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题材来源故事梗概剧种特色主要版本七星庙(本戏)事见《昭代萧韶》周世宗时,北汉刘崇联合火山王杨艾攻河东杨艾令杨怀亮去佘塘关金彪处下书,约期为三子杨继业娶余彩花过门不料佘彪将彩花另许孙通之子孙荣,约杨、孙两家刀枪抢亲兵至佘塘关,杨艾锤死孙通父子继业枪挑佘氏兄弟,佘彪大恸,遂毁婚继业虽杀死二兄,彩花仍追继业不舍,继业败入七星庙,彩花追至,即成婚配,七星童依次投胎,后生七员虎子杨怀亮出关,战赵匡胤、郑子明、高怀德等,兵困磐河弯杨艾挥兵连踏五座营寨,忽见赵匡胤身现金龙,知是帝王真象,乃下马归降此剧又名《佘塘关》、《紫金带》、《马踏五营》,其中同名折戏《七星庙》、《马踏五营》可单独演出南路、东路、西路秦腔,云南、四川、贵州梆子及山西北路梆子剧目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前半部为刀马旦武工戏,后半部分为念做工戏全剧为大净、老丑、武生、武旦为主的文武场面、唱做打工并重戏①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书录本;②《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三集书录刘汉斌、金林华口述本,③山西省忻州地区戏剧研究所藏安秉琪口述北路梆子抄录本七七星庙(本戏)事见《昭代萧韶》五代北汉末,杨滚、佘洪、崔子建、呼延平等同僚居官。
杨滚知佘洪有女赛花,才貌双全特为已子继业求婚,佘洪犹豫未决;崔子建亦为子崔龙向多家求婚,佘洪年老健忘,信口应之一日,佘赛花射猎,遇杨继业二人相互爱慕,私订终身后杨滚、崔子建均以与佘洪有婚约,要纳聘娶亲佘洪无奈,其子佘英献计,叫继业与崔龙比武,胜者人赘继业、崔龙正在比武间,佘赛花闯入,打败崔龙赛花兄弟佘英却一旁帮助崔龙,继业不服,将佘英擒去赛花怒,为弟报仇,继业佯装不敌,逃至七星庙,余赛花追去,被继业智擒之后二人倾心相谈,继业、赛花缔结良缘山西蒲州、中路、北路、上党梆子及河北梆子剧目与前剧《七星庙》略异,为同目异本净、武生、武旦重打工喜剧①《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三集刊行上党梆子本;②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卫立庭收藏蒲剧本;③《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三十四集书录刘和山口述本七星庙事见《昭代萧韶》北汉佘万昌将女赛花许婚与杨滚之子继业,后又惧势贪利,改许董龙杨继业兴师问罪,擒赛花之兄佘安、佘方赛花出马为兄报仇,继业斥责其负约,赛花方知父亲不义,佯败,引继业至七星庙,申诉衷肠,在庙中拜天地成亲董龙兄弟赶来,被继业与赛花斩于庙前此剧又名《杨继业招亲》、《佘塘关》山东、河北梆子及豫剧、宛梆剧目与前两剧《七星庙》又略异。
刀马花旦、武小生唱做武打应工戏传统剧目中佘太君多由老旦扮演,唯此剧为刀马旦应工董龙或作崔龙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时华亭口述山东梆子本泗水关(本戏) 杨滚义子怀亮回家路上,被磐石峪崔虎阻拦,遂枪挑崔虎圣怒,命杨滚带领继凯、继康,继业等三子前往征剿至磐石峪,怀亮说明原委,滚反将杨家枪法教之后遇赵匡胤;双方战在一处赵不敌,被打落马,现龙形,杨遂投赵,并以钢锤换赵兰田带以作信物此剧又名《杨滚教枪》、《锤换带》河北梆子、山西中路梆子①《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三十四集刘洪山口述河北梆子油印本;②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教枪(小戏) 赵匡胤接帝位后,与高怀德同征北汉,被困狮子岩北汉杨滚之义子高怀亮,乃高行周之子、高怀德之弟怀亮为救其兄,临阵击败崔龙,北汉王命杨滚捉拿怀亮杨滚佯与怀亮交战,暗将杨家祖传之花枪教怀亮,并放怀亮逃走杨滚出兵狮子岩,与匡胤交手,因敬服匡胤,遂投宋须生、武生重武打戏蒲州梆子山西运城市文化局有存目九龙峪(本戏);北汉令公詹宏,不满刘王无道,借送女践杨延景婚约,欲托杨家引荐投宋途中为刘龙所杀,詹女春阳怒斩刘龙,直驰雁门时八贤王与寇准为韩昌围于九龙峪,春阳挥戈上阵,力助杨家救出八贤王君臣。
