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尔克洛兹教学法: 内容概述: “达克罗士音乐教学法”为世界四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其特色为教师以钢琴即 兴方式教学,学生则以身体律动来体验对音乐的感受达克罗士教学法是瑞士 集音乐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舞蹈家及诗人于一身的艾弥尔.杰克- 达克罗士(Emile Jaques - Dalcroze , 1865-1950)于 1905 年在日内瓦音乐 院实验成功而公诸于世旳教学法其教学方式有:1.律动教学 2.听音训练 3. 即兴创作 1.律动教学:这是藉着身替肢体最自然的律动,表达对音乐节奏的反应这种 教学模式常用在我们幼稚园、国小低年级的韵律、唱游…它经常以肢体的动 作:如走步、跑步、弯腰动作来代表拍子;或藉着拍手、脚踏来分辨不同的音 符;或藉着游戏的规律节奏来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反应能力…这种以肢体的节奏 感,导引学习音乐基本能力的潜能发挥可说是最府合认知、思考的一种音乐教 学2.听音训练: 达克罗士认为以首调唱名来训练歌曲教唱,对于音乐欣赏的 听音或记忆较有助益于能力的发挥,尤其音程间的认知,简单歌曲的仿唱,一 定要配合身体的律动以达到「内在听觉感受能力」的音乐薰陶 3. 即兴创作 藉着任何乐器的弹奏,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性的舞蹈动作来揣测音乐的动机 及意境。
另ㄧ方面达克罗士也鼓励对旋律与和声方面的创作与尝试,他认为节 奏、韵律的配合是不能疏忽的 达克罗氏教学法教学特性: 1. 重视以儿童之体律动的节奏配合音乐教学 2. 舞蹈与律动为音乐教学的主要活动 3. 教材应取之于自然界中的节奏素材,是儿童音乐学习最自然的感受 4. 非常重视儿童对「视觉」 、 「听觉」感受能力的培养 5. 即兴的舞蹈表演动作可促进儿童的表达能力 6. 音乐教学应以节奏教学做为基础二、柯达伊教学法: 内容概述: 根据高大宜的看法,他认为人声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唱歌必须是无伴奏的,就 像传统的民谣演唱一样由这个观点来看,音乐教学的实施,祇要具备接受良 好训练的师资和完整的教材,则无论在都市乡镇,甚或最偏远的地区,都可以 实施;而且它的教学对象由二岁的幼儿至成年人,都可以透过歌唱的方式来学习 音乐,可说是最理想的全民音乐教育 高大宜的教学法可以用歌唱教学法做为其教学宗旨其主张所有音乐活动有:1. 歌唱教学、2.节奏的配合教学、3.视唱与歌曲练习、4.手语教学 1. 歌唱教学 幼儿时期的歌唱以听唱仿唱为主开始已『念』歌方式,用童谣民歌与生活之谚 语做为题材,从小三度音程开始教唱,并以五声音阶的音域为主,选择适当的 教材配合实施教学,采渐进的教学方式,由两小节到四小节,再扩大为八至十 二小节的乐句,每次上课以 20 分钟为原则。
2. 节奏的配合教学 (1)先以感觉节奏的快、慢开始,聆听老师的节奏示范再加上以自己模仿,以 拍手或踏步方式实施2)采用节奏音节念法实施节奏教学 (3)以歌曲配合游戏动作,尤其让儿童有创造设计的机会以配合唱歌的舞蹈动 作 3. 视唱与歌曲练习 高大宜的歌曲与视唱有一系列的教本,大部份取之于民谣,视学生程度而给予 适当的教材视唱训练多以首调唱名法唱谱练习;歌曲练习则以二声部合唱为 主,多为民谣,采用五声音阶的调式,节奏较难,适合程度较高的能力者视唱 及歌曲演练 4. 手语教学 高大宜的应用 John S Curwen 的手语以辅助视唱的教学法,主要的特点是利用 视觉,加上身手配合的手语动作,来加深儿童聊解音阶中,各音之间的音程高 低的距离关系并使儿童能感受儿童歌唱时曲调所表达起伏的那种音乐性 高大宜教学法教学特性: 1. 以歌唱为主的教学法 2. 以传统民谣、儿歌做为主要教材 3. 运用首调唱名及移动 Do 唱法,实施视谱教育 4. 以五声音阶作为基础 5. 引用英国 John S Curwen 手势教学法,辅助视唱教学,辨识音与音之间的高 低观念 6. 使用节奏音节念法帮助节奏的认知等。
