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实操社区安全应急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六02 多选题101.进入公共场所,应注意观察哪些部位,以便于发生火灾时能够紧急逃生()A.疏散通道B.安全出口C.厕所D.电梯答案:AB102.落地时设法从()()倒下A.后面B.侧面C.前面答案:BC103.发现有人溺水,立即拨打()求助A.119B.110C.120D.122答案:ABC104.接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应立即跑到()躲避A.室外道路B.广场C.应急避难场所D.地下车库答案:ABC105.社区安全涉及交通安全、( )、高空坠物、高处坠落等多种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A.消防安全B.电气安全C.燃气安全D.电梯安全答案:ABCD106.社区由于人员居住密集,居民家庭及为居民生活配套服务的超市、饭店、旅馆、理发店、幼儿园等场所( )设备繁多,居民安全知识及防范意识不足,用火、用电、用气操作不慎等,有可能发生火灾事故A.用火B.用电C.用水D.用气答案:ABD107.当电源线落地时,人不能接触电线尤其是高压线断线时,人应远离电线,采用( )或者( )(室内8米,室外20米)以外,防止触电事故A.大步跨越B.侧步退离C.单脚跳离D.双脚并拢跳离答案:CD108.居住在低洼区域的社区、居民接到暴雨预警后,应提前采取( )等措施,防止雨水进入室内或地下停车场。
A.砌墙B.放置挡水板C.堆砌土坎D.在门槛外堆沙袋答案:ABCD109.社区居民和店铺经营者扑救初期火灾,可以利用的灭火器材主要有( )等A.简易灭火工具B.灭火器C.消火栓D.消防车答案:ABC110.发生火灾后,可燃液体初期火灾,要如燃烧局限在油锅、油桶内,可用( )等扑救;A.砧板B.锅盖C.石棉毯D.湿棉被答案:BCD111.社区火灾事故防范,应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A.自觉维护保养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公共场所和家庭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B.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C.不超量存放易燃易爆物品D.及时停用、维修发生故障的家用电器、供电设施答案:ABCD112.人们进入陌生环境,应对基本安全状况予以分析识别,出现以下哪些情况,应予慎入或及时退出( )A.消防及应急设施破损或缺失B.物品置放、人行混乱无序C.人流拥挤不堪、场所严重超员D.临时堆放有大量可燃物品答案:ABCD113.按照燃气器具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定期更换燃气器具及配件,胶管使用期限不得超过()年,燃气器具使用不得超过()年A.2年B.4年C.6年D.8年答案:AD114.王大爷租了一千多亩地种麦子,喜迎丰收,他租赁了收割机收获小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的传动部位、皮带、齿轮处防护装置应完备,使用中严禁拆除B.机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必须停机熄火后再进行检验维修C.给机器加注燃油时,机器不需要停机熄火D.驾驶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应考取相关驾驶、操作证照,持证驾驶。
答案:ABD115.农机设备造成肢体卷入,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可以用倒转设备的方法去除肢体B.妥善的方法是拆除设备C.无法拆除设备时,可以拨打110请求救援D.根据伤情进行止血包扎,及时拨打120,送医救治答案:BD116.春夏季节,人们都喜欢去野外露营,在露营时,如果遭到毒蜂攻击,应该怎么办,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立即用衣物保护好头颈B.向蜂巢或者蜂群相反的方向逃跑C.原地趴下D.把全身露着皮肤的地方全部遮住答案:ABCD117.当人们被毒蜂蛰伤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立即绷扎被刺肢体的远心端,每15分钟放松一次B.用冷水敷C.迅速挤压伤口,使用碘酒、红药水擦涂D.必要时送医治疗答案:BD118.乘坐公交车时,要注意()A.要待公交车停稳后先下后上,依次上车B.在未征得驾驶员同意的情况下,随意直接从后门上车C.上车过程中,要将携带的包裹置于胸前,以免挤掉或被车门夹住D.乘客错过了站牌,可以要求司机随意停车,强行下车答案:AC119.以下关于农药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购买农药时要注意农药的包装有无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分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B.农药不可以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等日用品混载、混放C.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水果等作物,不准用于喷雾D.为了物尽其用,盛过农药的瓶子和桶,可以用于盛粮食、油、酒、水等食品和饲料。
答案:ABC120.在冬季,农村自来水很容易被冻住,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用热毛巾包住水龙头解冻B.用温水浇水龙头C.用火把去烤水龙头D.用钳子扳水龙头答案:AB121.根据国家标准《安全色》规定,安全色分为( )4种颜色A.红B.黄C.橙D.蓝E.绿答案:ABDE122.下列关于安全色与对比色的相间条纹的表述,正确的是( )A.红色与白色相间条纹:表示禁止人们进入危险的环境B.黄色与黑色相间条纹:表示提示人们特别注意的意思C.蓝色与白色相间条纹:表示必须遵守规定的信息D.绿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与提示标志牌同时使用,更为醒目地提示人们E.红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表示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意思答案:ABCD123.安全帽主要由( )组成A.塑料B.帽壳C.帽衬D.下颁带E.附件答案:BCDE124.《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规定,按台(套)办理使用登记的特种设备是( )A.锅炉、压力容器(气瓶除外)B.电梯、起重机械C.大型游乐设施D.工业管道答案:ABC125.《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应当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 )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
