮潮波进入主体港区东口门后,受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地形及工程建筑物阻挡,潮波逐渐变形。
沿程潮差不断增大,但增幅较小各站潮位特征值见表 1.2 两翼新港区因处于前期研究阶段, 潮位特征值可参考下表表 1.2 各站潮位特征值Tab. 1.2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water level stations单位: m 地点项目最高高潮位6.50 6.10 5.89 5.88 5.94 5.89 最低低潮位0.45 0.36 0.65 0.56 0.62 0.59 平均高潮位4.61 4.78 5.08 5.00 5.09 5.06 平均低潮位1.28 1.23 1.51 1.39 1.47 1.43 平均潮差3.39 3.54 3.57 3.61 3.62 3.63 最大潮差6.48 5.61 5.08 5.10 5.14 5.19 最小潮差1.82 1.81 1.82 1.86 平均海平面2.94 2.97 3.25 3.15 3.25 3.21 统计年限19511972 19871994 1994.8.11994.8.31 (5)设计水位根据上述资料统计分析, 初步得出本次规划各港区的工程设计水位如表1.3 :表 1.3 各港区工程设计水位表Tab. 1.3 Each port engineering design water level indicator单位:m 地点项目设计高水位5.36 5.40 5.35 设计低水位0.45 0.50 0.48 极端高水位6.70 6.75 6.60 极端低水位0.73 0.73 0.70 (6)乘潮水位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 - - - - - - - - -根据验潮资料统计:乘潮2 小时保证率为 90的水位 3.84m。
1.2.2.2波浪(1)波况根据多年实测波浪资料,本海区波况统计分析详见表1.4:表 1.4 各站波浪特征值统计表Tab. 1.4 All stations wave characteristic values测站项目1 号(19811997) 2 号(1997.41998.2 ) 常浪向NE NE 频率( % )21 23.2 次常浪向NNE E 频率( % )14.2 12.66 强浪向NNE ENE 实测最大波高H1/10(m) 4.3( 对应波周期T 为 6.6s) 2.3 次强浪向NE NNE 实测最大波高H1/10(m) 4.2( 对应波周期T 为 6.1s) 1.8 各向全年平均波高(m) 1.1 0.7 风浪涌浪之比3/1 波高 H1/100.5m 的出现频率65% 70.35% 波高 H1/100.9m 的出现频率84.1% 89.69% 波高 H1/101.0m 的出现频率15.9.% 10.3% 上述统计分析表明,两站的常、强浪向基本一致,均为NNE NE向,实测波型多为风浪、风浪与涌浪组成的混合浪冬、春季以W 、NNE 向为主,夏、秋季以 EESE 向居多本海区测得的最大波高Hmax为 4.6.m 的大浪(波向 NNE )是由寒潮大风造成的风涌混合浪。
波玫瑰图见图1.4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 - - - - - - - -图 1.4 波浪玫瑰图Fig.1.4 wave rose diagram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 - - - - - - - - -(2)设计波要素初步推算出规划港区处的设计波要素(五十年一遇,设计高水位时)如表1.5 :表 1.5 各港区设计波要素表Tab. 1.5 Each port design wave elements table项目位置主浪向H1(m) H1/10 (m) T (s) 庙岭港区NEE 2.4 2.1 4.9. 墟沟港区NEE 1.9 1.7 4.7 北港区东段ESE SE 3.1 2.7 6.5 东港区西段(现军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