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儿童数字阅读类APP模型建构 李海霞 王冬青 李庆超 凌海燕 韩后摘 要:阅读是人类社会重要而独特的活动,学会阅读等于学会了一项基本技能儿童时期是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平板电脑、智能等移动终端逐步兴起,儿童阅读方式由传统的纸质阅读转向数字阅读然而目前市场上面向儿童的数字阅读APP良莠不齐,功能差异性较大,对学生数字阅读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不够重视本文深入分析了儿童阅读特点,调研了国内外儿童数字阅读研究文献以及数字阅读APP产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儿童阅读特点的数字阅读APP设计模型,将数字阅读行为数据的作用提到了新高度关键词:儿童;数字阅读APP设计;数据采集G434 文献标志码:B :1673-8454(2018)15-0077-05一、引言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活动,[1]是儿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2]有研究表明,7岁之前学会阅读就等于学会了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表示,儿童阅读开始的时间越早,阅读时思维过程越复杂,智力发育越好[3]2017年最新发布的第6版《儿童与家庭阅读报告》显示,6-17岁儿童年龄越小能够坚持每周5-7天阅读频率的人数越多,并且6-11岁儿童的阅读动机与阅读积极性相比11-17岁的儿童较高,因此要更加重视对低龄段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等的培养。
[4]本研究中的儿童主要是指年龄在7-12岁左右处于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此阶段是儿童培养阅读兴趣、形成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介质也发生了变革——从纸质图书到电子图书,从而带来了读者阅读方式、阅读习惯等的变化艾瑞咨询2017年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已经突破3亿,用户结构呈现电子书、纸书和纸电兼顾三者大体均衡的局面,其中只看电子书和只看纸书的用户比例分别为36.7%和23.9%[5]电子书以数字形式出版并依托电脑、平板或者移动呈现,无论对爱好学习的儿童还是存在学习问题的儿童,都提供了较大帮助[6],当代儿童作为数字土著居民,阅读方式已由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转向了数字阅读数字阅读(Digital Reading),也叫数字化阅读、信息化阅读、电子阅读或屏读(Screening),是基于信息技术工具的视听觉符号信息处理活动[7]我国政府于2016年发布的《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要将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结合,全面提升全民阅读质量和水平,少儿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必须保障和促进少年儿童阅读作为全民阅读工作的重点,从小培育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8]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国内外儿童数字阅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儿童数字阅读类APP产品的调研,提出了符合儿童身心特征的数字阅读类APP设计框架,以期对儿童数字阅读类APP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二、儿童数字阅读类APP研究现状分析1.数字阅读类APP的实证研究随着数字阅读的发展,面向儿童的数字阅读类APP数量急剧增长,种类逐渐丰富本研究中数字阅读类APP主要指安装在智能、平板电脑或其它移动终端支持儿童进行数字阅读的应用程序数字阅读APP在激发儿童阅读积极性、创设阅读环境、提升阅读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Natalie等人研究发现与阅读传统纸质图书相比较,阅读电子书的儿童具有更积极的阅读态度以及更好的阅读行为表现[9]以下将从阅读心理的三大构成因素进行分析:从感知认读的角度,利用数字阅读类APP进行阅读相比传统纸质阅读富含更多支持儿童感知认读水平不断提升的功能特性,带给了儿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刺激有学者表明电子书中具有诸如超链接、内置词典、动画视频、语音等多种利于儿童阅读的因素[10]Karemaker等人研究发现数字图书中的单词发音功能可以促进学生掌握单词的认知技巧[11]游戏化学习具有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等作用。
数字阅读类APP中融入了游戏化学习的理念,一方面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有趣的语言学习环境,例如Anke等人将混合式(包含个人学习和协作学习)富有游戏化因素的数字阅读类APP应用到语言教学过程中,满足了当前数字土著居民的语言学习要求[12];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参与度,例如Hutchison通过实验表明学生在使用数字阅读类APP进行阅读时,其阅读态度更加积极并且可以创造性地理解文本[13]从阅读理解的角度,数字阅读APP中承载了种类多样的海量电子书资源,具有丰富的拓展阅读资料从鉴赏评价的角度,数字阅读类APP一方面为儿童提供了创作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分享交流的环境作品是阅读成果的有效检验,儿童将自己的作品分享到数字阅读类APP上,通过竞赛、评论、投票等方式能够极大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促进学生阅读虽然数字阅读相比传统纸质阅读有明显优势,但是也有研究证明其存在的不足阅读的过程是书面语言的接受、解码、编码与输出的完整过程,电子书中针对图片或文字的即时反馈可能会分散孩子对故事的注意力当孩子触碰到电子书籍的一幅图片的时候,电子书籍就会立刻产生一个声音反馈与此同时故事暂停这种句中停顿和再次定向可能极大的干扰孩子的记忆加工过程,使得对孩子而言形成一个连贯的故事陈述更加艰难。
[14]一些儿童的电子故事书会附带一个词典,但是所附带的词典并不十分切合年幼读者的需求,即便如此,与印刷版本的词典相比,一部合适的词典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15]2.数字阅读类APP产品调研为了解数字阅读类APP的功能特征及其对儿童阅读的支持作用,本研究采用抽样统计方法,在安卓市场与苹果APP Store中以“阅读/read/reading/绘本”等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搜索到52个数字阅读类APP;其次,按照以面向兒童的数字阅读类APP为主的原则筛选出35个与儿童阅读密切相关的数字阅读APP,然后依次下载并安装使用,深入了解其功能最后,从数字阅读类APP的阅读内容来源、图书分类方式以及软件功能特性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1)阅读内容来源分析内容质量是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电子书是儿童进行数字阅读的基础,其中文本内容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儿童的阅读优质的阅读资源是数字阅读APP应用和发展的前提数字阅读类APP的内容来源途径不同,例如有的阅读内容源于国内外正规出版社授权或者与出版社共同研发,该类阅读资源内容质量有保障,阅读资源图书种类丰富,例如咔哒故事、宝贝童话且与教材结合紧密,能够为儿童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资源,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例如爬梯朗读APP。
