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法一指引

xzh****1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4.50KB
约17页
文档ID:35602347
三法一指引_第1页
1/17

三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 《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 暂行办法》 一指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对银行及其附属机构的并表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参照《企 业会计准则》制定本指引第二条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 称银行集团) 附属机构是指由银行控制的境内外子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 以及按本指引应当纳入并表范围的其他机构第三条 本指引所称并表监管是在单一法人监管的基础上,对银行集团的资本、财务以及 风险进行全面和持续的监管,识别、计量、监控和评估银行集团的总体风险状况第四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按照本指引对银行集团进行并表监管第五条 商业银行的控股股东应当满足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慎监管需要和相关要求,并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定期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提供重要信息第六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通过与境内证券、保险等其他监管机构建立的监管协调机制, 协调监管政策和措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最大程度减少监管重复和监管真空。

第七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通过与境外相关监管机构加强协调合作及信息共享,确保银 行集团的境外机构得到充分的监管第二章 并表监管范围第八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 的原则,以控制为基础,兼顾风险 相关性,确定并表监管范围第九条 根据母银行是否控制被投资机构,下列被投资机构应当纳入并表监管的范围:(一)商业银行直接拥有或子公司拥有或与其子公司共同拥有被投资机构 50%以上表决权 的被投资机构二)商业银行拥有被投资机构 50%以下的表决权,但与被投资机构之间有下列情况之一 的,应当将其纳入并表范围:1.通过与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持有该机构 50%以上的表决权;2.根据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该机构的财务和经营政策;3.有权任免该机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4.在被投资机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占多数表决权三)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机构时,应当考虑母银行和子公司持有的被投资机构的当期 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确定是否符合上述并表标准 对于当期可以实现的潜在表决权,应当计入母银行对被投资机构的表决权四)其他有证据表明母银行实际控制被投资机构的情况。

控制,是指一个公司能够决定另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公司的经 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第十条 当被投资机构不为母银行所控制,但根据风险相关性,被投资机构对银行集团整 体风险的影响程度,符合下列情况的被投资机构仍应当纳入并表监管的范围:(一)具有业务同质性的被投资机构,其资产规模占银行集团整体资产规模的比例较小, 但该类被投资机构的总体风险足以对银行集团的财务状况及风险水平造成重大影响二)被投资机构所产生的合规风险、声誉风险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足以对银行集团的声誉 造成重大影响第十一条 被投资机构属母银行短期持有且对银行集团没有重大风险影响的,包括准备在 一个会计年度之内出售的、权益性资本在 50%以上的被投资机构可以不列入并表监管的范 围第十二条 银行集团应当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告并表范围及并表管理情况第十三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根据母银行股权结构变动、风险类别及风险状况确定 和调整并表监管范围并提出监管要求第三章 并表监管要素第一节 资本充足率并表监管第十四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银行集团在并表基础上符合《商业银行资本充足 率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并表范围、资本充足率计算、监督检 查要求和信息披露规定等内容第十五条 资本充足率并表监管中对集团内部资本投资以及集团对外资本投资应当采取适 当的处理方法这些处理方法包括:并表轧差处理、资本扣减处理、风险加权处理和比例 并表处理等,具体要求按照资本充足率有关监管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了解银行集团内部母银行与附属机构以及附属机构之 间是否存在交叉持股以及相互持有次级债等合格资本工具的情况,并确认这些情况在计算 银行集团资本充足率时已得到正确处理第十七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了解银行集团内部,特别是母银行是否通过发债等方 式筹集资金用于对附属机构的投资,并对这种情况可能为银行集团稳健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予以充分关注第十八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母银行及附属机构对银行集团以外的资本投资在 计算银行集团资本充足率时予以扣减,或采取其他审慎的方法进行处理第十九条 当银行集团将合并报表产生的少数股东权益计入监管资本时,银行业监督管理 机构应当对这部分少数股东权益予以关注,重点分析少数股东权益持有者的稳健性和这部 分少数股东权益对银行集团的支持程度第二十条 当银行集团难以准确掌握并计量附属机构中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对监管资 本的要求时,应当采取资本扣减等审慎的处理方式。

与此同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还应 当通过与其他监管机构的信息交流,了解此类附属机构的风险状况以及对银行集团资本充 足水平的影响第二十一条 银行集团应当将母银行对附属机构中非金融机构的资本投资进行扣减,或采 取其他审慎的处理方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还应当进一步对此类附属机构的资产负债、 杠杆比率和对外担保等情况进行分析,就其对银行集团整体资本充足率水平的影响进行判 断第二十二条 对没有达到并表资本监管标准的银行集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提出相 应的监管要求包括要求银行集团制订具体的资本充足率改善计划,限制银行集团的风险 资产增长速度和对外资本投资必要时,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提高对母银行资本充足 比例要求,以保证整个银行集团的稳健性第二节 大额风险暴露并表监管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银行集团在并表基础上管理风险集中与大额风 险暴露这些要求包括建立大额风险暴露的管理政策和内控制度,实时监控大额风险暴露, 建立大额风险暴露的预警报告制度,以及与风险限额相匹配的风险分散措施等第二十四条 银行集团大额风险暴露是指银行集团并表后的资产组合对单个交易对手或一 组有关联的交易对手、行业或地理区域、特定类别的产品等超过银行集团资本一定比例的 风险集中暴露。

