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何军霞我今天说教材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教材地位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从学科地位和作用的角度看,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从学习过程和活动的角度看,语文学科具有实践性、累积性和外显性特征,从学习对象和内容的角度看,语文学科具有广域性、开放性和易学性特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二、 教材的编写意图本册教材紧紧围绕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来说, (一)、力求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二)、优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方法,使他们通过阅读、观察、体验、探究等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知识理解和知识运用的能力三、说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性质定为“ 工具性与人文性” 的统一, 并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个理念: 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是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程标准要求的五个部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仍然是八年级语文教学的主方向,具体 要求如下:1、要求规范书写,提高书写速度,书写力求美观2、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3、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默读要有一定速度并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4、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量5、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敢写,愿写,达到乐写的境界,写作时要做到文从字顺,写自己想说的话,真心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多运用学过的词语句子,做到学以致用,结构安排详略得当,内容要有创意,立意要新,语言流畅生动6、要会缩写、扩写、续写、改写,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7、要求用语文明得体, 课堂上要学会倾听, 学会理解对方说话的观点和意图8、综合性学习方面:注重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查找资料等多种途径去获取知识,进行自我展示9、要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树立“ 大语文” 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树立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
10、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四、说学情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二班的语文教学,通过本学期两个月多月的教学发现, 从整体来看 , 大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强 ,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平日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增强了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目的是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生能力发展水平分析通过两个多月的观察和了解,本班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发展不平衡,有个别学生具有一点写作水平,而且有一定的朗读能力但是后进生的比例也不少,约占班级总人数的二分之一, 这些学生中有的连小学中巩固训练的汉语拼音都没有掌握,不能正确给汉字注音,有的同学书写极差 在写作中不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材料,而是记“ 流水帐” ,没有主次,详略不当,缺少个人的一些想法、见解,文章不生动,语句不通顺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耐心的教育学生 , 树立学习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尽快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三 、 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语文的基础性比较强,知识点比较零碎,考试以课外阅读能力为主,因而许多同学反映学好书本知识, 成绩反而不会提高 大部分同学不会学语文,机械记忆知识,学习上不讲究方法,死记硬背,对所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不强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班中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套路课外阅读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今后教学中要好学生带动差学 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拓展课外知识面,丰富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良好的学生习惯五、教材单元主题分析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六个单元,其单元主题分别是“ 仰望苍穹” “ 生之机趣” 、“ 临水聘怀” 、“ 读书妙悟” 、“ 原野放歌” 、“ 雨中情思” 共六个板块,教材内容的选用着重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形式新颖,针对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 、第一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的课文,描绘了日出的规律、云海的壮阔、落日的辉煌、星辰的繁密,让我们领略了无穷的景致,充满了生活和时代气息重点:(1. )了解每课的作者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何的思想感情 ( 3)学习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 1)品析文中的精彩段落,领悟作者在文中渗透的审美情趣 (2)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追求光明与幸福学法指导:( 1)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入领会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文章蕴含的哲理 2). 运用先阅读,在思考的模式,来品味文章的人文思想,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 ( 3)搜集整理与“ 日” 有关的成语、故事、诗句和精彩的篇章,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2 、第二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的课文都涉及人类最本质的问题 ---- 生命作品中包含着乐观、向上、自尊、自强、不畏艰辛等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有关的哲理思考重点:( 1). 了解每课的作者及相关的背景 ( 2)学习通过入情入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各种事物的写作手法 (3). 学习并体会作品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难点:(1). 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一个个生动活泼、 富有寓意的审美形象 2).感悟作品中乐观、向上、自尊、自强、不畏艰辛等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相关的哲理思考学法指导:( 1)了解作者及与文章有关的知识,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学习,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 2). 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养成仔细品味语言的习惯,要将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积累下来,搜集阅读与动物有关的文学作品,继续感受生之机趣。
( 3)深入生活,注意观察各种有趣的生命活动,写出自己的思索与感悟3 、第三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写潭水、瀑布、海潮、春游,写“ 水之歌,水之思” ,调动视觉、听觉、触觉,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感觉、人生感悟,以及对自然的观感、对社会的思考重点:( 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理解文意,积累一些文言字词及优美的语句 2). 在比较阅读中增强对各篇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散文的兴趣 3)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难点:(1). 品味优美的的语言及意境, 培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2). 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欣赏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学法指导:( 1). 先预习扫除文字障碍,结合注释,读懂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进行赏析,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和一些名句 (2). 在本单元的整体学习中, 赏析精美的语言, 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 做到读写结合 3).借鉴所学散文名篇的写作手法,描写家乡的或学生见过的最美的小河、湖泊或瀑布4 、第四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的话题是“ 读书妙悟” 我们可以聆听先哲的教诲,学习大师的读书之道不管是雄辩的推理,还是风趣形象的阐述,都将启迪我们求知。
重点:(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字词 (2)比较体会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妙悟,领悟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 (3) 揣摩文中的精彩语段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4)比较体会个篇文章的写作特色,并学习借鉴难点:( 1). 品味文章精彩的语言,领悟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 2)感受名人在读书方面深邃的思想和文化学法指导:( 1)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都和学生学习生活、认知体验非常贴近,故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解读课文,( 2)本单元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很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体味,以此指导学生的读书、学习 ( 3). 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读书生活,并撰写一篇发言稿5 、第五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辽阔的原野,这些文章风格或苍劲雄厚,或清秀绮丽,从各个视角展示了原野的美学会欣赏它们,我们的心灵世界也将更为丰富宽广重点:( 1)了解本单元作者及北朝民歌的文学常识,识记并掌握每课的生字词2)朗读课文,通过比较,把握三篇写草原诗文所写草原特点的异同 、两篇写西部的散文各自抒发的“ 思考” 的内涵以及他们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难点:( 1)欣赏品味文中优美、别致的语言,感受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培养热爱草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2)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体现自然美的写法,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学法指导:( 1)这一单元的主读和比较探究的课文,除了《静默草原》 和《草原散章 》外 ,都是古代诗歌,教学中既要注意(古代)诗歌和(当代)散文在写景抒情上的不同特点,更要注意对同样景物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观察,感受和体验,在他们笔下有着各具特色的精彩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