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标准解读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本册的教学目标是:(一)识字与写字1.认字 200 个,会写 150 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5.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5 万字三)口语交际1.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四)写作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五) 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哪些?教材共选编了 28 篇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母之爱,不忘国耻、振兴中华,走近毛泽东。
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一)识字与写字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1.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4.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三)口语交际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四)写作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2.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五) 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因为:学生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或在小组里合作完成。
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五年级上学期是小学高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全面把握阅读教学的要求,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册的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和应对的能力,又要重视培养独白(如演讲)的能力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本册习作共安排了 7 次,其中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习作融合在综合性学习之中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 4 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7 次习作涉及写身边的事物、自己的所感所思、想象性作文等多个方面在呈现方式上,有的是说写合一安排,有的则分开安排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有两种呈现方式,对第一种结合课文学习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方式大致和前几册教材相同;对后一种独立成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则要加强研究,调整教学策略三、本册教材教学建议有哪些?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
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关于阅读教学精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教师重点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如何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上下工夫另外,教师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精读课文都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本册的默读,重点在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默读速度,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外的文章,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检测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精读词句,积累语言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精读课文,领悟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习题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通过自悟自得或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要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另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不要偏离文本提思考价值不大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处理好正确的阅读导向和个性化解读的关系,使学生既学习阅读,又学习做人精读内容,领会方法通过阅读,既要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还要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领会两点,一是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一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方法。
前一项内容安排在第三组,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外,重点还要让学生领会使用了这些说明方法后,文章有哪些不同或更有表现力后一项内容安排在第四组,在“回顾·拓展四”的“交流平台”中有所提示,教师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如,可以通过上下文来体会,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可以通过相似文章的阅读来体会,等等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中年级虽然训练过,到了高年级还应予以重视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 14 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具体的词句学习上,可不必多作要求选读课文的教学本册教材后面安排了 8 篇选读课文,内容大都与单元对应,有少数是为了补充本册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在某种类型上的缺乏例如,本册教材直接反映自然风景的文章少,教材在选读中选了《黄果树听瀑》 《百泉村》两文加以补充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自读,教学上不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自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让学生课外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酌情检查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数量,教师不能将其作为“软任务”而忽略因为没有一定阅读量的保障,学生是很难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的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观点3.关于口语交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交际中,注重表达的条理性;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4.关于习作教学(1 )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本册要求的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梗概,这些习作形式都是首次出现,有的在教材中给出例文,有的则没有。
这些习作本来没有固定格式,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为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尽快“上路” ,教师可以先行示范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讲清楚写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例如,写读后感, “读”是基础, “感”是重点,要避免把读后感写成内容简介;再如,写梗概,要让学生领悟如何抓住一篇文章的重点,懂得哪些内容可以舍弃、哪些内容必须保留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学生习作中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阅读等方式积累素材例如,要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一是在习作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感到有很多东西可以写;二是在生活中随时提醒学生:这件事是否也可以写到作文中呢?再如,习作的新意往往来自于作者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独特角度,教师要让学生“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并通过恰当的语言表达这种独特感受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真实、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生活中的启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并思考这件事情(或几件事情)给自己什么样的启发习作时,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
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良好的文风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把习作改得更好;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互相评议,以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5.关于综合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