大额风险暴露不仅包括银行的表内外业务,还包括银行集团纳入并表范围的证券公司、保 险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中形成的风险敞口第二十五条 银行集团应当根据自身的资本和资产负债规模, 制定集团层面的大额风险限 额,并持续进行并表监测,通过相关报告制度,确保集团的管理层及时识别总体资产组合 中的风险集中程度,并按照有关管理制度对风险集中度较高的资产采取风险分散措施第二十六条 银行集团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包括针对集团层面的所有大额风险暴露的信息 集中管理体系,特别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附属机构中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非银行 金融机构在内的大额风险暴露的集中信息监测,实现客户、行业、地区、特定产品等不同 维度的信息集中管理,以有效汇总和识别总体资产组合中各种风险的集中程度,并按照要 求向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并表口径数据第二十七条 银行集团并表后的单一客户或单一集团客户的大额风险暴露接近或达到银行 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的有关风险集中度监管指标的限额时,银行集团应当向银行业监督管 理机构报告,并采取必要的风险分散措施银行集团应当制定相关的政策、程序来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集团层面不同类别的产品 集中在同一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暴露。

第二十八条 银行集团的管理层应当有效识别集团层面上大额风险暴露最为集中的行业领 域、地理区域等相关信息,结合行业或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分析判断这些风险集中 可能给银行集团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十九条 银行集团应当对某些特定类别产品的风险集中情况对集团层面的影响进行分 析,监测附属机构从事包含杠杆率、期权等具有信用放大效应的结构性融资产品的信用风 险暴露,以及因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联而产生连锁影响的特定产品的信用风险暴露第三十条 跨境经营的银行集团,应当逐步建立国家或地区风险评估体系,按借款国家或 地区分列和分析债权,根据银行自身的规模和业务特点、借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稳 定性、银行的风险分布和业务多样化等条件,规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风险限额,并保持国 家或地区风险限额管理职能的独立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关注银行集团在并表基础 上的国家或地区风险限额管理的合理性第三十一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通过与其他监管机构的信息交流,了解银行集团的 附属机构中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大额信用风险集中状况及相关监管机构对此的判断,在此基础上督促银行集团将内部银行与证券、保险和其他非银行金融 机构对同一客户风险暴露进行统一管理。

第三十二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关注银行集团中金融机构以外的附属机构大额风险 暴露情况,分析判断此类机构风险暴露可能对银行集团带来的影响第三十三条 对银行集团内部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存在缺陷以及大额风险暴露比例超过相关 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依法限制有关业务 发展,要求银行集团采取必要的风险分散措施等第三节 内部交易并表监管第三十四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母银行与附属机构以及附属机构之间交叉持股、 授信和担保、资产转让、应收应付、服务收费以及代理交易等形式的内部交易进行监管, 关注由内部交易产生的监管套利以及对银行集团稳健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十五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关注通过内部交易形成的风险转移,特别关注非银 行机构与银行之间的风险转移第三十六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银行集团建立监测、报告、控制和处理内部交 易的政策与程序,要求母银行董事会定期审查集团内部交易,并及时报告银行业监督管理 机构第三十七条 银行集团内部的授信和担保条件不得优于独立第三方银行集团内部金融机 构对非金融机构的授信,非金融机构应当提供有效、足额担保。

第三十八条 银行集团内部的资产转让应当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第三十九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分析银行集团内部应收应付账款往来,识别其有无 真实的业务交易背景,评估对资产负债、收益以及监管指标的影响第四十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关注银行集团内部通过提供服务的收费业务,评价其 是否属于市场价格及其对盈利水平的影响第四十一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了解银行集团内部不同机构向同一客户提供不同性 质的金融服务,评价是否通过客户形成了间接形式的内部交易以及对集团稳健性的影响第四十二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银行集团按照相关规定在年报中及时、充分地 披露内部交易情况,包括内部交易的内容、规模、范围以及对集团的影响等定量数据和定 性描述第四十三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分析银行集团内部交易是否执行正常业务标准,是 否通过交叉销售或信息共享损害客户利益第四十四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向银行集团提出改进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 监管措施,以加强内部交易的管理对于可量化的内部交易,应当予以轧差或剔除第四十五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综合评估银行集团内部交易的基础上,对于违反有关 规定或对集团造成重大风险的,可要求其限期整改。

第四节 其他风险的并表监管第四十六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银行集团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境内外各类附属 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等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其 对银行集团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局部的、单一的风险进一步蔓延扩大, 对整个银行集团的安全构成威胁第四十七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要求银行集团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并表管理流动性 的并表管理既要考虑银行集团的整体流动性水平,又要考虑单个附属机构的流动性水平及 其对银行集团的影响对于跨境设立的附属机构,还要充分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