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课 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1、科学证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2、二三百万年前出现了人类.3、从人的体貌特征来区分,人类分为三大人种:黄种人(主要在亚洲)、白种人(主要在欧洲)、黑种人(主 要在非洲).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奴隶制国家的产生4、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和地区是:埃及(非洲)、两河流域(亚洲)、中国(亚洲)、印度(亚洲) 、和希腊的克里特(欧洲)第二课 上古(奴隶社会时期)的亚非文明1、约公元前 3100 年,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国王称为“法老”,法老的陵 墓叫“金字塔”,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评价: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埃及 文明的标志,也是古埃及奴隶悲惨的见证2、古巴比伦王国位于西亚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兴起于公元前 19 世纪,国王汉莫拉比在公 元前 18 世纪统一了两河流域,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成文法典《汉莫拉比法典》法典的性质或实质是 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3、古代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与恒河)公元前 15 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古代印度实行 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把古代印度人分为四等:婆罗门(管宗教祭祀)、刹帝利(国王、贵族掌 军政大权)、吠舍(一般平民从事农、工、商业)、首陀罗(地位近似于奴隶)前两个是统治阶级,后两个是 被统治阶级,种姓制度的影响:严重地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4、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和印度,(只有埃及在非洲、其它三国都在亚洲)四大文明 古国的相同地理环境:都属于大江大河流域;都最早出现农业且农业发达;最早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最早 进入文明时代第三课 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中古是指封建社会)1、3 世纪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 世纪时大和统一日本,日本国王后来称为天皇2、日本“大化改新”:(1)7 世纪中叶,为了打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挽救危机,中大兄皇子依靠高向玄里 等人拥立孝德天皇,于 646 年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2)背景:为了打击贵族,挽救危机,改变日本落后面貌;(3)主要内容:废除贵族对部民和土地的私有制;颁布“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实行中央集权,废除世袭制 度;(4)意义:使日本有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5)启示:要善于学习他国的先进文明成果,发展自己国家。
消化吸收,学习日本人善于创新,认识到改革是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等3、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政治上,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文化上,用中国汉字偏旁部首和草书创造出日本文字 (假名和汉字并用的特点)4、1192 年日本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标志日本从此进入幕府统治时期5、阿拉伯国家的兴起:7 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创立了伊斯兰教,622 年出走到麦地那,并 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630,他兵临麦加城下,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麦加被确认为伊斯兰教的 圣地,克尔白神庙改为清真寺;632 年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大体统一,在统一过程中伊斯兰教的传播- 2 -起了主要作用;后来他的继承人称哈里发,他们以圣战的名义进行扩张,到 8 世纪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 州的大帝国第四课 古代希腊1、 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基础,它包括克里特岛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 2000 年左右)爱琴文明是希 腊文明的开端,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2、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6 世纪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城邦国家是斯巴达和雅典公元前 5 世纪希腊进入全盛 时期(处于奴隶社会);希腊繁荣的根本原因是奴隶的劳动;雅典工商业发达,是当时地中海最大的商贸中心, 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3、雅典的民主政治:公元前 594 年,雅典进行了著名的梭伦改革,建立了民主政治主要的国家机构有:公 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公民大会是雅典国家最高决策机构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伯利克 里时期,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但是这种民主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 专政的基础上的,奴隶和妇女没有政治权利,正真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是拥有公民权的少数雅典人第五课 古代罗马1、 公元前 510 年,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建立公元前 3 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罗马共和国在与北非强国迦 太基进行了长达 100 多年的布匿战争(争霸战争)后,罗马共和国在公元前 2 世纪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2、 公元前 45 年,凯撒成为罗马独裁者,共和国名存实亡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被尊称为“奥 古斯都”,标志罗马进入帝国时期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和西罗马帝国(首 都在罗马);476 年,西罗马共和国被日耳曼人所灭,标志修奴隶社会结束3、 罗马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机构是元老院;最高官职时执政官;罗马盛行奴隶制,奴隶被视为“会说话的 工具”,还使用奴隶为角斗士玩乐。
公元前 73 年(罗马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奴隶大起义爆发打击了共和 国的统治第六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1、在众多的日耳曼人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800 年左右,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建立了查理 曼帝国,他的建立标志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时间 9 世纪)843 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法兰西、德 意志、和意大利;进入不列颠的日耳曼人建立了英格兰王国2、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建等级制度;促进西欧封建化的制度是采邑制;推行者是宫相查理 马特改革;实 质是按等级进行土地分封;西欧盛行封建庄园经济,等级按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层层 分封,他们为统治阶级;最底层为农奴;为被统治阶级形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3、“丕平献土:756 年法兰克王国矮子丕平将意大利的一块土地献给教皇,形成罗马教皇国4、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表现在:政治上:有权废立国王,地位至高无上;经济上,占有西欧三分之一以 上的土地,还向全体居民征收十一税;思想文化上:垄断教育,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顽固精神堡垒;影响:教 会的统治,严重地影响了西欧的社会进步,历史上把教会统治的时代称为“黑暗时代”5、11 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其中著名的有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 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城市兴起作用: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了重要作用。
