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串口通信实验报告精选八篇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32.13KB
约21页
文档ID:317611051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串口通信实验报告精选八篇_第1页
1/21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串口通信实验报告精选八篇    篇一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基于Labview的串行通信接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软件Labview编写前面板和程序框图,通过该面板实现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的串口通信设置好通信端口,波特率等参数后,在输入控件中输入数据字符,当点击发送按钮时,下位机发生相应的变化前面板如下图所示二、实验器材PC机一台,单片机开发箱,220V交流电源,Labview软件,导线若干等三、实验原理首先是要确认仪器选择的通信模式是串口通信模式,串口通信是按位(bit)发送和接收数据现在的仪器一般都至少有二种通信模式,一种是RS232,一种是GPIB我们使用RS—232接口1.Labiew中的串口应用Labview在仪器I/O的串口中提供了大量串口相关的VI或软件进行连接的机制,所以实现串口通信,可以使用其本身提供的串口VI如下图所示此模板共有8个操作函数,其中,前4个函数在串口通信中经常应用下面简单介绍这4个常用的VISA(Virtual Instrum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串口函数1)VISA配置串口 设定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流控制、超时处理、终止符和终止符使能等参数,将VISA资源名称指定的串口按特定设置初始化。

2)VISA写入 将“写入缓冲区”的数据写入VISA资源名称指定的串口 注意:VISA通信接收或发送数据都是字符串(ASCII)若接收或发送的字符串是“1、2、3、4”,在内存中存储的是ASCII,因为“1”=31(十六进制)、“2”=32(十六进制)、“3”=33(十六进制)和“4”=34(十六进制),所以串口缓存接收/发送的数据实际是16进制的31、32、33、343)VISA读取 从VISA资源名称所指定的串口中读取指定字节的数据,并将数据返回至读取缓冲区有时不知道串口缓存区有多少字节的数据,以防字节总数设置错误,这时字节总数可以用属性节点获取,即把属性节点输出端子接入“VISA读取”节点的输入端子“字节总数”…… …… 篇二 :单片机串口通讯实验报告实验十 单片机串行口与PC机通讯实验报告㈠ 实验目的1. 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通讯的编制;2. 了解实现串行通讯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3. 了解PC机通讯的基本要求㈡ 实验器材1. G6W仿真器2. MCS—51实验板3. PC机一台 一台 一台㈢ 实验内容及要求利用8051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与PC机通讯。

本实验实现以下功能,将从实验板键盘上键入的字符或数字显示到PC机显示器上,再将PC机所接收的字符发送回单片机,并在实验板的LED上显示出来㈣ 实验步骤1. 编写单片机发送和接收程序,并进行汇编调试2. 运行PC机通讯软件“commtest.exe”,将单片机和PC机的波特率均设定为12003. 运行单片机发送程序,按下不同按键(每个按键都定义成不同的字符),检查PC机所接收的字符是否与发送的字符相同4. 将PC机所接收的字符发送给单片机,与此同时运行单片机接受程序,检查实验板LED数码管所显示的字符是否与PC机发送的字符相同㈤ 实验框图源程序代码:ORG 0000HAJMP STARTORG 0023HAJMP SERVEORG 0050HSTART: MOV 41H,#0H ;对几个存放地址进行初始化MOV 42H,#0HMOV 43H,#0HMOV 44H,#0HMOV SCON,#00H ;初始化串行口控制寄存器,设置其为方式0 LCALL DISPLAY ;初始化显示MOV TMOD,#20H ;设置为定时器0,模式选用2 MOV TL1, #0E6H ;设置1200的波特率MOV TH1, #0E6H…… …… 篇三 :基于VC++ 6.0的串口通信实验报告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题目:串口通行实验班级:0309103学号:030910338姓名:田静指导老师:付大丰日期:2012-10-21网络与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要求把两台计算机的串口通过串口线连在一起,通过串口实现两台计算机通讯。

可以利用高级语言、C语言编程实现,要求程序界面友好,有发送和接收功能,其接收和发送内容可在屏幕上显示二、实验原理串口通讯把数据的字节分解成单个的二进制比特流依次传输,其结构简单,连接线少,应用非常广泛实现串口通信的方法很多如:利用标准通信函数实现串口通信、利用API实现串口通信和利用ActiveX控件实现本文主要采用ActiveX控件Microsoft CommunicationsControl(MSComm)编程,Windows平台先进的ActiveX技术使得对串口编程不再需要处理烦琐的细节利用已有的AxtiveX控件,只需要编写少量的代码,就可以轻松高效地完成任务以下对ActiveX控件属性进行简单介绍,在ClassWizard中为新创建的通信控件定义成员对象(CMSComm m_comm),通过该对象便可以对串口属性进行设置,MSComm控件共有27个属性,这里只介绍其中几个常用属性:CommPort:设置并回通讯端口号,缺省为COMlSettings:以字符串的形式设置并返回波特率、奇偶校验、数据位、停止位 PortOpen:设置并返回通讯端口的状态,也可以打开和关闭端口Input:从接收缓冲区返回和删除字符。

