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提纲1、家住平原P74-77 所有平原地区农业生产多以种植业为主 湄南河平原( 稻作文化的印记) 地理位置: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泰国境内的湄南河平原 气候特点 : 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 种植的农作物: 水稻(水田农业) 生产方式 : 人工劳作,精耕细作 人口密度 :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壤深厚、肥沃,高温多雨,水网密布 农业生产特点: 人力劳作(插秧和收割的季节最繁忙文化生活特色: 吊脚屋;精神生活: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崇; 能够团结互助,关 爱弱者,以共度难关.美国中部平原 ( 用机器种庄稼 ) 地理位置: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大平原(密西西比河)气候特点 : 地处中纬度地区,以温带气候类型为主,气候温和 种植的农作物: 小麦、大豆、玉米(旱作农业) 生产方式 : 机械化耕作 人口密度 : 人口稀少(劳动人手不多) 农业生产特点: 商品性农业 地广人稀, 便于大规模生产经营;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批 粮食外运;高度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文化生活特色: 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农业生产的优势: 土地面积很广,地势平坦2、与山为邻P78-82 山区共同特点:地表崎岖,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的自然条件较为艰苦。
垂直的牧场 地理位置: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西北地区 (由于海拔高度不同,导致水热状况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天山山体从山麓到山顶不同的自然景观: 从山麓到山顶依次是荒漠、草地、森林(针叶林为主)、草地、雪山生产活动:哈萨克斯坦牧民充分利用天山的草场资源安排牧业生产,形成了“四季放牧” 的山地畜牧业特色 (放牧特点:“转场”,四季放牧,住毡房) 如画的梯田 地理位置:云南省的元阳县位于哀牢山区 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 生产水稻的有利条件:位于哀牢山区这里山高水深,一年四季都有元江的水汽蒸腾升空, 形成云雨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生产生活: 哈尼族人修筑梯田, 在高山上修建庞大的水渠网络把水引向梯田,种植水稻 ( “梯 田是小伙子的脸” ) (山寨:一般建在向阳开阔的山坡上(蘑菇房),便于照看山 前屋后的稻田 ) ( “两山两谷三面坡,一江一河万级田” )热闹的山谷 地理位置:欧洲最大的山脉——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发展旅游业的条件自然条件: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 基础设施:滑雪设施、饭店、旅店和医院等设施完备 交通条件:拥有发达的铁路和公路 阿尔卑斯山区发展旅游业 对当地人们生活的影响: 有利方面:务工:人们能在家乡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避免外出打工的辛劳 人们的生活水平: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地区经济: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不利方面:生态环境:破坏了山区的生态环境3、傍水而居P83-88 水乡孕育的城镇(城镇) 地理位置:太湖流域,江苏浙江交界处。
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南方地区 经济发展情况 : 利用水乡有利条件开展农业生产鱼米之乡、商品粮基地、城市群、我 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区域特色 : 临河建屋 ( “人在水上住,船在窗下行”) 水乡古镇:乌镇、周庄 耕海牧鱼——日本 地理位置 : 东亚 生产生活:利用海进行海洋捕捞,发展渔业生产 著名渔场:北海道 区域特色:鱼文化(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日文中有很多带“鱼”字旁的文字;雕塑 中有大量以鱼为素材的艺术品;谚语中以鱼的形象来寓意人生哲理;有感谢海洋 恩赐的庆祝活动日本发展渔业的条件:四面环海,海岸线崎岖,多优良港湾;北海道附近海域处于暖流和 寒流交汇地区,鱼类饵料丰富;发达的造船工业 日本对渔业资源的保护:禁渔期;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 水上都市(城市)——威尼斯 地理位置 : 意大利的东北部、地中海的北岸 因水而生:建于1000 多年前 因水而兴:利用地处亚非欧三洲通道的优越位置,发展商业贸易六七百年前,是地中 海著名的商业港口《马可·波罗行记》作者马可·波罗的故乡目前仍兴 盛的产业是:旅游业 因水而美:古老的建筑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因水而忧:海水倒灌与水位上涨经常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4、草原人家P89-94 现代化的大牧场——澳大利亚 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州,是世界上惟一占据整个大陆及边缘岛屿的国家 首都: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 气候:比较干热,近70℅的土地上干旱地 畜种:良种羊——美利奴羊 主要特点:草原辽阔机械化程度非常高(最突出的特点);牧场规模很大;采取定居居住 方式;羊比人多;畜群放牧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坐在矿车里的国家” 青藏地区(海拔最高的牧区) 