6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查士丁尼在位时国力强大,被视为西欧人的天 堂东罗马帝国后来衰落的原因:①封闭保守,不肯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②穷兵黩武,导致民穷财尽;③内 忧外患,国力衰弱 1453 年被奥斯曼土耳其灭掉;- 3 -第七课 古代东西方的战争 第八课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1、·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方式: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友好交流主要方式:和平友好交流2、古代东西方的战争有:(1)希波战争:(公元前 492 年到公元前 449 年) (2)亚历山大东征 (3)罗 马对东地中海的征服战争 (4)十字军东侵 东西方战争的评价:(1)战争给东西方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但是客观上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3、战争中重要知识点:(1)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长跑项目:马拉松长跑来源于希波战争中的著名的马拉松战 役;(2)希波战争的性质:对希腊而言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也决定了希腊最终能战胜波斯帝国3)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著名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公元前 333 年的伊苏斯之战最后灭掉波斯帝 国4、古代东西方文明和平友好交流的例证:(1)马可 波罗东游 (2)阿拉伯数字的西传5、马可 波罗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元朝忽必烈时来到中国,后回到意大利口授了《马可波罗东游记》一书, (影响: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况,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破除了赤道无法穿越 的迷信,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6、阿拉伯数字的西传:古代印度人发明了 0 到 9 十个数字,和十进位法;后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误称为 阿拉伯数字,;中国的造纸术也是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也由阿拉伯人直接或间接传 到欧洲7、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是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等都曾 经地跨三大洲、与唐朝接壤的帝国是阿里拉伯帝国第九课 古代的文字与文学 第十课 古代科学技术和造型艺术1、文字: (1)古埃及人在公元前 3500 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写在纸草上;(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在 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发明了楔形文字;刻在泥版或黏土上;(3)中国商朝的甲骨文;这三大文字只有甲骨文发 展为汉字使用到今,其余两种都被取代2、文学: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著的一部关于特洛伊战争的两部长篇叙事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合称为 “荷马史诗”它反映了前 11 世纪到前 9 世纪希腊的社会生活情况;是欧洲第一部优秀作品,也是一部不朽的世 界文学名著;3、戏剧: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写的《俄狄浦斯王》是希腊悲剧的典范4 小说:阿里拉伯文学作品《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被视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他歌颂纯朴善良,揭露 封建社会黑暗不平,故事引人入胜5、古代科学技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有阿基米得和欧几里得;(1)阿基米得得主要科技成就:数学:第一次提出圆周率的科学计算方法;物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法;物 理成就:提出杠杆原理、阿基米得定律奠定了机械力学、流体静力学基础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翻转 地球!)(2)欧几里得是著名的数学家:著有《几何原本》一书6、古希腊雕塑是古代造型艺术的典范;代表作有:《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拉奥孔》7、建筑作品:(1)法国巴黎天主教(基督教)教堂巴黎圣母院,是欧洲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2)阿拉伯建筑的典型代表是麦加清真寺,位于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内,是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寺庙 4 -第十课 古代宗教名 称创 立 时 间地 点创 建 者经 典 佛 教公 元 前 6 世纪古 代 印 度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三 藏》基 督 教 1 世纪巴 勒 斯 坦小 亚 细 亚耶 稣《圣 经》 伊 斯 兰 7 世纪阿 拉 伯 半 岛穆 罕 默 德《古 兰 经》 名 称 创 立 背 景主要教义影 响 佛 教为了顺应印度出现 的反对婆罗门的统治的社会思潮主张众生平等提倡禁欲修行寻求自我解脱打击了婆罗门的专制统治,后来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基 督 教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地区的人民在罗马的残酷统治下,幻想得到救世主的拯救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人们要崇拜上帝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罗马统治,后来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伊 斯 兰 教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统一国家成为阿拉伯人共同愿 望遵循安拉行事的 人灵魂升入天堂,否者就会下地狱对维护阿拉伯民族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有的作用从中可以看出三大宗教都产生在亚洲;唯一没有天堂之说法的是佛教;公元 11 世纪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 教;伊斯兰教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今天巴勒斯坦地区和以色列的冲突;伊拉克内战;等都与伊斯兰教相 关;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宗教活动为“五功 ”。
世界近代史部分第十二课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5 -1、文艺复兴运动;(1)、时间;14━16 世纪,(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3)地点:意大利 (4)目标: 封建教会 (5)性质、实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6)指导思想: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