Output:向发送缓冲区写一个字符串InputLen:设置每次Input读入的字符个数,缺省值为0,表明读取接收缓冲区中的全部内容InBufferCount:返回接收缓冲区中已接收到的字符数,将其置0可以清除接收缓冲区…… …… 篇四 :串口通信实验报告基于Labwindows/CVI的串行通信接口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软件Labwindows/CVI编写仪器面板,通过该面板实现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的串口通信设置好通信端口,波特率等参数后,在Text Box控件中输入数据字符,当点击发送按钮时,单片机开发箱中的指示灯发生相应的变化仪器面板如下图所示二、实验器材PC机一台,单片机开发箱,220V交流电源,Labwindows/CVI软件,导线若干等三、实验原理由于LabWindows/CVI提供了大量与外部代码或软件进行连接的机制,所以实现串口通信,可以使用其本身提供的RS一232函数库1.RS—232函数库RS—232函数库提供了各种方式的串口通信控制函数和I/O函数,包括:打开/关闭函数;I/O读写函数;调制解调器控制函数;串口设置函数;寄存器状态函数;回调函数等1) 打开/关闭函数:OpenCom,OpenComConfig和CloseComo。

2) I/O读写函数:总计有7组函数,以下为其中常用的四组:1) ComRd:从串口的接收缓冲区读指定长度的字符;2) ComRdByte:从串口的接收缓冲区读取一个字符;3) ComWrt:向串口的输出缓冲区中写指定长度的字符;4) ComWrtByte:向串口的输出缓冲区中写一个字符3) Xmodem函数:它使用了一种包含出错检测的文件传输协议进行串口通信在这种协议中,文件通过信息包来传送,信息包中不仅包括了文件中的数据,还包括了校验和同步信息4) 串口控制函数:总计有7组函数,以下为其中常用的四组:1)SetComTime:设置I/O操作超时的时间限制;2)SetCTSMode:禁止或允许硬件握手并设置硬件握手方式;3)FlushlnQ/FlushOutQ:清空输入/输出队列…… …… 篇五 :rs232串口通信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实验————实现RS232串口通信程序及MODBUS协议的编程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RS232串口标准及原理2.实现PC机通过RS232串口进行数据的收发3.掌握MODBUS协议4. 掌握MODBUS协议编程的编写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RS232串口通信线(9针)一条,跳线一个(一台PC实验时,将其中的2和3短接)三、实验内容界面内容:(1)打开串口与关闭串口按钮(2)信息发送区:信息编辑区,发送信息按钮(3)信息接受区:信息显示区,接收信息按钮四、实验原理rs-232-c :RS-232C标准(协议)的全称是EIA-RS-232C标准,其中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代表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ecommeded standard)代表推荐标准,232是标识号,C代表RS232的最新一次修改(1969),在这之前,有RS232B、RS232A。

它规定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常用物理标准还有有EIA�RS-232-C、EIA�RS-422-A、EIA�RS-423A、EIA�RS-485 这里只介绍EIA�RS-232-C(简称232,RS232) 例如,目前在IBM PC机上的COM1、COM2接口,就是RS-232C接口RS232原理如图1-3图1 RS232接口电缆和引脚外观图2 RS232 引脚定义(DB9)RS232接口硬件握手方式1 概述在现代的各种实时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中,在Windows 9X/NT下利用VC++对RS-232串口编程是常用的手段Windows 9X/NT是抢先式的多任务操作系统,程序对CPU的占用时间由系统决定多任务指的是系统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进程,每个进程又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线程进程是应用程序的运行实例,拥有自己的地址空间每个进程拥有一个主线程, 同时还可以建立其他的线程线程是操作…… …… 篇六 :嵌入式ARM串口实验报告实验五 串口通信实验1 实验目的(1) 掌握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2) 编程实现ARM的UART通讯;(3) 掌握S3C2410寄存器配置方法。

2 实验设备(1) S3C2410嵌入式开发板,JTAG仿真器2) 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XP,ADS1.2集成开发环境,仿真器驱动程序,超级终端通讯程序3 实验内容实现查询方式串口的收发功能接收来自串口(通过超级终端)的字符并将接收到的字符发送到超级终端4 实验步骤(1) 参照模板工程,新建一个工程UART,添加相应的文件,并修改UART的工程设置;相关设置如下列图所示:图5.1 设置R0 Base图5.2 添加Target图5.3 配置(2) 创建xinint.c和init.c并加入到工程UART中;(3) 编写串口操作函数实现如下功能:循环接收串口送来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回去;参考代码如下:(1)串口初始化程序MMU_Init();//初始化内存管理单元 //设置系统时钟ChangeClockDivider(1,1); // 1:2:4ChangeMPllValue(0xa1,0x3,0x1); // FCLK=202.8MHzPort_Init();//初始化I/O口 //初始化串口 //选择串口0 Uart_Init(0,115200); Uart_Select(0);(2)发送数据while(!(rUTRSTAT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