7. 让儿童接触到世界上着名的作品 8. 使用条线的独谱方式导入五线谱的训练 9. 注重用心听音乐的静默听音练习三、奥尔夫学法 内容概述:“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奥福对于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在「感觉」优于「理解」 在幼童的生长过 程中,他们在最自然环境中,透过本能的活动如:模仿、触觉、味觉、肢体的 活动,经过慢慢的成长,使一些潜意识的经验成为具体的行动,加上语言日见 成熟的表达去学习音乐基本能力也就是由感觉→具体概念→语言表达→读写 →到创作的阶段 (一)节奏教学 奥福教学以节奏为音乐学习活动的重点,从简单的弹指、踏脚、拍膝、舌头声 或双手击拍动作,以单拍子的一拍一拍开始,从自然的律动速度,再渐进到快 速节奏,并导入要学习的节奏模式 (二)唱游活动教学 节奏语言是进入曲调的基本教学活动之一,儿童藉着生活中所接触耳熟能详的 说白、童谣、游戏、吟诵…作为歌唱的教材,由单字到词汇甚至到句子,由模 仿,一再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感受,进而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规 律性的节奏、变化节奏、音成高低的观念以及轮唱模式的练习,经由乐器的伴 奏而有初步的合弦概念 歌曲的教唱先由节奏语言的带动,依字汇顺着节奏,延伸到乐句的练习,加上 肢体的韵律,创作出舞蹈的动作,充分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与陶冶。
(三)节奏乐器的教学为提高儿童学习的兴趣,教学者必须设计一套节奏乐器给学生练习,教材内容 应取自本国民谣 节奏乐器的练习,是以顽固低音为伴奏,形式采用五度合音伴奏,也就是用一 个曲调的主音与属音为伴奏的模式,可按调性的不同而移动,常用的乐器有木 琴、铁琴、直笛、吉他等…而即兴创作也是教学重点之一,刚开始教学者弹 奏顽固低音,学生可自由创作配合同调性之曲调,由简单的曲调,采用卡农轮 唱的方式加上敲击伴奏,使学生学的快乐且学的有成就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法特性 1. 以各国民谣作为教材 2. 以「节奏」与「即兴创作」作为教学基础 3. 以说白语言节奏、熟悉的儿歌、民谣、游戏配合节奏乐器所设计的一种综合 性的教学模式 4. 藉持续低音、卡农及顽固低音作初步合声的介绍与练习 5. 注重模仿演唱及模仿演奏的教学模式 6. 运用拍手的功能作为节奏的基本练习 7. 以乐句为单位作为节奏的即兴练习四、铃木教学法 内容概述 铃木教学法可说是一种母语教学法,从小即着重儿童潜力的发挥 当孩童生下来两三岁间,家里就开始塑造音乐情境,常放一些优雅的歌曲,刺 激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那时母亲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时常带着孩子仿唱, 或以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拍手或身体摇摆的游戏。
三岁时则让孩子观摩融入音 乐的游戏课程,母亲则要指导孩子,安排孩子规律性的练习时间,并布置很好 的练习环境四岁时则正式接触乐器,铃木教学法以小提琴为教学乐器最主, 主要训练孩子专心程度的培养以及敏锐的听力训练每阶段的练习都要不断的 反覆、熟记谱子每周除了固定上个别课外,每一周或两周还要上ㄧ次合奏课, 彼此互相观摩,互相学习主要要给孩子有成就感,并增加孩子的信心与上进 心,而父母要不断的鼓励与欣赏孩子的练习,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 这样持续性的练习、观摩、表演一直到青少年以至成人,虽然不ㄧ定每一个人 都是音乐家,但每一个人却都能发挥其潜能且都具有专业的水准 铃木镇一教学法教学特色 1. 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并从中培养良好的音乐感 2. 强调模仿和反覆练习的重要性 3. 注重父母与孩子的互动 4. 注重音色的品质 5. 要求弹奏的正确性 6. 注重表演或演出 7. 重视自我评量和同侪观摩的自学能力 8. 鼓励背谱弹奏 9. 掌握上课时间 10. 团体课与个别课并重. 以上四大教教学法是目前常被采用的,不难发现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潜能教学法, 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与专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