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154.59KB
约34页
文档ID:394501579
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_第1页
1/34

数智创新变革未来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概述1.惯性导航系统原理与应用1.无线通信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1.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1.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1.车辆定位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作用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趋势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安全保障措施Contents Page目录页 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概述轨轨道交通道交通导导航定位系航定位系统统#.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概述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概述: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是指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的导航定位系统,主要用于提供轨道交通车辆的实时位置信息和行驶速度信息2.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实时性、抗干扰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运行和调度管理需要3.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主要由地面子系统和车载子系统组成,地面子系统主要负责信号发送和接收,车载子系统主要负责信号接收和处理应用领域: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等轨道交通领域2.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可以为轨道交通车辆提供实时位置信息和行驶速度信息,以便于调度中心对轨道交通车辆进行调度和管理。

3.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还可以为轨道交通车辆提供防碰撞预警、超速预警等安全保障功能,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概述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例如多路径效应、非视距效应、信号衰减等2.多路径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发生反射、衍射或散射,导致信号到达接收机时有多条路径,从而降低了导航定位精度的现象3.非视距效应是指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阻挡,导致信号无法直接到达接收机,从而无法进行导航定位的现象发展趋势: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导航定位精度:通过采用新的导航定位技术和算法,将导航定位精度提高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2)提高导航定位可靠性:通过采用冗余设计和抗干扰技术,提高导航定位系统的可靠性,确保导航定位系统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3)提高导航定位实时性:通过采用高带宽通信技术和实时定位算法,将导航定位实时性提高到毫秒级,满足轨道交通车辆的实时定位需求技术挑战:#.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概述前沿技术: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的前沿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激光雷达导航定位技术:利用激光雷达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构建三维点云地图,然后通过匹配三维点云地图和预先建立的地图,实现导航定位。

2)视觉导航定位技术:利用摄像头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通过图像识别和匹配技术,实现导航定位3)惯性导航定位技术:利用惯性传感器对车辆的加速度和角速度进行测量,然后通过积分计算车辆的位置和速度,实现导航定位结论:1.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是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轨道交通导航定位系统正朝着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实时性、抗干扰性强等方向发展,并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应用惯性导航系统原理与应用轨轨道交通道交通导导航定位系航定位系统统 惯性导航系统原理与应用惯性导航系统简介1.惯性导航系统(INS)是一种自主导航系统,它利用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测量载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并通过数学方法进行积分,从而获得载体的速度、位置和姿态信息2.INS具有完全自主性、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精度高、可靠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漂移误差较大的缺点3.INS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陆地交通和机器人等领域惯性导航系统原理1.INS的基本原理是牛顿运动定律,即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其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2.INS通过加速度计测量载体的加速度,并通过积分得到载体的速度和位移3.INS通过陀螺仪测量载体的角速度,并通过积分得到载体的姿态角惯性导航系统原理与应用1.INS的误差主要包括陀螺仪漂移误差、加速度计漂移误差、积分误差和姿态误差2.陀螺仪漂移误差是指陀螺仪在没有角速度输入的情况下产生的输出信号,加速度计漂移误差是指加速度计在没有加速度输入的情况下产生的输出信号3.积分误差是指INS在积分过程中累积的误差,姿态误差是指INS对载体姿态的估计误差惯性导航系统校准1.INS的校准是指消除或减少INS的误差,提高INS的精度2.INS的校准方法主要包括静态校准、动态校准和组合校准3.静态校准是在INS静止状态下进行的校准,动态校准是在INS运动状态下进行的校准,组合校准是静态校准和动态校准的结合惯性导航系统误差 惯性导航系统原理与应用惯性导航系统应用1.INS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陆地交通和机器人等领域2.在航空领域,INS用于飞机、导弹和火箭的导航3.在航天领域,INS用于卫星、宇宙飞船和空间站的导航4.在航海领域,INS用于船舶和潜艇的导航5.在陆地交通领域,INS用于汽车、火车和地铁的导航。

6.在机器人领域,INS用于移动机器人和无人机的导航惯性导航系统发展趋势1.INS的发展趋势是提高精度、减小体积、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2.MEMS惯性传感器的发展使INS的体积和成本大幅下降,同时提高了INS的精度和可靠性3.INS与其他导航系统,如GPS、北斗、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的融合,能够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和鲁棒性无线通信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轨轨道交通道交通导导航定位系航定位系统统 无线通信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无线通信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网络类型1.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大量微小、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互联,可实现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常用于环境监测、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在轨道交通定位中应用广泛2.车载无线通信网络(V2X):用于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支持车联网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主要用于列车运行控制、安全防护、信息服务等3.5G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等特点,在轨道交通领域可支持列车的高速行驶、大容量数据传输、实时监控等无线通信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定位技术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利用卫星信号实现位置、速度等信息获取,精度较高,但易受遮挡、干扰等因素影响。

