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总(一册全第 一 章 机 械 运 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I长度的国际单位:米 5)l k m =10 m l m=10d m=100c m=l O m m:106 u m=l O n m2.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3.刻度尺的使用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放置: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暹所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读数:视线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数值+单位4.时间的单位:秒;常用单位换算:l h=60m i n=3600s.5.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停 表(秒表6.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减小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可防止,不能消除误差;错误:不该发生的,能够防止;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判断运动状态: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一运 动(不变一静止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运动的、静止的)都可以;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三、运动的快慢1.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同时间内,比拟物体经过的路程一一观众方法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比拟所花的时间一一裁判方法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采用方法定义)公式:丫 =旦t路 程(s)米(m)千 米(k m)时 间(t)秒(s)小 时(h)速 度(V)一米/秒(m/s)千 米/小 时(k m/h)单位换算:l m/s=3.6k m/h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一直保持不变图像四、测量平均速度(1)原理:V=-t(2)测量工具:刻 度 尺 测路程)、停 表(测时间13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目的:便于测量时间;14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在确定位置停下,便于计时;(5)步骤:按如图组装;测量路程;释放小车测量时间;计算速度;(6)假设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速度偏大1 7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致底端的过程中,做 变 加 速直线运动;且V下 半V全 2上 半第2章 声 现 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I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一 般v Qv液)v气,声音在1 5 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 4 0 m/s;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人耳能区分能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至少为 小 或 人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 为 垣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特性及影响因素:音调:声音的上下一 频 率(越小巧音调越高);响度:声音的强弱一振幅、距离发声体的远近;音色:声音的品质一材料、结构2.声波:乙与甲: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丙与甲:响度和音色相同,音调不同;丁与甲:音调和音色相同,响度不同三、声的利用1.传递信 息: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B型彩超2.传递能 量:清洗机、击碎体内结石超声波次声波频率范围高于 2 0 0 0 0 H z低 于2 0 H z传递信息超声波导盲仪、倒车雷达、检测地震、台风、海啸、_ 声呐、B超等核爆炸等一传递能量超声波去污垢、超声波除结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石、清洗眼镜等体、建筑物坍塌等四、噪声的危害与控制1 .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那么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但凡阻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分 贝(d B:声音强弱的等级单位.为了保护听力,不能超过世坦;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不能超过7 0 d 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不能超过5 0 d B3.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五、实验:1 .真空罩中的闹钟现象:抽出空气声音变小,空气进入声音变大;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方法:科 学 推 理 法(以实验为根底,科学推理)2.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现象: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说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方法:控制变 量 法(用相同的力度拨动尺子3.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现象1:敲击音叉,小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象2:越用力敲,弹开幅度越大;说明: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方法:转换法(观察乒乓球被弹开,判断音叉振动情况第三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程度2.常用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制作原理:利用 液体的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纯洁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 0 0 .4 .温度计使用方法: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液面相平。
二、物质的三态变化1 .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云:水蒸气液化或凝华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雨:水蒸气液 化 成小水滴冰雹:小水滴凝固成小冰珠雪、霜、雾淞、树挂、窗户上的冰花: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雾、露、“白气”、雪糕“出汗”: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2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非晶体举例冰、海波、石英、食盐、各种金属蜡、松香、玻璃、沥青区别有熔点、凝固点无熔点、凝固点蒸发沸腾相同点汽化现象,需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液体外表液体外表和内部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到达熔点剧烈程度缓慢剧烈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外表积、液体外表的空气流动速度沸点与气压有关三、实验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组装器材:自下而上;整理器材:自上而下(2)使用水浴加热的目的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3)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读数(4)描绘图像、认识图像;该物质的熔点:8 0 T(5 晶体熔化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 6 晶体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 气泡情况:沸腾前少量的气泡上升过程中变 小;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过程中变大,到水面破裂(2)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到1 0 0 的原因是当时周围的大气压低于1 标准大气压(3)结论:水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1 5 纸板上的作用:减少热量散失;纸板上留有小孔的作用:使烧杯内外气压相等(6 水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继续吸热;特点:吸热,温度不变第四章光现象一、光的直线传播1 .光源:能够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月亮不是光源2 .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真空中的光速c=3 X 1 08m/s3 .现象及应用:影子、日食、月食、激光准直、射击瞄准、小孔成像4 .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由物体的形状决定,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距大于物距,成放大的像;像距变大,像变大变暗二、光的反射L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在法线的西恻;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镜面反射漫反射图示观感Wr特定区域观察很亮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反射面平直光滑凹凸不平举例平静的水面、黑板反光、光污染电影屏幕、墙壁相同点都遵循反射定律三、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2.应用:平面镜成像、改变光的传播路径四、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总是空气中的角较大)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2.现象:潭清疑水浅、海市蜃楼五、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各种色光的现象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3.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一一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一一验钞、杀菌六、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实验器材:平面镜、可折转的纸板、激光手电筒、量角器(2纸板与平面镜的关系:垂直(3 粗糙纸板的作用:显示光路(4)折转纸板的目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5)让入射光线沿着F0入射,那么反射光线沿着0E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6)结论:反射定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薄玻璃板还是厚玻璃板?薄玻璃板,防止看到两个较清晰的像(3)玻璃板如何放置?竖直(与水平面垂直(4)较暗环境还是较亮的环境?较暗的环境,使像更清晰(5)外形相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便于比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6)刻度尺的作用:比拟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7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点燃的目的:使像更清晰;后面的不点燃.18在蜡烛像的位置放一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不能,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9)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1 0)结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七、作 图 缺什么补什么第五章凸透镜成像1.会聚光线与会聚作用?发散光与发散作用?2.三条特殊光线3.近视眼与远视眼5.显微镜(放大镜+投影仪和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光具座上的器材如何调整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的原因蜡烛在一倍焦距之内,成虚像;蜡烛在一倍焦距上,不成像;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3 如何观察虚像?通过凸透镜向蜡烛方向观察(4)用不透明纸遮住凸透镜一局部后,光屏上的像如何变化?像完成,但变暗 结 论物 距(u 像的性质像 距(V)应用倒立、正立放大、缩小虚、实u 2 f倒立缩小实像2 f v f照相机u=2 f倒立等大实像v=2 f测焦距2 f u f倒立放大实像v 2 f投影仪u=f不成像测焦距u U放大镜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 .质量:物质的多少;不随形状、物态、位置而改变2 .天平使用门放:水平放置(2 调:游码置于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指针左偏,右调平衡螺母(3 称: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祛码(由大到小,不平衡移游码)(4 算:m 物=m 1g 年+m 游码(m 左 盘=m右 盘+m 游玛彳段设右物左码m 物=m祛 得-m 游 玛)3 .注意:拿祛码用镶子;不超称量4 .密度公式P=个质 量 加)千 克(k g-克(g)体 积 V)米 3 5)-厘米3 1 c m,密 度(P )一千克/米3 (k g/m 3)一克/厘米,(g/加)体积单位及其换算 l m 3=1 0 3 d m 3=l()6 c m3;l L =l d m3;l L=1 03m L ;1 m L=l c m35 .测量液体密度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nu倒入量筒适量测体积V 测剩余液体和烧杯质量m z算密度6.测量固体密度测固体质量m测一定体积的水%放入固体记液面上 算密度。