地理位置:包括西藏自治区( 拉萨 ) 、青海省(西宁) 自然环境:海拔高;气候寒和旱 草场资源:草场面积大,而且牧草的营养成分含量高 生产特点:畜牧业为支柱产业靠天养畜”生活特点:衣:藏袍自给自足的游牧生活 特殊畜种:牦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 改变闭塞的交通:青藏铁路,促进了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增进了民族团结和巩固边防 草原风情(内蒙古草原) 地理位置:西北地区 (内蒙古: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省会:呼和浩特) 生活特点:主食牛羊肉、奶制品;蒙古族人喜食奶茶;穿蒙古袍;住蒙古包;骑马;逐水 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那达慕大会,七八 月草丰畜肥时举办,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等;达斡尔族运动:贝阔;“骑 在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5、干旱的宝地P96-98 丝路明珠(新疆地区) 地理位置:中国西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 区 新疆邻国: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 坦、印度共 8 个。
自然环境:气候干旱,沙漠连绵地形“三山夹两盆” 主要特点:绿洲农业带来财富、丝绸之路 解决水问题的措施:坎儿井 坎儿井的优点:减少强烈的水分蒸发,节约水资源;免去运水之劳 绿洲农产品:葡萄、哈密瓜、小麦 石油宝库(波斯湾地区)地理位置 : 西亚阿拉伯半岛(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两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亚洲、欧洲、非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主要特点:石油资源带来财富解决水问题的措施:节水灌溉设备、海水淡化厂石油资源的地位:储量、产量和出口量始终位居世界前列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联酋、卡塔尔、巴林、阿曼(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名称:A 阿拉伯海 B 红海 C 波斯湾D 里海 E 地中海 F 黑海(2)该地区中部是世界最大的阿拉伯半岛(3)该地区的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人种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石油输出路线(P89 图 4-37) :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中国 B: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 C: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 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丝路明珠和石油宝库的相同点:气候干旱,沙漠多,缺水;积极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成为宝地。
6、文明中心——城市P99-105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核心 国际大都市:(经济文化影响超出本国,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美国的纽约、日 本的东京、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德国的柏林、意大利的罗马、 澳大利亚的悉尼、中国的上海和香港等 上海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入海口;南方地区; 城市特色:国际大都市 主要景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浦东开发区(陆家嘴金融区) 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影响因素: ①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处在中国海岸线的中部,东临太平洋,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 港口城市,对外贸易和交流极为方便; ②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近代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 ③改革开放的建设 筑波 地理位置:位于日本本州岛,毗邻东京 城市特色:科学城,营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主要体现: 日常生活便利安全;文化生活丰富充实;自然环境整洁优美;邻里关系和睦友善 启示:城市建设必须以人为本 巴黎 地理位置:法国首都,跨塞纳河两岸 主要景观:凯旋门、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最大的艺术博物馆)、 奥塞博物馆、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现代巴黎的象征)等 巴黎获得“世界文化艺术之都”美誉的原因: 巴黎众多的建筑、博物馆;巴黎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气息;巴黎人对艺术的包容兼蓄。
7、描绘自己家乡,调查自己的家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基本自然地理特点——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自然景观、资源等特点 经济特点——主要的物产及分布人文特点——历史沿革、名胜古迹、 教育科技、 著名人物以及变化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