2.地面增强系统(GBAS):利用地面基准站对GNSS信号进行差分修正,提高定位精度,常用于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等领域3.无线电定位系统(WLS):利用无线电信号的传播特点实现定位,精度一般,但成本低,易于部署,常用于室内定位等领域无线通信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无线通信系统在导航定位中的作用:融合定位1.GNSS/惯性导航系统(INS)融合定位:利用GNSS信号和INS数据进行融合,提高定位精度和连续性,常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定位2.GNSS/Wi-Fi融合定位:利用GNSS信号和Wi-Fi信号进行融合,提高室内定位精度,常用于轨道交通车站定位3.GNSS/V2X融合定位:利用GNSS信号和V2X信号进行融合,提高列车在隧道、高架桥等遮挡环境中的定位精度,常用于轨道交通自动驾驶等领域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轨轨道交通道交通导导航定位系航定位系统统 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定位及测速1、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的定位及测速2、GNS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提取伪距、载波相位等观测值3、利用GNSS观测值,通过位置计算算法,确定轨道交通车辆的位置和速度。

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姿态测量1、利用惯性导航系统(INS)、GNSS接收机和其他传感器,实现轨道交通车辆姿态的测量2、INS通过测量车辆的加速度和角速度,获取车辆的姿态信息3、GNS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提取载波相位等观测值4、通过组合INS和GNSS观测值,利用姿态计算算法,确定轨道交通车辆的姿态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时钟同步1、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轨道交通车辆时钟的同步2、GNS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提取时间戳信息3、通过比较GNSS接收机时间戳和本地时钟时间,计算时钟偏差4、利用时钟偏差,对本地时钟进行校正,实现轨道交通车辆时钟的同步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导航及控制1、将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传感系统相结合,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的导航和控制2、GNSS接收机提供位置和速度信息,INS提供姿态信息,其他传感器提供环境信息3、通过导航算法,结合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信息,计算轨道交通车辆的运动状态4、利用控制算法,根据计算得到的运动状态,生成控制策略,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的导航和控制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故障诊断及维护1、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实现轨道交通车辆故障的诊断和维护。

2、通过监测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信号质量、位置和速度变化等参数,判断轨道交通车辆是否存在故障3、对故障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类型和位置4、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引导维护人员快速到达故障位置,进行维护卫星导航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轨道交通信息化1、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轨道交通信息化提供数据支持2、通过GNSS接收机获取的车辆位置、速度、姿态等信息,可以用于轨道交通调度、管理等信息化系统3、利用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轨道交通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追踪,提高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4、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轨道交通信息化提供位置、速度、姿态等信息,为轨道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轨轨道交通道交通导导航定位系航定位系统统 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1.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空间1.地基增强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空间广阔,可以覆盖整个地铁网络,包括隧道、车站、地面和高架桥等地区,从而为地铁列车提供无缝的全方位定位服务2.地基增强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地铁列车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地铁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地铁列车能够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3.地基增强系统还可以为地铁乘客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如列车运行实时信息、车站换乘信息等,从而提高地铁乘客的出行体验。

2.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价值1.地基增强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轨道交通列车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从而提高轨道交通列车的运行安全性、稳定性和准时性2.地基增强系统可以为轨道交通乘客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如列车运行实时信息、车站换乘信息等,从而提高轨道交通乘客的出行体验3.地基增强系统可以减少轨道交通列车运营商的成本,如降低列车事故和延误的发生率等,从而提高轨道交通列车运营商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3.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技术1.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差分全局定位系统(DGPS)、地基增强惯性导航系统(INS)和地基增强视觉定位系统等技术2.DGPS是一种通过使用已知位置的地面基站来校正GPS接收机的位置误差的技术,从而提高GPS接收机的位置精度3.INS是一种通过使用惯性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来测量航行器的运动状态(如速度、位置和姿态)的技术,从而实现航行器的导航4.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实践1.地基增强系统技术已经在一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得到应用,如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和深圳地铁等2.在这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地基增强系统技术被用于列车定位、列车运行控制和乘客信息服务等方面。

3.地基增强系统技术在这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列车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高了乘客的出行体验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5.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挑战1.地基增强系统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地基增强系统基站的部署成本较高、地基增强系统基站的维护成本较高、地基增强系统基站的信号容易受到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