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陌上桑》 本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概述本诗主要内容,掌握主题思想分析罗敷的性格特征分析本诗刻画罗敷形象所使用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理解罗敷夸夫一节的构思特点、述说层次及在揭示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借由此篇,了解汉代乐府民歌的形式特征重点句子:(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2)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3)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重点词语:(1)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2)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3)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4)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5)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32.*《短歌行》 (其一)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作者曹操,汉代末年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划分本诗的层次,理解诗人在诗中所抒发的招纳贤才的急切心情,分析诗中所表现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了解诗中所用比喻和典故的含义,以及化用《诗经》成句赋予新意的特点重点句子:(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山不厌高,水不厌深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重点词语:(1)对酒当歌 (2)沉吟至今3)枉用相存 (4)契阔谈宴33.*《饮酒》 (其五)这是一首田园诗、五言古诗。
作者陶渊明,东晋末年著名诗人,古代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概括这首诗的主题分析本诗写景句子所体现的思想意蕴理解全诗平淡醇美,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体的特色背诵全诗34.《从军行》 (其四)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边塞诗作者王昌龄,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擅长七言绝句理解本诗所反映的边地激烈战斗情景和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分析诗中所表现的将土们的卫国热情与英雄气概重点词语:(1)青海长云暗雪山 (2)黄沙百战穿金甲3)不破楼兰终不还背诵全诗35.*《山居秋暝》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山水诗作者王维,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融诗、画、音乐、理趣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分析本诗以动写静、动静相衬,写出夜间山中宁静优美景色的表现手法理解本诗"诗中有画" 的写作特色及诗中所表现的诗人情趣以本诗为例,掌握律诗的对仗特点重点句子:(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重点词语:(1)竹喧归浣女2)王孙自可留背诵全诗39.《杜陵叟》 这是一首叙事诗,新题乐府诗作者白居易,中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划分全诗的层次,概括全诗的主题思想理解诗中由第三人称叙述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直接控诉的作用。
掌握全诗语言浅显通俗的特点重点句子:(1)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2)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重点词语:(1)麦苗不秀多黄死2)长吏明知不申破3)急敛暴征求考课4)京畿尽放今年税5)手持尺牒榜乡村 (6)虚受吾君蠲免恩40.《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爱情诗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分析本诗的抒情层次理解颔联所用的修辞手法和比兴意义理解颈联推己及人的表达作用重点句子:(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背诵全诗41.《(泊秦淮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在诗坛上与李商隐齐名,有"小李杜" 之称体味本诗的深刻主题理解本诗构思精巧,表达含蓄,语言凝练、清丽的特点重点词语:(1)商女不知亡国恨2)隔江犹唱后庭花背诵全诗55.*《宝玉挨打》 作者曹雪芹,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第三十三回、三十四回 理解宝玉挨打的导火线及其根本原因说明贾宝玉、林黛玉、贾政、薛宝钗等人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掌握本文在同一事件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不同人物不同性格的特点。
56.*《风波》本文选自鲁迅的《呐喊》,写的是 1917 年张勋复辟在江南水乡引起的风波掌握本文的主题思想了解环境描写在表现时代背景、烘托小说主题中的作用理解小说以"辫子事件" 为线索贯串全文的结构特点分析七斤和赵七爷的性格特点分析说明人物对话、白描手法、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掌握小说结尾在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57.*《断魂枪》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理解小说中时代背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所起的作用分析拳师沙子龙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通过肖像、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理解文中用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的写作手法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煌理解本词是一首抒写亡国伤痛哀怨的词 理解、分析词中触景生情、对比和比喻等表现手法重点句子:(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词语:(1)春花秋月何时了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背诵全词48.《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作者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并划分层次分析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并划分层次理解全词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
重点句子:(1)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重点同语:(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2)望故乡渺邈3)何事苦淹留4)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 4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辙,北宋著名作家、艺术家,豪放词的开创者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分析掌握全词围绕明月抒写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体味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重点句子:(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重点词语:(1)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转朱阁,低骑户,照无眠3)千里共婵娟背诵全词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煌理解本词是一首抒写亡国伤痛哀怨的词理解、分析词中触景生情、对比和比喻等表现手法重点句子:(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重点词语:(1)春花秋月何时了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背诵全词48.《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作者柳永,北宋第一个专事写词的婉约派词人分析上片描写秋景所用的铺叙手法,并划分层次分析下片抒情曲折的特点,并划分层次理解全词情景交融、情景相生的艺术特点。
重点句子:(1)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2)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重点同语:(1)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2)望故乡渺邈3)何事苦淹留4)争知我,倚栏干处、正恁凝愁4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辙,北宋著名作家、艺术家,豪放词的开创者这是一首著名的中秋词分析掌握全词围绕明月抒写作者起伏变化的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体味词中蕴涵的深刻的人生哲理重点句子:(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重点词语: (1)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2)转朱阁,低骑户,照无眠3)千里共婵娟背诵全词50.《声声慢》(寻寻觅觅) 作者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分析全词是怎样表现在国破家亡之后,词人的凄惨心境和孤苦哀愁之情的理解词中九组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重点句子:(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重点词语:(1)凄凄惨惨戚戚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背诵全诗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者辛弃疾,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理解上片写景抒情的内容理解、分析下片借用三个历史典故分别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句子: (1)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重点词语:(1)遥岑远目2)倩何人背诵全词52.*《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有名的散曲家,人称"曲状元".这是一首小令,被誉为" 秋思之祖".理解前三句遣词造句的特点:用三组各写三种景物的词语构成"鼎足对".分析最后一句在全篇的作用,概括全篇的主题思想掌握这首小令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背诵这首小令53.《长亭送别 》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本篇是其代表作《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理解这折戏的主要矛盾冲突,分析崔莺莺的离愁别恨和叛逆精神,理解本篇的主题思想掌握作品情景交融、语言优美雅致的特色分析作品所采用的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重点句子:(1)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2)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重点词语:(1)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2)煞强如状元及第3)谨赓一绝,以剖寸心54.《前赤壁赋 》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掌握本文情感变化线索,据此划分段落,并概述每段大意理解本文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矛盾分析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由本文了解文赋具有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结构特征和骈散相间的语言特色。
重点词语:(1)举酒属客2)纵一苇之所如3)凌万顷之茫然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5)舞幽壑之潜蛟6)泣孤舟之嫠妇7)山川相缪,郁乎苍苍8)侣鱼虾而友麋鹿36.《行路难》(其一)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作者李白,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划分本诗层次了解诗人是如何表现从茫然、激愤到希望、自信的感情的,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中比喻句的含义说明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内涵重点句子:(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重点词语:(1)玉盘珍羞直万钱2)多歧路,今安在?(3)直挂云帆济沧海背诵全诗37.*《蜀相 》这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作者杜甫,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理解、分析本诗各联的内容了解本诗对诸葛亮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体味诗中所寄寓的感慨说明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特点掌握本诗颔联对仗工整的特点重点句子:(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重点词语: (1)锦官城外柏森森2)三顾频烦天下计3)两朝开济老臣心背诵全诗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边塞诗作者岑参,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
掌握本诗写景笔调夸张、比喻新颖、联想奇妙的特点找出诗中的夸张句和比喻句,并说明其表达作用重点句子:(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重点词语:(1)瀚海阑千百丈冰2)中军置酒饮归客3)风掣红旗冻不翻背诵全诗总要求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复习考试内容一、汉语基本知识「要求」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二、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