但是此类阅读内容数量有限,且操作过程繁琐有的阅读内容无图书版权授权,公司或个人自主研发的数字阅读资源,操作简单,但质量较难保障尽管数字阅读类APP的阅读资源来源多样,然而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资源选取没有统一标准,资源种类涉及面较小,阅读泛在化严重,阅读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甚至会存在商业性较强,教育特性不足的缺陷2)阅读内容分类方式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提供科学性和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在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提高儿童阅读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英美等国就已经开始制订严格的儿童读物分级制,并建立了图书分级标准,例如,蓝思分级标准等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先后展开了分级阅读研究2008年广东省成立了南方分级中心,成为国内首个专注于儿童分级阅读的网站然而,当前数字阅读类APP中图书分类方式仍旧比较简单,目前能够提供按照年龄、年级、主题、语言、出版社、图书系列、所获奖项等分类方式,但在图书分级分类的过程中仍存在分类不合理、不准确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年龄或者年级的分类,图书的难易程度没有恰当而紧密的结合当前国内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并且目前还没有相關部门针对电子图书提出严格分级分类的标准,如何改进图书分级分类的方式仍是儿童阅读领域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3)数字阅读类APP功能特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如何在数字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数字阅读类APP功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从阅读的过程来看,构成阅读能力的要素包括感知认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其中,感知认读能力是阅读的前提与基础目前我国的识字序列及识字量,使儿童到小学四、五年级才逐步进入真正的阅读阶段,为了提高小学低年段儿童的感知认读能力,数字阅读类APP提供自读与听读相结合的阅读方式,内嵌字词典工具,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读文字,有声绘本、悟空识字等数字阅读类APP中均有所体现理解能力反映了儿童是否能够快速准确掌握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数字阅读类APP中通过增加了测评功能增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例如爬梯朗读、绘本之旅等测评题的类型包含语音测评与客观题测评,数字阅读类APP为儿童作答结果提供即时反馈鉴赏与评价能力体现儿童的审美、评价等能力方面此次调研的数字阅读APP中约74%的APP设置了分享功能,约66%的APP设置了评论、讨论功能,这些阅读功能对于儿童鉴赏与评价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4)数字阅读类APP的数据采集与呈现阅读数据的采集与呈现具有重要作用,真实的阅读行为数据能够为更有效指导儿童阅读提供依据。
传统纸质阅读情况下,教师、家长只能查看儿童自己填写的阅读情况记录表(即阅读卡),或者家长帮助儿童填写阅读记录表,这种方式既存在阅读数据不真实、不客观的问题,又无法对儿童的整体阅读情况或者儿童之间的阅读差异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数字阅读相比传统纸质阅读来说,为实时跟踪儿童的阅读轨迹,记录儿童阅读数据并呈现阅读分析报告提供了可能然而,此次调研的35个数字阅读类APP采集到的数据类型偏少、偏简单,阅读数据的呈现仅仅停留在对阅读时间、阅读数量、阅读天数等基本信息的呈现,缺乏深度挖掘,无法达到利用阅读数据客观反映学生某段时间内阅读行为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儿童的下一步阅读提供正确指引的效果三、数字阅读APP模型构建基于以上对数字阅读APP相关文献调研、市场调研结果,结合实证研究部分,以及低年段数字阅读APP的设计原则,本研究提出了儿童数字阅读APP设计模型图,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主要包括四个模块,分别为阅读内容模块、阅读器设计模块、核心用户模块、数据库模块1.核心用户模块数字阅读应该包含学生、家长与教师三类角色,且需要互联互通Natalie等人2016年研究发现在阅读过程中儿童在成年人指导的情况下比独立阅读的情况能够更准确的复述阅读内容。
[6]Hayes等人发现父母在儿童广泛阅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家庭背景是决定孩子某些积极行为养成的重要因素,包括阅读习惯[16]Margaret等人通过研究表明孩子对Kindle、iPad、电脑等数字设备接触越多,阅读频率就会下降[17]虽然现在的儿童是数字土著居民,但是在不受监督的情况下接触数字设备很有可能导致儿童进行过多的消遣活动,而不是促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因此,家长监督对儿童的阅读能力的发展、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数字阅读APP的核心用户必须包含家长这一关键角色在我国,教师是指导儿童阅读不可或缺的角色,学校是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源的重要场所儿童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习惯的养成绝大部分都是在学校或教师的带领下实现,因此儿童数字阅读APP的核心用户也必须包括教师教师与家长能够互联互通,共同对儿童的阅读过程进行适当干预和实时监测,从而保证儿童能够利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会选择优秀读物家长与教师在学生的数字阅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又各有侧重在数字阅读过程中,家长主要承担监督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亲子阅读以及提醒学生用眼卫生;教师主要承担为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