自己却不幸被韩昌暗伤,饮恨捐躯山西北路、中路、上党梆子剧目武旦为主重唱打工戏①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三集上党梆子本②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老南唐(本) 杨六郎打死潘豹后远逃,宋太宗将杨家满门判斩适南唐黑桃园张英犯宋八千岁保本,命佘太君挂帅、杨继业及其子为先锋南征,不料被困南唐六郎突围,被王禅老祖救去,八郎中箭回营时七郎在杜家寨招亲,闻讯后同妻杜金娥率家丁前往南唐教父,杀死张英,举家凯旋而归此剧又名《八虎阵》、《困南唐》豫剧剧目武生、武旦唱打工并重戏剧情据牛和尚口述整理摸摸天(本戏) 南唐老道余洪之子请八千岁观景,杨继业父子保驾,被困千尺山腰杨七郎在杜家寨闻讯后,携妻杜金娥率家丁南唐救父,不料亦被围困适王禅老祖从空中经过,始搭救其君臣还朝因王禅老祖台词有.“有吾当显神通,摸摸天怪凉啦”,故名)此剧又名《困南唐》豫剧剧目武生、武旦唱做打工并重戏剧情据党新春口述整理全沙滩(本戏)事见《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十六回 宋太宗在五台山还愿后,在幽州玩景,被北辽天庆王困于幽州,杨继业父子救驾解围天庆王设宴金沙滩,欲谋害宋玉杨继业知其有诈,派杨大郎替宋王前往。
宴间,大郎以袖箭射死天庆王大郎、二郎战死,三郎被马踩死,四郎、八郎被番邦虏去,五郎出家杨继业痛失众子,同六郎保驾还朝此剧又名《七郎八虎闯幽州》、《闯幽州》、《双龙会》、《金沙滩点将》、《杨继业数儿》其中有折戏《双龙会》、《数儿》可单独演出中路、西路秦腔,豫剧、宛梆,山西上党、中路、北路、蒲州梆子,河北、山东、东路、莱芜梆子剧目须生、武生丁净唱做武打戏①民国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秦腔刊行本;②长安书店刊行李瑞阳秦腔整理本;③《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书录本;④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三集上党梆子本;⑤《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莱芜梆子》第八集书录奚凤贤口述本;五郎出家(小戏)事见《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十七回,元关汉卿及朱凯《昊天塔孟良盗骨》杂剧 金沙滩战后,扬家损兵拆撤杨五郎愤权奸用事,悲兄弟凋零,毅然出家为僧此剧又名《五台山》、《五郎削发》、《盖天幅》西路、中路秦腔,云南、贵州、河北、山东、东路撒子,山西北路、上党、中路梆子及豫剧、宛梆剧目武生唱做工戏①民国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本②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三集上党梆子本,③《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东路梆子》第三集书录杨文香、刘长庚、房凤亭口述抄录本。
杨七郎打擂(本)事见《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四四潘仁美之子潘豹,在天齐庙设下擂台,扬言将挫败天下英雄杨继业之子延嗣,酒醉出游,打死潘豹;潘仁美扯杨继业上殿适番邦犯宋,宋王命杨氏父子出征,将功折罪豫剧另一种演法是:杨继业率子游天齐庙,通潘豹立擂时七郎年方七岁,上台打擂不分胜负大郎延平怒斥潘豹欺弟年幼,上擂台将潘豹撕为两半此剧又名《打潘豹》、《劈潘豹》、《天地庙》其中有折戏 《天齐庙》可单演今存版本:东路、西路秦腔,山东、蒲州梆子,豫剧及宛梆剧目武生、须生、大净唱做打并重戏①《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书录本;②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豫剧抄录本③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山东梆子抄录本;④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李威凤收存蒲州梆子抄录本杜家寨(本戏)杨七郎在天齐庙打死活豹后,畏罪潜逃行至深山遇虎,虎被七邮打死,坠落杜家花园杜员外爱其武,佯称私养家虎被打,激怒七郎,杜女金娥出府,以拳相对,二人不分胜负,员外见喜,将金娥许之此剧又名《杨七郎招亲》 豫剧剧目剧情据尤新春口述整理太君征北(本戏)事见《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十三回 宋时,辽国下来战表,太宗命佘赛花挂帅出征,杨继业为先锋继业头阵即败,佘欲斩之适七郎携妻秀英归,入帐讲情,始恕、后秀英争先,众将协力,大破敌军。