A.安全使用说明B.安全注意事项C.警示标志D.检验标志答案:ABC126.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是指( )A.党政同责B.一岗双责C.齐抓共管D.失职追责答案:ABCD127.风险管控是指( )的总称A.风险管理过程B.风险识别过程C.风险控制D.风险管理过程答案:AC128.事故隐患分为( )A.特重大事故隐患B.重大事故隐患C.一般事故隐患D.普通事故隐患答案:BC129.安全标志分( )A.禁止标志B.警告标志C.指令标志D.提示标志答案:ABCD130.安全色是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 )颜色A.绿B.红C.黄D.蓝答案:ABCD131.环境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如废气、废水、( )、粉尘、放射性物质、振动、电磁辐射等A.噪声B.固体废弃物C.恶臭气体D.废纸答案:ABC132.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 )和一般环境事件四级A.比较大环境事件B.特别重大环境事件C.重大环境事件D.较大环境事件答案:BCD133.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 )A.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的能力B.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C.扑救初起火灾能力D.会报警的能力E.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答案:ABCE134.在风险严重性和可能性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风险评价,其中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中度风险和低度风险四级,分别用“红、( )”四种颜色表示;A.橙B.蓝C.绿D.黄答案:ABD135.隐患治理措施包括:( )A.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B.教育措施C.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D.实施措施答案:ABC136.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 )均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A.违法行为B.安全事故C.事故隐患D.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答案:CD137.企业新职工必须进行的三级教育是指:( )安全教育A.厂级(公司)级B.车间级C.岗位(工段、班组)级D.个人答案:ABC138.安全生产“三违”现象是( )A.违章指挥B.违规作业C.违抗命令D.违反劳动纪律答案:ABD13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告知从业人员的事项包括( )A.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危险因素B.生产经营计划C.事故应急措施D.安全防范措施答案:ACD140.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 )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A.日常检查B.综合检查C.季节性检查D.节假日检查答案:ABCD141.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有( )A.遵章守规、服从管理的义务;B.正确佩戴和使用劳保用品的义务C.接受安全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的义务;D.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的义务;答案:ABCD142.从业人员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目的是( )A.提高安全生产技能;B.增强事故应急处理能力C.增强事故预防能力;D.掌握安全生产知识答案:ABCD143.生产性噪声是影响职工条例健康的职业危害因素。
在卷烟工业主要来自:( )A.机械性噪声;B.空气动力性噪声;C.人为噪声;D.电磁性噪声答案:ABD144.安全防范“四不伤害”是指:不伤害自己( )A.不被别人伤害B.不伤害别人C.不盲目指挥D.保护别人不受伤害答案:ABD145.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有( )等A.消除危险源B.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C.隔离D.穿戴防护用品答案:ABC146.《安全生产法》明确赋予从业人员的权利有( )A.知情权;B.赔偿请求权;C.检举权;D.安全保障权;E.指挥权答案:ABCD147.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告知从业人员的事项包括( )A.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危险因素;B.生产经营计划C.事故应急措施;D.安全防范措施;E.环境保护政策答案:ACD148.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A.安全监察机构B.地方政府C.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D.本单位负责人答案:CD14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A.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B.必要的企业管理知识C.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D.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答案:ACD150.拨打急救时,应说清( )。
A.受伤的人数;B.患者的伤情;C.地点;D.患者的姓名答案:ABC 16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