此剧又名《辕门斩夫》 西路秦腔剧目武生、武旦唱做打并重戏有《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书录本佘太君征南(本戏)陶天官之女金屏,飘彩择婿,杨八郎之子宗义中彩马国舅强争彩球,被宗义打死马太师奏明朝廷,佘太君被问斩八千岁赵德芳讲情,命佘太君挂帅平安南王之乱,不料杨家将皆败敌手;陶金屏私至边关助战,亦败下阵来后杨宗英下山,方战败敌兵,凯旋回朝豫剧剧目生、旦、净、丑唱做打并重戏河南省戏剧研究所藏抄录本杨六郎招亲(本) 余化龙出兵犯境,宋太宗命杨延景、岳胜征讨,杨与岳分兵而进杨兵过凤山,为展荣之女重阳招为驸马,二人同往杀敌重阳疆场立功,身负重伤而亡延景回朝,请旨修建女侯庵供之此剧又各《女侯庵》西路秦腔剧目武生、武旦武打应工戏《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第二集书录本唐儿府(本戏)事见《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四回宋太宗时,八贤王赵德芳赴北国金钱大会,被困唐儿府杨延景回朝求救,于中山王傅谦处招得岳胜等兵将三千,又收焦赞、孟良佘太君挂帅,前往救援,破唐儿府,救八贤王还朝此剧又名《焦赞招婆娘》、《神钟楼》南路秦腔剧目剧中“六郎被骗”、“焦赞装新”两场为喜剧须生、花脸、正旦、老旦唱做武打并重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程海清等口述抄录本。
陈家峪(本戏)事见《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十八回宋太宗命杨继业、潘仁美北征契丹,连克云、应、寰、朔四川萧太后命耶律色珍反攻,夺取寰州宋兵战败,杨继业领兵迎敌,于陈家峪被俘萧太后劝杨继业投降,杨誓死不从中路秦腔剧目须生反串武生武打应工戏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藏张树民口述抄录本两狼山(本戏)事见《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十八四及《昭代萧韶》宋太宗时,契丹入侵,奸臣潘洪企图借机陷害杨家父子,当殿自请为帅,指名杨继业为先行杨识其奸,呈请宋王命呼延赞为监军兵至雄州,击败韩昌,至雁门关,潘洪按兵不动,杨家父子孤军迎敌,被困两狼山杨继业命七郎突围搬兵,被潘乱箭射死;杨继业又命六郎搬兵救兵不至,人马冻饿陈家峪中,继业无奈,碰死李陵碑前此剧又名《两狼关》其中有折戏《苏武庙》、《李陵牌》常单独演出南路、西路、东路、中路秦腔,豫剧及河北、山东、莱芜梆子剧目甘肃靖远清嘉庆古钟有铸目文武须生、大净、武生唱做打并重戏①民国西安德华书局刊行秦腔《李陵碑》折戏本;②《甘肃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一集书录本;③山东人民出版社1955年刊行本;④《华东戏曲丛刊》第十五集书录本;⑤《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东省卷》书录本;⑥《陕西传统剧目汇编·汉调桄桄》第四集书录孙太正口述本;⑦《河南传统剧目汇编·豫剧》第一集书录刘东法口述本;李陵碑(本戏)事见《北宋杨家将演义》第十八回,《孤本元明杂剧·八大王开诏教忠》及(昭代箫韶》。
宋、辽交兵,杨继业被擒,萧银宗劝其归降,杨不允,欲杀之,复令其草场牧羊时继业八子延顺已为辽驸马,私往送饭,继业拒食;延顺去后,继业拔草食之后遇牧羊仙人指点:“老羊”命丧北国,继业感慨往事,遇李陵碑,推之不倒,遂碰碑一死后六郎搬兵归,战胜萧银宗,班师还朝此剧又名《碰碑》、《苏武庙》、《两狼山》河北、山东、莱芜、东路梆子及山西蒲州、上党、北路、中路梆子剧目须生、武生、花脸唱做武打并重戏①《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莱芜梆子》书录胡庆松、程庆全、奚凤贤口述本;②《河北梆子传统剧目汇集》第三十四集书录赵殿元口述本;③山东省艺术研究所藏张继爱口述山东梆子本④山西省戏剧研究所藏中路梆子抄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